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古诗教学方案
范文
     古诗教学方案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教学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教学方案1
    第一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草》会认2个生字,会写枯、荣、烧三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教学设想
    通过指导有声有色地背诵古诗《草》,让小朋友说说自己知道这首古诗的哪些知识,既激发兴趣,也有利于学生自主性的发挥。
    〖教学程序与策略
    一、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古诗,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我们要学的是哪首古诗。出示《古诗两首》,自由读一读。
    二、学习古诗《草》
    1、出示古诗《草》,再次自由读一读,找找有没有不认识的字。
    2、师范读古诗,读出节奏,说说你听出了什么?
    (引导说出古诗的节奏)
    你觉得这样读好听吗?
    模仿试读。个别读一读。
    3、老师知道这首古诗小朋友们早就会背了。那你还知道这首古诗的那些知识呀?
    引导了解:
    ⑴ 作者。
    ⑵ 古诗的大意:
    师重点引导枯、荣(反义词)尽(完)。
    ⑶ 古诗的后两句远方侵古道,秦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读读背背。
    ⑷ 这首古诗主要写了什么?小草,读了这首古诗你知道小草是怎么样的?
    (顽强、勇敢、生命力强等)
    4、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5、现在对于这首古诗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质疑。
    三、指导生字书写
    出示枯、荣、烧三个字,认一认,指导写烧。
    第二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学会5个生字,会写未等6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设想
    可以充分利用插图的作用,以图引路来帮助学习。
    〖教学程序与策略
    一、复习引入
    大屏出示本课生字,开小火车认读。
    二、以图引文
    1、大屏出示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告诉大家。
    2、小朋友觉得这儿的景色怎么样?
    (美丽)
    这儿的.人呢?
    (可爱)
    那这是在哪里呀?出示诗题,地方就在古诗的题目里。
    (新市一个姓徐的人开店的地方,唐代诗人杨万里那天就住在这里)
    齐读诗题。
    三、自由读诗,扫除生字障碍
    1、自由读读古诗,找找不认识的字。
    2、小组内相互学习生字。
    3、反馈交流检查。
    四、学习古诗
    1、出示古诗,师范读,听出节奏,自己划一划。
    2、个别朗读,指导读出古诗的音律和节奏。
    质疑:在这首古诗里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个别提出,师引导帮助理解。
    重点指导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3、引导了解这是一首写春天的古诗。
    4、朗读背诵。
    五、指导生字书写
    六、说说你还知道那些有关春天的古诗
    介绍有关春天的古诗《春日》《绝句》。
    古诗教学方案2
    【教材简析】
    《牧童》、《舟过安仁》两首诗以轻松、诙谐的笔调描绘出悠然自得、无忧无虑的牧童和两个张伞使风的顽皮儿童,凝练的诗句中充满了童真、童趣。《清平乐·村居》以轻快、流畅的语言,徐徐铺开一幅恬淡、惬意的农家生活图,令人深深地沉醉其中。
    【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7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词。
    2、进一步了解宋词的有关知识。
    3、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理解诗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词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4、想象诗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一篇短文写下来。
    【教学难点】
    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课前准备】
    1、了解诗人的生平。
    2、收集有关宋词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在编织着美丽的故事。这些故事饱含着我们的快乐、梦想和追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词三首》也真实地再现了多彩的童年生活。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牧童》和《舟过安仁》。看看这几个孩子的身上是否有你们的影子。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牧童》,要求:
    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诗,正字音,尤其注意“铺、蓑”的读音。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
    4、指名交流,适时点拨。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再读古诗:
    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可以与人合作。
    2、汇报:
    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4、全班齐读此诗。
    四、想象诗境,悟其感情
    1、教师有感情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发言,把所想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诗人吕岩借写牧童悠然自得的生活,抒发了自己淡泊名利,追求自由自在的乡村生活的思想感情。)
    5、自由读诗,要求带着和诗人一样的感情朗读。
    6、练习背诵。
    五、总结学法,自读感悟
    1、总结学习方法:
    刚才我们通过初读诗句──了解大意──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悟其感情的方法学习了《牧童》。请你用这种方法学习《舟过安仁》。
    2、自读古诗,了解大意:
    ⑴ 自由读诗,要求读准、读通,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
    ⑵ 指明学生读,正音。
    (注意读准“篙、棹”。)
    ⑶ 多种形式读诗,要求正确、流利。
    ⑷ 自学,看看能否弄清诗的意思,提出不明白的地方。特别提示:看图理解是好方法。
    ⑸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3、再读感悟,体会诗境:
    ⑴ 自由读诗:
    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⑵ 全班交流,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要求:
    内容具体,人物形象生动。
    ⑶ 师生共同评析。
    4、品评诗句,悟其感情:
    诗人通过细心的观察,把两个顽童刻画得栩栩如生。猜猜诗人当时是以一种怎样的心情在观察两个孩童?
    (喜爱。)
    5、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六、拓展活动
    1、课外读读写儿童的诗。
    2、推荐背诵杨万里的其它诗。
    古诗教学方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5、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做好对课文的预习。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理解西辞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整体把握。
    1、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2、师生互动,交流收集到的材料,了解李白、孟浩然两位诗人。
    3、了解预习情况,指读正音。
    4、交流初步感受。(了解这是一首送别诗。板书:送)
    二、通读诗文,理解大意。
    1、回顾以前学诗句的方法。(如:、看注释、看插图、读资料等。)
    2、引导学生自主选用以上方法同桌说说诗的大意。
    3、全班交流诗的大意。
    三、品读诗句,进入诗境。
    (一)理解第一、二句诗。
    1、请找出第一、二句中的地名,师生互动,明确位置。
    (教师板画帮助理解。)
    2、图文对照,理解西辞。
    板书:名楼送
    3、抓住烟花三月,展开想象。
    (拓展学生思维,体会盛世、盛景融名人的华美画面。)
    板书:盛景送
    4、师生互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二)理解第三、四句诗。
    1、读读这两句,请学生找出用得好的词语谈感受。
    2、重点体会远影尽流等词语的丰富内涵。
    (1)算算帆影远去直到尽头大约会用多长时间,谈由此产生的感受。
    (引导体会目送时间之长,情谊之深。)
    板书:目光送
    (2)想象尽了的是什么,无尽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情深意更重的挚友情谊。)
    (3)讨论:滚滚东去的仅仅是一江春水吗?
