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一年级班级工作计划
范文
     一年级班级工作计划(精选16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是时候开始写工作计划了。好的工作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班级工作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一年级班级工作计划 1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学期,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所以特定班主任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德育教育为核心,贯彻新形势下的新教育精神,落实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以课堂教学和教育活动为载体,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素质教育大环境为保障,以努力提高学生的`现代文明素质为目标;本学期我班将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教育深入到各项活动中。
    二、班级概况
    本班共37人,其中男生18人,女生19人。本班学生热爱班集体,积极向上,活拨可爱,大多数孩子有了初步的学习意识,能够按时完成作业,维护班级纪律,大胆参与学校班级的事情,从中锻炼和提升自己,可塑性极强。可是也有一小部分孩子,入学前的行为习惯不良,学习意识不足,一个学期还没有进入入学状态,还需要花大力气在这部分孩子身上,虽然有难度和挑战,但我相信在大多数同学的影响和帮助下,在老师的悉心教育下,他们本学期会有所转变。
    三、班级目标
    建立一支积极进取,责任心强、管理能力强的班干部队伍。营造读书氛围,创建书香班级。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弘扬正气,形成勤思好问的学风,团结进取的班风。
    四、工作重点
    (一)继续进行日常行为规范训练,强化《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落实。
    (二)进行赏识教育,老师赏识学生,学生学会赏识自己,赏识他人,开展“三当”活动。
    (三)积极配合学校、少先队的各种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中队活动,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和班级荣誉感。强化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
    (四)建设班级文化,创建书香班级,开展星级读书竞赛。
    (五)继续开展“亲自读书”“书香家庭”的活动。
    (六)加强与任课教师和家长的沟通交流。每周询访任课教师,每月进行家访。
    五、活动安排
    二月份:
    1、加强初期行为规范教育
    2、三项竞赛开始
    三月份:
    1、“学雷锋、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
    2、庆祝“三八”妇女节
    3、植树节活动
    四月份:
    1、期中教学质量测试、反馈
    2、一二年级广播操比赛
    五月份:
    1、一、二年级口算、笔算测试
    2、劳动最光荣
    六月份:
    1、庆祝六一儿童节
    2、一二年级语文阅读竞赛
    3、期末考查
    一年级班级工作计划 2
    一、提高安全意识,加强班级管理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排除安全隐患,加强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安全教育。从小事做起,对学生晓之以理,从小事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动之以情,在小事中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导之以行,引导学生远离安全事故。
    二、具体措施
    1、利用班会时间,带领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学校里有关安全教育的各项规定,增强学生学习、执行规范守则的'自觉性。抓好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切实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
    2、围绕“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的主题,开展上放学安全教育。教育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上放学,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停留和玩耍,要在便道上走,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
    3、强调课间文明休息,教育学生不在教室、校园里追逐打闹;有次序地进出教室;没有老师允许不随便出校园;不攀爬篮球杆等危险的高处;不可从高处随便跳下。不到学校水池,假山旁边玩耍。
    4、不能带刀或其它尖锐器物等危险物品到学校,使用刀、剪等用具必须有家长或老师的陪同。
    5、上体育课或课间休息时要避免运动受伤,在运动或游戏时,教育学生注意规则,按顺序进行,避免碰撞;不做危险性游戏。
    6、教育学生不在校园内外玩水、玩火。
    7、上课时教育学生正确使用铅笔,不用铅笔戳同学;教育学生同学间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文明相处。
    8、每天注意饮水卫生,教育学生不喝生水;
    9、每天放学,任课教师及班主任要认真做好护送工作。教育孩子不在马路上逗留,及时回家。外出时要告诉家长。
    10、加强对学生进行各种安全教育。
    11、学生之间发生伤痛之事应立即去治疗,并通知家长。
    12、经常检查电线开关、线路,保证正常使用;
    13、经常查看校门口动态,使学生上学、放学安全,家长放心。
    14、凡大扫除、劳动课,班主任应亲自在场,督促学生注意安全。
    15、加强用电安全管理,冬季用煤、用火的管理,养成人走关门、断电、灭火的习惯。
    16、严禁学生结伙外出,严禁进网吧,严禁下河游泳。
    一年级班级工作计划 3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少先队工作的计划要求,注重工作的科学性、思想性、方法性和层次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落实工作计划,做好学校——家长——社会的桥梁沟通,为学生的成长创造健康宽松的环境。
    二、班级情况
    一(3)班共有学生25名。学生的成绩悬殊较大。多数学生较听话,但自觉性较差。大部分学生学习认真,上课能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课后按时完成作业。但也有少数一部分同学基础较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困生的学习,使他们逐步赶上大部队。
    三、要点与措施