    (引导体会虽然多情自古伤别离,但人虽分,心相随,情永在的丰富内涵。)
    板书:心随送
    (4)师生互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赏读诗句,深悟诗情。
    1、自由赏读。
    (尊重学生个性的情感体验,请学生把自己就当作李白,换位赏读。)
    2、师生配乐互读,有感情地背读。
    3、简略欣赏李白的.《赠孟浩然》。
    (辅助理解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真挚情感。)
    4、请用一个词或用一句感叹的话来形容一下两位诗人的深厚友谊。
    (根据学生发言相机板书。如:情深意长。)
    五、阶段总结,布置作业。
    1、围绕朋友间的真挚情谊做总结。
    2、谈话激发学下一首诗和继续搜集这一类诗的兴趣。
    3、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已认识的5个生字,会写的7个生字。正确理解更阳关等词语。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意。
    3、比较课文中的两首送别诗和收集到的其他送别诗,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好习惯。
    4、继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回顾第一首诗,导入第二首诗。
    1、回顾第一首诗内容,并背诵。
    2、导入学习《送元二使安西》。
    二、运用学法,自学悟诗。
    1、自由组合,学习《送元二使安西》。
    (愿意绘画的组一个组,愿意表演的组一个组,愿意编成故事的组一个组,愿意理解诵读的组一个组合作学习第二首诗。)
    2、各组汇报交流。
    (创造美、表达美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学生用自己擅长的各种方式学习可以进一步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3、指导朗读全诗,并熟读成诵。
    三、迁移学法,拓展思维。
    1、交流课下收集到的送别诗。
    2、引导学生体会送别诗的异同,着重让学生领悟这些诗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品味人间最美是真情这一真谛。
    3、除了送别诗,你还了解什么类别的诗?
    (如:思乡诗,边塞诗,咏春诗等等,引导学生课外读诗时留意诗歌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上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布置自选作业。
    1、搜集李白、孟浩然、王维的其他诗作,朗读、欣赏、摘抄。
    2、让学生自主选择文中一首诗改写成记叙文。
    3、结合自己的感受创作古体诗或现代诗。
    4、搜集(如:边塞诗)一类诗歌,比较、赏读、摘抄或写体会。
    古诗教学方案4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恬静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时间:1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
    (二)出示两首诗歌。
    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森林,
    复照青苔上。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三)自由读两首诗,要求把字音读正确。
    (四)指名朗读课文,结合正音。
    (五)简介作者。
    (六)对照译文,学生尝试理解诗意。
    (七)检查诗意理解情况。
    1.字词。
    空山但人语返景深林复照朝辞白帝轻舟万重山
    2.每句话的意思。
    (八)感受诗情。
    1.《鹿柴》写的是哪里的景色?这里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为什么?
    3.作者在《早发白帝城》里抒发了作者什么样感情?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九)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十)尝试背诵。
    古诗教学方案5
    教学目标
    认识“楼、依”等12个生字,会写“楼、依”等10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想象画面,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深刻理解诗文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诗文的内容。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诗人写的,都是面对祖国大好河山和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不由自主就抒发的赞美之情。
    二、初读古诗,自主识字
    自由读诗
    自主识字
    认读。
    读准“瀑、布”,韵母都是“u”,声母分别是“p”和“b”。
    “尽”是前鼻音,“层”是后鼻音。
    识记。
    “川”是象形字,出示甲骨文字形让学生对照识字。
    “楼、依、遥”都是形声字,根据熟悉的构字部件来识记,也可以采用换偏旁的方式联系熟字来识记。
    “欲”组词“欲望、食欲”识记字义。
    “层”,看看插图,这鹳雀楼一层叠着一层,数数有几层。
    “炉”,从“火”从“户”,表示家里盛火的器具,联系生活想一想见过哪些炉子——煤炉、微波炉。可将“炉”与“庐山”的“庐”作比较巩固字形。
    指导写字
    “楼、依、炉、烟、挂”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楼、依、炉、挂”要特别注意笔画的穿插。“炉、烟”左侧“火”的捺应改成点。
    三、朗读感悟《登鹳雀楼》
    板书题目,并解题
    [登鹳雀楼]题意是登上鹳雀楼。
    师:简介鹳雀楼,简介作者
    理解诗句之意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白日:太阳。依:依傍。尽:消失。诗句之意: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水朝着大海的方向汹涌奔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欲:想要。穷:尽,使达到极点。千里目:眼界宽阔。更:再。诗句之意:要想看到更远的风景,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楼层。
    再读诗句,品悟诗意
    四行诗各写什么?(《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行写景,营造了景色辽阔、气势雄浑的意境;后两行寓理于诗,写出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诗句解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两句诗写的是诗人登楼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意思是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黄河入海流”写近景,意思是滔滔黄河水朝着大海的方向汹涌奔流,写出了水的气势磅礴,景象壮观。两行诗对仗工整,“白日”对“黄河”,景物相对,色彩也相对;“依山尽”对“入海流”,动词相对,厚重有力,既构成形式上的完美,也表达了充沛的气势。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两句诗是诗人登楼所思。意思是若想看到更远的风景,需要登上更高的楼层,表达了诗人不凡的胸襟与抱负。诗中的“千里、一层”都是虚数,可理解为更远、更高之意,道出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看图想象,有感情朗读。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这一雄伟壮观的景象,他会想些什么呢?
    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登鹳雀楼》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雄伟壮观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诵读背诵。
    四、作业布置
    朗读背诵《登鹳雀楼》。
    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登鹳雀楼》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背诵《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朗读感悟《望庐山瀑布》
    板书题目,并解题
    [望庐山瀑布]望:远看。题意是远看庐山的瀑布。
    师:简介庐山(见附录)
    简介作者:(见附录)
    理解诗句之意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日照:阳光照射。香炉:指庐山的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山峰尖圆,烟云聚散犹如香炉那样,因此而得名。)生:发生,产生。(指山间云烟冉冉上升,袅袅浮游。)紫烟:紫色的云烟。(因为有太阳光的照射,云雾显出紫红色的光彩。)遥:远。前:山前。川:河流。诗句之意:太阳照在香炉峰上,峰顶云雾弥漫,蒙蒙的水汽透过阳光,呈现出一片紫色,好像燃起的紫烟,缭绕着香炉峰。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丝带高挂于山川之间。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飞流:飞奔的流水。直下:笔直地流下。三千尺:是虚指。形容瀑布的高和长。疑:怀疑,以为。银河:指晴天晚上空中出现的明亮光带(天河)。落:泻落下来。九天:指天的处。(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所以称九天。)诗句之意:瀑布从很高很高的山峰上直泻而下,使人以为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再读诗句,品悟诗意
    四行诗各写什么?(第一行写背景;第二行写静态;第三行写动态;第四行写联想。)具体写瀑布的诗句是哪几句?(二、三句)
    诗句解析
    前两句:写诗人远望庐山瀑布的'雄奇之景。“一个“生”字把水汽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挂”字化动为静,写出了瀑布的雄奇壮观。
    后两句:“飞流”二字表现出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是虚数,极尽夸张地写出了山的高峻和瀑布飞流的壮观。一个“疑”字率直道破这是诗人的想象,令人感到意味深长。
    作者在诗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夸张)
    师:一、二、三句是比喻:描写背景时,“生”字形象写出了山间烟云犹如从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的一团白烟,飘渺与青山蓝天之间。二句:瀑布像……。四句,用贴切的比喻,表现了自己奇特的想象,从而使整个形象显得更加雄伟壮丽,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第三句是夸张。不是实指,而是形容其长、其高。
    那些字用得好?(生、挂、飞、直下、疑、落。)
    师:“生”(上有)。“挂”字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遥看时的形象,点名“远看”题意。“飞”把瀑布喷涌而下的景象描绘地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高峻,又显出水流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这些眼前。“疑”是大胆、奇特的想象。
    你读后有什么感受?(瀑布气势磅礴,景色壮美。)
    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通过描绘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充分体现了诗人浪漫的情怀。
    诵读背诵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指导诵读:一、二缓、舒;三、四快、高。
    三、作业布置
    读下面两首古诗,不认识的字查查字典。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读背《望庐山瀑布》,并完成课后练习题。
    四、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望庐山瀑布
    白日……
    所见 远望——照 生
    黄河…… 遥看——看 挂
    欲穷…… 近观——飞 下
    所思 联想——疑 落
    更上……
    古诗教学方案6
    【学习目标】
    1、认识“亦、妆”2个字。会写“断、楚、孤、帆”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3、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课前准备】
    1、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和生字词、古诗的课件。
    2、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第一课时
    学习《望天门山》
    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背背他写的诗?
    2、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学生齐读课题)
    二、读通诗句,了解诗意
    1、学生初读课文。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在读不懂的'地方打一个问号。
    2、检查交流:
    ⑴多媒体出示课文中生字:断楚孤帆亦妆
    让学生读生字,并帮助正音
    ⑵多媒体出示课文《望天门山》。如果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到诗中一定会读得更好!
    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
    3、自读自悟诗意。请大学联系课文中注释,并参考一些工具书,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⑴学生个人读悟。
    ⑵在学习小组中交流。
    ⑶在全班交流:提出疑问,大家商讨解决。
    ⑷教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
    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
    2、多媒体配乐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
    3、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
    4、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
    自由练背。同桌互相背。多媒体配乐有感情的背。
    四、书写生字,默写课文
    1、练习生字“断、楚、孤、帆”。
    2、默写《望天门山》。
    五、总结全诗,深化感悟
    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感受表达出来。
    古诗教学方案7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认识12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根据诗意,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
    (一)板题导入
    1.揭示并解释题目《登鹳雀楼》激发兴趣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登鹳雀楼》
    3.用课件出示教学目标。
    二、小组讨论,组内纠错。
    大声读两遍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做到不错读,不漏读。
    (一)个人自学
    1.学生自主学习(生按提示自学,师巡视指导。)
    2.自己检测自学效果:学生大声朗读一遍课文后生字词和整首诗文。
    (二)小组纠错
    和小组内伙伴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轮流读生字词,交流对生词的理解。
    (三)班内质疑
    1.检查正确认读生字词
    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词,指名读。
    (2)课件出示:多音字
    尽更
    三、质疑拓展,讨论总结
    (一)自学自测
    学生自学,认真朗读诗文,尝试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小组纠错
    小组轮流朗读诗文,互说诗句的意思,互相纠正错误。
    (三)质疑拓展
    1.指名学生朗读诗文,师生共同纠错。
    2.结合重点词语理解重点诗句,进行朗读指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指导:
    (1)理解诗句学习一、二两行。
    指名读一、二两行。
    ①出示课文插图。
    引导学生理解“尽”,指名说说“尽”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尽”就是“完、消失”的意思。
    ③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太阳依傍着山峦渐渐下沉、消失,黄河水朝着大海滔滔奔流。
    一轮落日,在连绵起伏的群山背后渐渐西沉;黄河水自远方奔腾而来,又波涛滚滚的向大海奔去。
    ④看图想象,有感情地朗读一.二两行。
    (2)学习三、四两行。
    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这一雄伟壮观的景象,他会想些什么呢?