    (一)搞好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和建立班集体。
    1、狠抓各课纪律,保证学生遵章守纪。
    2、各项集体活动做到集合快,纪律强,效果好。
    3、建立正常的卫生值日制度,班级卫生人人有责,把任务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
    4、培养团结协作的优秀小干部群体。
    (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利用晨会课对学生进行《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让学生以此为范,导之于行。
    2、利用班会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法制教育。
    (三)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1、密切与各科任老师的联系,注意教学模式的创新,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让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会学。
    (四)关心学生身心健康。
    1、对学生进行日常卫生保健知识的讲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在班级之中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3、密切注意学生群体和个体的心理动向,进行适时教育。
    (五)加强与家庭的合作
    1、建立学校家庭互访制度。
    2、通过走访和家长联系册的形式密切与家长的联系。
    一年级班级工作计划 4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将按照大队部的具体要求,紧紧抓住《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任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这一工作指导方针,按照太仓市教育局和学校总体工作计划的要求,重视德育工作的新变化,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突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基。
    二、学生情况分析:
    低年级是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所以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2)中队有学生40人,男生21人,女生19人。这是一群聪明、活泼的孩子,因此也是一群好动的小精灵。行为习惯,学习习惯都较欠缺,我将力争让孩子们适应紧张而有序的学校生活,并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严谨的班风。
    三、工作重点:
    1、充分利用晨间谈话,班会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向学生了解《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要求学生遵守其中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教育。让学生之间友好相处,不吵架,不打架,增强班级凝聚力。
    2、合理利用升旗仪式、重大节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这学期利用教师节、国庆节、少先队建队日和元旦等重大活动举行一些有意义的主题班队会,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让学生在各种活动和劳动中学会合作,学会生活。
    3、利用早读和午休时间,配合学校的辅优补差计划,对后进生进行辅导,尽可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提高他们的行为水平。正确对待后进生,在生活上、学习上从“爱出发”。主动接近,真诚、平等对待,深入了解他们落后的原因,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还要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努力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4、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师生共同管理班级。因为年龄特点,老师要告诉小干部他们要做的事情,要每天了解班干部的工作情况,并在小干部管理出现问题时及时给予解决,要树立小干部的威信,便于干部可以更好的帮助老师管理班级纪律。
    5、尽可能给每个学生树立“班级主人翁思想”,让每个学生知道班级就是自己的家,让每个学生可以自动遵守班级纪律,所以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可能管理班级,成为一个小老师,让班里学生尽量能做到各有安排,人尽其用,每个人都在班集体里找到自己的角色,对班集体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6、充分发挥各项活动中的教育阵地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荣誉感,使学生心中有他人、有集体。比如:可以利用校园红领巾广播站、流动红旗的评比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另外,还要充分发挥教室内的板报的教育作用,采用灵活多样的栏目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对于学生的书写读的姿势,我将采用“谁的小树长得最直”的活动进行监督,并在课堂上随时提醒与帮助。
    7、抓好安全教育方面。“安全第一”始终是班级头等大事,时时刻刻提醒孩子们上学放学排路队、路队中间不打闹、上下楼梯不追逐、马路行走看车辆、横穿马路要不得、地下通道要行走、过街天桥别忘记、陌生人不搭话、安安全全回到家。
    四、具体安排:
    九月份:
    1、参加新学期开学典礼,解读“新生入学礼”。
    2、好习惯月活动:收看《优秀是教出来的》,加强各种路队训练等。
    3、落实学生信息录入,开通家长的路路通,配合召开家长会等。
    4、布置一期板报,主题:欢迎新同学。
    5、建立班级图书角。
    十月份:
    1、国庆爱国教育活动。
    2、举行建队节活动,学生入队仪式,队知识介绍。
    3、加强学生各类常规教育、安全教育等。
    4、推选班干部,星级学生评定。
    5、班级读书活动。
    十一月份:
    1、参加校第三届心理节活动。
    2、组织欢乐社区行活动。
    3、星级学生评定。
    4、参加科技节系列活动。
    5、班级个人秀活动。
    十二月份:
    1、参加全校安全演练活动
    2、第二届美食节活动
    3、星级学生评定。
    4、班级圣诞庆祝活动。
    一月份:
    1、完成学生评语及班级工作总结。
    2、星级学生评定。
    3、三好学生、品学兼优生等评先工作。
    4、整理各类资料。
    一年级班级工作计划 5
    一、班级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44名学生,其中有男生22人,女生22人。本班基本上是独生子女,比较娇气,再加之年龄比较小,,自控能力比较弱,因此需要花比较多的时间去抓纪律。同时还有一半是外地生,每个人的基础不一样,习惯也不一样,学习拼音都会受方言的影响。重点还有一个学习困难的学生需要重点抓好安全工作,一个腿肌肉萎缩的学生需要格外的关心和照顾。
    二、本学期基本工作重点
    刚踏入一年级的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对于学校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还不太适应,每一项规章制度对于他们来说是极其陌生的。因此需要花比较多的时间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卫生习惯。为了使学生能够及早适应学校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常规教育。本学期重点是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讲文明,懂礼貌,学会宽容,学会与他人合作,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尽快的适应学校环境,投入到学习当中,成为一名优秀的、合格的小学生。同时,还要重点抓好安全教育工作。
    三、常规教学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
    这学期要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指导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入学伊始,不急于传授知识,而重于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课堂纪律、坐姿、读书写字的姿势等)。课前提醒学生做好上课准备,课上进行趣味教学,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意力,课后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及时表扬表现好的.学生,在学生中树立榜样,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渐养成认真听课、积极动脑发言、认真作业的好习惯。使学生喜欢学校,乐于学习。
    2、备课、上课
    全面了解教材,认真研读教参和课标,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探索研究新教法,新课型,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上课积极思考,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3、作业、辅导
    布置适量的、有效的课内外作业,做到全批面改。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辅导,并取得其家长的支持,争取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四、具体措施
    1、充分利用晨会、班会以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控力差,纪律涣散。我要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入手,课上进行趣味教学,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组织好学生的纪律。利用晨会、班队课学习学校规章制度,提醒学生做好上课准备工作,并且在课后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根据学生的表现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在日常学习中,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渐养成认真听课、认真作业、下课好好休息,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
    2、积极组织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凝聚力、集体荣誉感。
    班集体是培养学生个性的沃土,有了这块沃土,学生的个性才能百花争艳。集体活动,最能培养学生的凝聚力、集体荣誉感。本学期学校安排了如广播操比赛、跳绳比赛、讲故事比赛、口算比赛等,各种活动能让学生展示各方面的才能,发展个性。逐步形成一个健康向上、团结协作的班集体。
    五、班级管理
    低年级的学生自理能力、自我约束力、自觉性都较差。很多的都需要老师代劳。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将主要围绕“爱”和“严”两个字。关爱每一个学生,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里,成为学生的真正意义上的朋友,为学生排忧解难,树立信心。在对学生关心爱护的同时,也不忘对他们严格要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充分利用班会及其他可利用的时间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2、利用教师节、国庆节、和元旦等重大节日举行一些有意义的主题班会,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让学生在各种活动和劳动中学会合作,学会生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凝聚力、集体荣誉感
    3、选举几名能够团结同学,关心集体、办事认真,愿意为班级,为同学服务,积极分子组成的班委,负责班集体工作。(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做事的能力,培养干部、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自制能力)
    4、课间纪律:开展“跳绳、做游戏、拍球”等活动,使学生既健体又受教育。同时,随时提醒学生要注意的危险活动和场地,寓教于乐。
    5、班级卫生:和学生一同值日,教育学生热爱劳动,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六、自身素质
    1、在工作的同时,我会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身边老师的宝贵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要让读书、学习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2、多反思。在今后的工作中,教学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学生的活动方式,教学目标的确定以以及教学内容选择进行反思。对于自己教学及班主任工作中的成功或失败,要及时进行工作总结,不断为自己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
    一年级班级工作计划 6
    一、工作目标:
    本学期我班的基本目标是:建立一支有进取心、能力较强的班干部队伍,全体同学都能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弘扬正气,逐步形成守纪、进取、勤奋的班风。