    指名读三、四两行。
    理解:
    欲:想要。穷:穷尽。千里目:目,眼睛,就是看到更远的地方。更:再。
    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3.思考拓展:这首诗蕴含了什么哲理?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背诵古诗;
    2.根据对诗歌的理解,画一幅画。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
    (一)板题导入
    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有没有李白写的呢?(静夜思、夜宿山寺、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望庐山瀑布》)
    3.用课件出示导学稿。
    二、小组讨论,组内纠错。
    请同学们借助拼音大声朗读诗文,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难读的诗句多读几遍,直到读熟练。
    (一)个人自学
    1.学生自主学习(生按提示自学,师巡视指导。)
    2.自己检测自学效果:学生大声朗读一遍课文后生字词和整首诗文。
    (二)小组纠错
    和小组内伙伴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轮流读生字词,交流对生词的理解。
    (四)班内质疑
    1.检查正确认读生字词
    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词,指名读。
    2.指名读,去拼音读,小组比赛读等方式进行拼读。
    三、质疑拓展,小组总结
    (一)自学自测
    学生自学,认真朗读诗文,尝试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小组纠错
    小组轮流朗读诗文,互说诗句的意思,互相纠正错误。
    (三)质疑拓展
    1.指名学生朗读诗文,师生共同纠错。
    2.结合重点词语理解重点诗句,进行朗读指导。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指导:
    交流对第一行诗的理解。
    (1)指名说说诗句中关键字的意思。
    日:太阳照:照耀(如果不这么细致地去分析,孩子们很可能把日和照当成“日照”这个城市来对待。)
    香炉:香炉峰,庐山上的一座山峰;
    生:飘浮
    紫烟:紫色的烟雾
    (2)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交流对第二句诗的理解。
    方法与步骤同第一句。再指导学生进一步有感情读诗句时,要引导学生品味“挂”字的妙用
    交流对第三四句诗的`理解。
    理解这两句诗,先理解“疑”字的意思,然后理解诗句的意思。诗意理解后要抓“飞流直下”与“落”感受瀑布的磅礴气势,指导学生读出这种气势。
    每句诗的意思理解完后,要回归整体,让学生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四)、归纳总结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背诵、默写诗文;
    2.根据对诗歌的理解,画一幅画。
    古诗教学方案8
    教学目标
    1.运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生字。
    2.反复朗读,结合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喜欢大自然的感情。
    3.背诵课文,增加积累。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感受诗中描写的意境。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搜集李白、王维的有关资料,搜集描写瀑布的诗词、文章。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引入课题
    1.师即兴背一首古诗,引发学生兴趣。问:在你记住的古诗里,最喜欢的是哪一首?请勇敢地背给大家听一听。
    2.师生一起回忆李白、王维的诗,学生齐背。
    3.交流搜集的资料,了解诗人李白和王维。
    4.揭题并板书,齐读课题。
    二、初读诗歌,自学字词,感知大意
    1.自由练读,读准字音。
    2.结合注解,试着自己了解诗的意思。
    3.自学检查:
    (1)读准生字读音,特别是“瀑”和“疑”。
    (2)说一说,通过自学,学懂了什么?是用什么方法学懂的?还有那些不懂的地方?
    三、小组合作,描画诗歌
    1.朗读全诗,说说通过自学你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
    2.小组合作画诗歌:瀑布在太阳照耀下像有紫色的烟雾在缭绕,远看瀑布犹如一条白练,高高地挂在山川之间,从峭壁上一泄千尺,好像银河从天而降。诗人把这气势磅礴的景象囊括在四句诗里。各小组先把诗歌内容讲一讲,再合作画出一幅画来。
    四、精读品味,感悟意境
    1.展示各组图画,再读诗歌。按顺序让小组代表讲解图画内容。
    2.全班争议:紫烟用在这里恰当吗?“三千、九天”是什么意思?你从诗中感受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3.再读课文,重点指导学生体会“生、挂”的妙处,理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思。
    4.学生独自读全诗,体会诗歌在措辞和修辞方面的特点。抽生说出自己的发现,大家点评。最后教师小结。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6.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画面指导学生背诵。
    五、拓展延伸
    以朗读比赛的形式,交流搜集到的描写瀑布的诗词、文章。
    六、总结学法,半扶半放学《鹿柴》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师生一起总结学法。
    3.自学诗歌,感知大意。
    (1)自学提纲:借鉴前一首古诗的学法学习本诗;读准字音,把诗歌读流利;对照注释,思考诗句的意思,把读懂的内容讲给同桌听;遇到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在小组内请教交流。
    (2)依照提纲,学生自学。
    4.合作讨论,解决疑难。
    (1)小组朗读诗歌,组长汇集读不明白的地方,组内讨论。
    (2)小组学习汇报:先报告讨论的问题,再汇报弄懂了什么,是怎样弄明白的?
    5.指导精读,想象意境。
    (1)学生读全诗,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2)分组读,说说哪两句写事,哪两句写景。
    (3)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说给大家听一听。重点指导:“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反衬的寂静,“但、闻、返、复”的意思。
    (4)让学生讲讲“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意思,想象诗的意境。
    6.背诵全诗。
    六、延伸作业
    把你搜集到的诗读熟,下节课准备开诗歌朗诵会。
    古诗教学方案9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1、挂图 生字卡片 小黑板
    2、查找资料,了解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情况。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学习《找春天》后,我们发现了春天刚来到时的一些景物,如,小草从地下长出来,稀稀疏疏的。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同学们对春天能不能有新的发现。
    本节课学习古诗《草》
    二、看图说话
    1、看图,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板书课题:草
    3、结合课后“我知道”,了解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情况。
    三、整体感知,了解古诗大意
    1、自己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教师随机点拨。
    如:理解诗中的“岁”是“年”的意思;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直观形象地理解“枯、荣”的意思。
    四、感情朗读,启发想象
    1、指导朗读,感受古诗节奏美。
    2、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
    3、学生练读,启发学生想象野火焚烧枯草和春天野草复生的画面,体会感情。
    五、感悟诗意,熟读成诵
    1、自读古诗,借助插图感悟诗意。
    2、小组讨论、交流小草在一年中的生长情况,感悟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3、反复诵读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4、练习背诵。
    六、指导书写“枯、荣、烧”3个生字
    重点讲解:
    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
    烧: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钩要有弯度。
    七、积累运用
    1、读读记记《草》原诗后四行的`内容。
    2、抄写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第二课时
    学习《宿新市徐公店》
    一、创设情境,揭题导入
    1、出示画面,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的诗《小池》,今天,我们和诗人杨万里一起去欣赏春天的景色,板书课题。
    2、读题,理解题意
    宿:住宿、过夜
    新市:地名
    徐公店:姓徐的人开的店
    (诗人杨万里在新市一个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
    3、导入:杨万里在新市徐公店看到了什么呢?他用一首诗写了出来,我们一起读读吧!