    二、工作重点:
    1、重视尖子生的培养
    2、重视后进生的转化
    3、做好劳动、卫生和安全教育
    4、培养—支守纪、责任感强、素质高的班干队伍。
    三、具体安排:
    (一)、因材施教,做好培优转后的工作
    1、重视尖子生的培养
    (1)、对尖子生加强培养,发掘其潜力,设计更多的弹性问题,让心有余力的优秀生留有扩展延伸知识的机会,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2)、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参加校兴趣小组,课余时间勤学苦练。
    (3)、从语文、数学、英语、书法、体育、美术等多方面,多培养这些方面的有特长的学生,在全面进行素质教育同时,注入特长教育,在语数教学中注重优秀生的培养和辅导。
    2、重视后进生的转化
    (1)、对后进生,教师要多倾注些关心和爱心,耐心辅导,谆谆善诱。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鼓励他们的信心和勇气。采取“一帮一”,“众帮一”等措施,给后进生创造一个温暖的集体氛围。
    (2)、对后进生进行经常不定时地家访或电话家访,目的是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把学生的在校表现告诉家长,同时了解学生的在家表现。
    3、定期召开和家长联系,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全面情况,共同研究教育内容和方法,密切家校配合,同步教育学生,促进转化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做好劳动、卫生和安全教育
    1、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家庭中的自我服务性劳动,让学生真正做到自己能做到的事自己做。
    2、教育学生做好个人卫生工作,要勤洗头,勤洗澡,保持衣服整洁,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教育学生认真做好值日生工作,保持班级的整洁。
    3、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利用早会,班会,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利用板报出有关安全、防火有关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4、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制定班级安全防火公约,教育学生不玩火,不放鞭炮,不能随便到江河游泳,不做危险动作,上学和放学路过马路注意交通安全。
    (三)、狠抓班集体建设。
    1、培养—支守纪、责任感强、素质高的班干队伍。
    (1)进—步完善班干部的组织队伍,选拔品学兼优者充实班级,培养自我管理和管理他人的能力,形成表率,当好班主任的好帮手。
    (2)每两星期召开班干部会议一次,严格要求。做到及时了解情况及时反馈处理。
    2、创建班级窗口工作,开展读书、读报活动。选举图书管理员,制定好图书管理体制,让学生在有序的借阅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到“有借有还,有损必赔”。
    一年级班级工作计划 7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选取学生身边熟悉的、新颖的和趣味性的内容为素材,目的是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家庭、认识学校、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使学生能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感觉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2、情境串“引发出“问题串”。根据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除小单元外),每个单元都设计了几个有密切联系的信息窗(情境图),每个信息窗又是包含有多少个信息的“信息包”,其呈现形式是把这些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活动情境贯穿起来,编排成“情境串”或“故事串”,从而引出一系列相对独立而又有着一定逻辑关系的问题,形成了“问题串”。
    3、生认知特点出发,优化单元知识结构。本册教材彻底改变了过去教材普遍采用的“小步子”编排方式,根据学生认知特点,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优化单元知识结构。如第六单元“大海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传统教材中,将“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不进位)”和“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不退位)”的笔算放在一起,将相关的口算放在其他单元中,人为地将笔算与口算分开,不便于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本单元在知识安排上,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口算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编排在一起,使口算与笔算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便于学生了解计算的多种策略。同时,又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编排了加减混合及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4、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融合为一个过程。本册教材不受严格的知识体系束缚,由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然后把学到新知识又作为解决新情境中问题的工具,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知识学习融合在同一过程中,形成以解决问题为线索的基本框架。如第65页加混合运算,主题图呈现的信息是:小朋友拿50元钱购买纪念品,珊瑚每只17元,贝壳每只25元,海豚每只23元,海螺每只13元。教材没有直接出示算式,而是在学生解决教材中提出的“用50元钱去买一只海螺每只和一只珊瑚标本,还剩多少元钱?”或解决学生自己提出的其他问题过程中,通过探索获取运算的.方法,然后利用获取的方法,解决其他问题,实现解决问题能力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步发展。