    二、初读感知,了解诗意
    1、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个别读:要求读流利。
    3、小组读,合作学习,说说诗中写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并根据诗文内容回答。)
    三、再读感悟,想象画面
    1、自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
    如:“稀疏的篱笆”、“小路伸向远方”(看课件);理解“未成阴”
    树上的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没有长得茂盛浓密,不能遮挡太阳(看课件);诗中的“走”是“跑”的意思。
    2、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相机点拨,体会感情。
    3、教师范读,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四、启发想象,感情朗读、背诵
    1、教师描述诗意,激发学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五、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给《宿新市徐公店》编故事。
    六、阅读积累
    1、出示已学过的《村居》诵读。
    2、说说《村居》和《宿新市徐公店》这两首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描写春天的景色。前两句都写了春天的景色,后两句都写了儿童的活泼和快乐。)
    六、指导书写“未、追、店、徐、菜、宿” 6个字。
    重点讲解:
    未:上横短、下横长,撇捺要舒展。
    追:提示笔顺,后写“走之儿”
    宿:宝盖不宜太宽。
    菜:“采”是八画,不要把第三笔“点”和第六笔“竖”误连成一笔。
    板书设计:古诗两首
    《草》 《宿新市徐公店》
    诗的内容情感: 喜爱
    画:篱落 一径 枝头(静)
    儿童 黄蝶 黄花(动)
    古诗教学方案10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 :
    1.读懂二首古诗,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2.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4.有感情地背诵这二首古诗。
    5.默写。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复习或收集一两首唐代诗人的诗,你们完成了吗?(检查二三人),今天,我们再学习两首,着重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讲读第一首古诗《泊船瓜洲》。
    1.初读指导,理解诗句意思。
    (1)解题。板书题目:《泊船瓜洲》
    指名读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2)教师范读。(注意生字、新词。)
    (3)指名学生试读。
    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学生试讲,逐句理解,教师点拨。
    2.精读训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指名朗读。
    (2)思考议论,加深理解。
    ①第一句,用了一个“间”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②体会“春风又绿”在这里的意思。
    ③诗人在诗中运用了两个贴切的比喻,比喻的作用是什么?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轻声自读,想象诗的意境,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②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节奏和韵味。
    (三)作业 。
    1.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讲述每首诗的意思。
    2.试着背诵两首古诗。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新课,揭示课题。
    前边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唐代著名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二)讲读第二首古诗《游子吟》。
    1.初读指导,理解字、词意思和全诗大意。
    (1)解题。板书题目。
    指名读题,说说题目的意思。(赠送给好朋友汪伦的一首诗。)
    (2)教师范读。
    (3)学生试读。
    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学生试讲,逐句理解。(注意书上的注解。)
    ①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②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精读训练,连贯讲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自由读全诗,连贯讲诗意。
    (2)思考议论,加深理解。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轻声自读,想象诗中送别的情景,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②这种亲情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③有感情地朗读,想象情景。
    (三)巩固练习。
    1.读课文,先理解加粗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2.欣赏二首古诗,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3.背诵二首古诗。
    4.默写。
    (四)总结。
    板书设计 :
    古诗两首
    泊船瓜洲 游子吟
    一水 数重山 慈母 游子
    春风 绿 密缝 恐迟
    还 报
    古诗教学方案1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感受两首诗歌的不同风格,体悟不同诗人其不同的心境所表达出来的不同的诗风。
    2、研习文本,比较探究,交流讨论。
    3、引导和鼓励学生亮出自己的观点,在争辩中加深对不同诗人的不同风格及同一诗人在不同心境下表现出来的不同诗人的整体认识,允许多种见解并存。
    4、让学生理解和感受古人不同的处境和心境下的思想感情,感悟诗歌这种文学样式的韵律美和情感美。
    教学重点
    探究两首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并以此诗为切入点,比较探究这两首诗歌表达的情感方面所存在的差别。
    教学难点
    体会两首诗歌的协作风格,并且比较探究其中的区别。
    教学方法
    设置情境,师生共同披文入境,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引导学生把情感体验充分表现出来。
    学生学习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准备《鹊桥仙》对比阅读的材料纸。
    一、阅读材料中的两首诗歌
    1.播放背景音乐:《美丽的神话》。
    2.材料纸:《迢迢牵牛星》和《鹊桥仙》比较阅读
    3.导语:我们说人类的情感一般可以分为亲情、友情和爱情,那么亲情和友情我想大家都已经拥有了,唯独这个爱情,是我们还需要用来向往的一件东西,当有一天我们也拥有爱情的时候,我想大家就不会想过六一儿童节了,那时最想过的应该会是情人节了。七夕是我们中国的情人节,每年七月,牛郎和织女可以名正言顺地会面。这个自魏晋以来就流传的魅力深化,引起了许多诗人的咏叹,最早传唱这一神话题材的就是汉魏时的古诗《迢迢牵牛星》,但脍炙人口,传诵不衰的绝唱,当推背诵秦观的《鹊桥仙》了,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这一诗一词。(板书:迢迢牵牛星)
    二、整体感知,赏析探究
    1.全体朗读(幻灯片:诗歌内容)
    师:据传说,这年的七夕,喜鹊不知什么原因,忘了到天上搭桥去了,害得我们的织女啊,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那么,我们先一起来朗读一下《迢迢牵牛星》,体会一下那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生)
    师:那年的七夕,牛郎和织女因故没能相会,只能脉脉无语。经过几年的等待,有情人终于在鹊桥上相会了,这又是怎样的一幅怎样的天堂相会图呢?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鹊桥仙》。
    2.求同过程
    师:从两首诗中读出什么?自己再默读,然后回答你读出了什么?大家也可以小声地朗读。
    师:我们用一个字或者一个词来形容,你来说说用哪个字来形容?
    生:怨、忧、思、悲……
    师:表达了诗人内心中最深层次的情,那么这两首诗传达了一种相同的情感。
    3.求异过程
    师:两首诗一个是民歌,一个是文人作品,语言情感上肯定有很多不同的地方。那么他们都表达了哪些不同的情感?语言上或者说艺术上有何特点呢?结合两首诗的'具体的语句,你从两首诗中读出了哪些不同?前后桌、同桌可以相互讨论一下。
    生:《迢迢牵牛星》隔河相望,可望而不可及,怨恨。
    师:那你来把那种怨恨的感情给大家读出来好吗?(作稍微的朗读指导,并让全体学生朗读体会这种情感)
    生:泪如雨下。(让学生读出体会,读出感情,读出织女思念牛郎的悲苦之情)
    生:“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坚贞、乐观、忠贞。
    生:柔情似水,美好的相会(每年一次的相会,突出爱情的珍贵)
    4.总结:求异(幻灯片)
    《迢迢牵牛星》:怨恨、悲苦,主要体现的是一种离愁别恨(板书:离愁别恨:分离前后惜别、相思的愁苦情绪)
    《鹊桥仙》:忠贞、坚定、珍贵、对高尚爱情的赞颂(板书忠贞,坚定:对爱情的忠诚与坚贞)
    三、拓展延伸
    《红楼梦》中有这样一个选段,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师:那么,下面我们也按照这样对比的句式,就这两首诗歌,来仿写几个句子,希望大家能够充分调动你的创新意识和文采。
    (朗读学生作品,范读自己的作品)
    师:上面,我们对这两首诗,进行求同和求异,这主要是为了能够凸显这两首诗的个性。明代有人评价《鹊桥仙》的时候说,世人咏七夕,往往以双星会少离多为恨,而此词独谓情长。19世纪英国诗人济慈曾说:听得见的音调是优美的,听不见的音调更是优美的。
    四、教师配乐朗读(美丽的神话)
    1.师:你们的理解与老师的理解是否相同?要做到对古诗情感的把握确实不容易,现在我请一位同学来为我们朗读一下这两首诗歌。注意,一定要把自己所有的感情细胞都调动起来,把握好诗歌的节奏、轻重音。
    2.师:爱是什么?有首歌叫做《爱如潮水》,还有一首歌叫做《死了都要爱》,可见爱情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是不可或缺,相当重要的。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涉及爱情,但我们却拥有诠释爱情的权利。那么,你是怎样理解爱情的?
    生:爱情是要付出代价的,不同的事情的爱情,也会有不同的结果。
    生:爱情是不加任何砝码的……
    3.全班配乐朗读
    五、课堂小结
    1。这节课上下来,大家也许注意到了,特别关注的就是朗读,反复的涵咏,来增强语感,这就是学习古诗文最主要的途径。
    2。比较阅读:比较诗歌的情感,比较语言特点,抓住一些比较点,进行多元对比,体会爱情不仅有欢乐,而且有泪水,从短暂的相逢中,体现出的亘古与忠贞。
    3。亘古一爱,万千情怀。当我们再次抬头看那熟悉的夜空时,我们也许会多了浪漫的联想,诗意的感受。所以这堂课我们不仅收获了语言,收获了感动,也收获了诗意。
    4。全体学生再次朗读。
    六、板书设计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离愁别恨
    《鹊桥仙》:忠贞坚定爱
    古诗教学方案12
    教材分析:
    《所见》是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四组“快乐的夏天”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非常的富有童趣: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 ,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他听到书上蝉儿地叫声,就想要捕捉书上鸣叫的知了,于是他马上停止歌唱,一声不响地站在了树下。这首诗写出了“意欲捕鸣蝉”的情趣。学习这首古诗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理解,在背诵表演中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
    教学目标:
    1、 正确、熟练识记“牧、所、捕、蝉、闭、立”6个生字,能准确组词。
    2、 正确、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3、 体会古诗的美好意境,体会夏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正确识记生字 有感情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体会古诗中“意欲捕鸣蝉”的情趣。
    教学课型:古诗
    教学方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谁来给大家背一首你学过的古诗?
    2、今天有位诗人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他叫袁枚,是古代清朝的一位大诗人。他特别喜欢农村的生活,有一天呀,他来到一片树林边,眼前的情景把他给深深地吸引住了。于是他把看到的写成了一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所见》。
    【设计意图:老师以讲故事的方式导入,拉近了学生与古诗的距离,让他们感受到故事就像故事一样有趣。】板书课题、诗人、朝代,齐读课题。解释诗题目的意思:诗中写的内容是自己亲眼看到的。
    识记“所”——师:生活中我们会在哪里见到这个字?
    组词识记:厕所、招待所、一所学校、派出所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识字。】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袁枚到底看到了些什么?请看大屏幕。(幻灯播放)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及概括能力】
    2、指名交流看到的。(鼓励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
    3、自读古诗,识记生字(自读:读准字音,语速稍慢,读准二、三声调值)
    4、指名读古诗,及时评析,集体再读古诗。
    5、逐句指名读,相机识记古诗中的生字。
    交流识字方法:
    牧:(儿歌)骑牛写文章,牧童:放牛的孩子
    捕:做动作记忆,拓展提手旁的字:捉、抓、拉、推??
    蝉:看蝉图听蝉声,明白蝉就是知了 —— 幻灯片播放 立:做动作‘两脚脚尖点地,胳膊伸平’,请生观察“立”字和身体的相似处 头 胳膊 脚尖
    地面
    【设计意图:四个字采用了四种不同的识字方法,激发了学生识字的
    兴趣,且识字过程形象、生动。】
    巩固识字:(1)任意指读。(2)小黑板出示词语领读:
    所有牧童 放牧所以捕鱼
    捕蝉关闭 闭口 一所房子 卫生所
    6、读出节奏。(幻灯片播放) 所 见
    (清)袁 枚
    牧 童 / 骑 黄 牛,
    歌 声 / 振 林 樾。
    意 欲 / 捕 鸣 蝉,
    忽 然 / 闭 口 立。
    (师示范,生练习读,集体读)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出诗歌的韵味。】
    三、再读古诗,感悟情境。
    1、前两句老师说诗意,请同学们来找找是古诗中的哪两句?
    过渡:小牧童坐在黄牛宽厚的背上走来了,他摇呀,晃呀,就像坐在摇篮里,哇!真舒服呀!小树林里,花儿在笑,风儿在吹,蝴蝶儿在飞,多美呀!多快乐呀!小牧童忍不住放声歌唱,歌声飞出了密密的树林。
    (1)交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2)理解:振林樾
    (3)体会牧童的心情(高兴、舒服、愉快)想象躺在摇篮里的`感觉。
    (4)自由练读、指名朗读、评析、老师示范 、集体朗读
    2、(播放蝉叫)“嘘!咦?歌声怎么停了?你们看,(出示幻灯画面:牧童呆呆地站在树下。)小牧童怎么不唱歌了?他为什么不唱了呀?”
    3、你为什么这样想啊?他怎么知道树上有蝉?(从诗中哪个词你知道的?)交流牧童的表情?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认真观图的能力,体会人物的心里活动。】
    4、指名交流:意欲:心里想要 捕:捉 鸣蝉:鸣叫的知了
    5、交流牧童的表情并引导体会牧童的心里:兴奋高兴(喜欢蝉,想捉回家)害怕(怕惊动蝉,蝉吓跑了怎么办)
    6、师小结引导:小牧童太喜欢这只蝉了,特别想把它捉回家,于是,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在树下。咱们读这两句的时候,可要小点声,千万别把蝉给吓跑了!”
    (集体朗读、指名比赛评比、男女生比赛朗读)
    【设计意图:引导孩子在读的时候入情入境。】
    7、带着对古诗的理解,集体朗读古诗。
    8、你们知道这首古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吗?从哪知道的?
    四、指导背诵古诗
    1、一边做动作,一边想着古诗中的故事背诵。
    【设计意图: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有助于背诵。】
    2、展示背诵(指名背诵:带上表情和动作,把自己当成牧童)
    3、集体做动作表演背诵。
    五、拓展延伸
    1、同学们说说,小牧童捉到蝉了吗?
    2、同学们说捉住了,怎么捉住的?来,谁到讲台上来试一试,看
    看小牧童是怎么捉住这只“蝉”的?(黑板上贴上蝉的图片)
    古诗教学方案1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首古诗。
    2、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熟读成诵。
    2、结合古诗简洁的语言想象丰富的画面,先说再写。
    教学难点:
    1、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2、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教学准备:
    1、师生查找有关诗人、诗作的.相关资料。
    2、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调动积累,揭示课题
    1、启发学生回忆背诵过的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2、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 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3、介绍作者:杜牧,字牧之,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二十六岁中进土曾做过幕僚,很不得志。他关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间为人民做
    了一些好事。他和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
    二、自学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
    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意。
    3、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4、检查学习效果
    (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然后齐读全诗,注意停顿。
    (2)解释词语:
    “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楼台”、“四百八十寺”
    (3)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大致即可)
    三、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写今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边读边思考:《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点?(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2、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等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
    3、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内容。
    (二)后两行——怀古
    1、提问:诗歌的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吗?
    2、学生默读后两句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集体讨论(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4、教师小结: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楼台意境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
    5、带着理解
    古诗教学方案14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幻灯片、课件或古筝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情趣、导入课题
    你会背哪些古诗?
    (指名随意背诵古诗)
    你们已经会背这么多古诗了,真了不起。那么,老师写两个字看看谁认识。
    板书:古诗(加拼音)
    (会的学生当小老师教教不会的。然后集体交流并书写古)
    你会背几首古诗?
    板书:首(加拼音)
    哪位同学认识这个首字?
    (指名读字、正音、扩词)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4课古诗两首。
    板书:古诗两首
    雨后的早晨,当我们从香甜的睡梦中醒来,推开窗户时,你有什么感觉?
    (生可以根据切身经历来回答,也可以想象着来回答)
    一千多年前的孟浩然跟你们有同感,他以诗的形式为我们展现了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春晓。
    板书:春晓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听不认识的字或不熟悉的字的读音。
    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边利用拼音自读古诗,边圈画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读得连贯。
    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四、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指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你是怎样记住眠、处的?
    (生汇报识字方法)
    点拨:
    ⑴ 眠是形声字;它是什么意思。
    ⑵ 处是翘舌音,也是多音字,还念chǔ;与外区别。
    3、说一说:诗中写了春天什么时间的景色?又写了哪些景物?你是从哪句话读懂的?
    点拨:
    ⑴ 鸟的叫声是什么样的?
    (幻灯出示:鸟叫声)
    ⑵ 播放风雨声,想象说话:你眼前出现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⑶ 看到飘落的花瓣,你有什么感受?
    ⑷ 结合每一句进行朗读指导、训练。
    4、配乐诵读全诗:
    个人读。
    评价读。
    小组比赛读。
    5、背诵诗句:
    男女生比赛读、背。
    五、再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古、诗、首、眠、处、闻、声、多、知
    2、认读、组词,用到处说话。
    3、观察处、声、多、知的结构,并说一说它们在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4、重点指导处、声、多。
    5、学生描红、临摹。
    六、课后作业、扩展活动
    积累咏春的诗句。
    第二课时
    一、激发情趣、导入课题
    春天到了,你们喜欢干些什么?
    清朝诗人高鼎居住在乡下时就亲眼目睹了儿童放学归来,三五成群,迎着春风,放飞风筝的情景,于是他便为后人留下了一首较为明快的诗篇──《村居》。
    板书:村居
    生齐读课题并识记村、居。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认真听不认识的字或不熟悉的字的.读音。
    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利用拼音自读古诗,边圈画生字。
    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连贯。
    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四、理解诗句、感悟欣赏
    1、指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你是怎么记住醉、烟、童、散、忙的?
    点拨:
    ⑴ 醉是平舌音。
    ⑵ 烟韵母是前鼻韵母。
    ⑶ 童可以用熟字相加的方法认记(立+里)。
    ⑷ 散是平舌音;偏旁是反文旁,不是折文旁。
    ⑸ 忙书空;扩词;用急忙说话。
    3、自读古诗,然后谈一谈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一句,为什么?
    点拨:
    ⑴ 纸鸢:风筝。
    ⑵ 拂堤杨柳醉春烟:杨柳在微微春风中摇摇摆摆,陶醉在这美丽的春光中。
    (演示课件或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4、让我们闭上眼睛,伴着美妙的音乐听XX同学朗诵这首诗,然后谈谈你的感受。
    (指名配乐朗诵)
    5、交流听读后的感受。
    6、请你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你的感受。
    (配乐练读、指名读、评价读)
    7、练习背诵课文。
    五、再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醉、烟、童、散、忙。
    2、连词认读生字。
    3、观察忙的结构特点,说说这个字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4、指导、示范书写忙字。
    5、学生描红、临摹。
    六、交流资料、扩展朗读
    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春天,珍惜春光。古代诗人除了《春晓》《村居》以外,还写了很多咏春的诗句,把你积累的诗句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
    (也可以出示教师摘抄的诗句,让学生读一读。如: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徐俯《春游湖》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宵》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古诗教学方案15
    教学目标:
    1. 认识庐、瀑等9个生字,会写吴、含等12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做到有感情地背诵。
    3. 能从诗句中体会诗人情感,大致领悟诗意,有主动诵读我国古代优秀诗篇的兴趣。
    4.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5. 能查阅并初步使用有关资料。
    教学重点:
    1.想象《望庐山瀑布》的景象,揣摩诗意。
    教学难点:
    1.想象理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理解含的意思。
    教学准备:
    生字卡、图、音乐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回家搜集李白、杜甫的资料。预习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两首古诗,领悟诗意,做到感情朗诵、背诵。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小朋友,谁能把自己喜欢的诗歌背给大家听?今天我们学习两首新的古诗。(齐读课题)
    2.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这两首古诗的作者是(李白、杜甫)。你们对李白、杜甫有哪些了解?
    二、 学习《望庐山瀑布》
    1.借助拼音自读诗,遇到难读的字可问老师、同学。
    2.同桌互读生字、诗歌,要求:字音准确、读得流利。
    3、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卡,学生自愿上台认读生字,并当小老师教读。
    4、开火车读生字。
    5、你们发现这四个生字有什么特点?
    (庐和炉相似,字音相同,都有户字,偏旁不同。瀑与水有关,是三点水,右边是暴字。)
    6.抽生读诗,其他生评议。要求:字音准确,读得流利。
    7、齐读诗,想想:庐山瀑布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句诗体会到的?
    8、借助图画和自己的想象,小组内交流读懂的词、诗句的意思。师随机指导。
    (第一、二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远望香炉峰,在阳光照耀下,峰顶烟雾袅绕升腾;瀑布飞流而下,像条大河在山前高挂。生紫烟的生字,给人以动感,再有一道瀑布的照应,景象奇特非凡。第三、四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写瀑布从山顶飞流而下的景象。诗人想象它好像是银河从高高的天空飞落下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雄伟气势。 )
    9、小组代表交流理解了的诗句意思。
    10、质疑,提出没理解的词。释疑。
    如:生升腾、升起。
    川河流。
    紫烟紫色的云雾。
    疑可能、好象。
    11、理解了诗意后,你有何感受?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首诗。(配乐)
    12、抽生读,评议。比赛读。齐读。
    13、练习背诵。
    三、 学习《绝句》
    1、自读诗,把生字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卡,小老师教读。
    (注意:岭是边音、后鼻韵、三声。)
    3、开火车读。
    4、同桌检测读。
    5、抽生读诗。要求:字音准确,读得流利。
    6、齐读。
    7、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诗。(可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唱一唱等。)
    8、交流自学情况。
    (我通过读,知道了第一、二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春光明媚,一对黄鹂欢唱于浓浓翠绿的柳枝上;水光云影,一行白鹭展翅飞翔于蓝蓝的天空。诗中写了两种鸟、两个背景,据说,这种鸟能给家园带来喜庆、祥和的气氛。第三、四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诗人从窗口望去,西山绵亘,白雪皑皑。而在门前不远的江岸边,停靠着等待远航东吴的大船。这两句,一写千年雪之山镶嵌在窗口,一写行万里之航船停泊在门前江中。)
    (我通过画明白了《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明丽的田野风光,表达了诗人安适愉快的心情。)
    9、抽生读、唱、说、画,评议谁学得最好?
    10、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首诗。(配乐)
    11、齐朗诵
    12、练习背诵。
    四、 拓展训练
    1. 背两首古诗
    2. 回家搜集古诗,背一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学习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背诵古诗
    2、 向同学推荐自己搜集的古诗
    二、 写字教学
    1、 认读要写的字。
    注意:窗、岭、鸣、银、泊的读音。
    2、 说说你记住了哪个生字?怎么记的?
    3、 扩词练习。(吴字除外)
    4、 自己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看看左右结构的字、上下结构的字、上中下、左中右结构的字分别有哪些?写的时候这些字该怎样摆才美观?
    5、 自己把生字描一描。你发现写哪些字要小心?
    (如:含字上面是今字,不要写成令字;而岭字右边是令字,不是今字。银字右边顶上不要多写一点。泊字的白要写得瘦长一些,流字也不要忘记写右边的一点。柳字不要忘写中间的一撇。)
    6、 你们觉得自己哪个字写得漂亮,就到黑板上来写一写,并说说怎样写好的?
    7、 自己写,每个生字写两个。师巡视
    8、 同学之间互相评议所写的字。
    9、 完成我会填的作业。读一读。
    三、 作业:
    1、每个生字各写三个,各组两个词。
    2、能默写本课诗的就默写。
    板书:古诗两首
    望庐山瀑布 绝句 唐
    生 含 李白
    川 杜甫
    疑
    
随便看

 

符号大全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ibaoj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6: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