    5、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教材通过含有丰富信息综合情境图,提供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足够空间,提高学生从数学的角度选择信息、组织信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第一单元“南极小客人——100以内数的认识”信息窗1,由图中的两位小朋友在南极实地考察的情境和天空飞着的贼鸥、冰面上的企鹅、雪地上的海豹等信息,学生可能提出“有多少只企鹅?”“有多少只贼鸥?”“有多少只海豹”等问题。本册教材沿用了一年级上册教材的特点,在每个情境图的后面都设置了卡通问号和问题口袋,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保护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
    6、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本册教材的编写思路、呈现方式和栏目设置都旨在积极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努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如“你说我讲”体现一种开放、民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与教的方式,目的是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如第53页的“你说我讲”,红点标示的问题是“摆轮船比摆帆船多用几个贝壳?”,要解决这个问题,策略是多样的,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分析,独立探索出各自的计算方法,然后展示、交流各自的成果,以此体现算法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
    二、教学内容:
    新教材第一册共有9个单元:
    第一单元:逛公园——100以内数的认识
    第二单元:下雨了——学看钟表
    第三单元:农夫与牧童――方位与图形
    第四单元绿色行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第五单元: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认识
    第六单元:大海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第七单元: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
    第八单元:我们的鞋码——统计
    第九单元:儿童乐园——总复习,另外还包括两个数学广场和两个实践活动——奇妙的回形针、小小信息员。
    三、教学目标:
    I、知识与技能
    (一)数与代数
    1、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地认、读、写100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计数单位“百”,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初步学会估算。
    3、在现实情境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4、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空间与图形
    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厘米、米的含义,知道1米=100厘米;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三)统计与概率
    1、在统计活动中,学会初步简单数据整理的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2、能完成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
    1、加深对百以内数的认识与计算方法、图形与统计等知识的理解。
    2、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收集、整理数学信息的渠道与方法。
    II、数学思考
    1、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100内数的过程,发展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数感与符号感。
    2、经历探索100以内容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估计物体个数和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在认识图形、方向及长度单位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4、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对统计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初步的分析判断,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
    III、解决问题
    1、能用100以内的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并能与同伴交流。
    2、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能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能综合运用方向、图形等知识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过程中,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IV、情感与态度
    1、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实现多维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转变教学观念,把握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理念,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维度确立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能把教学目标仅仅定位在知识与技能等显性目标上。
    2、教学过程要体现活动性。教师要注意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技能,体会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教学活动经验。
    3、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中要注意改变由教师为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现象,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的意识。
    一年级班级工作计划 8
    一、班级情况剖析:
    本学期一年级学生32人,这些学生大部分是上过幼儿班,还有些学生是从外地转入的。他们天真可爱,生动调皮。据幼儿班老师介绍,这些学生各方面的差异较大。有的生动开朗,还有单个学生智力低下,承受才能差。开学初,经过跟学生开始接触了解,这些学生因为常规训练少,一些起码的常规常识都不明白,他们还像在幼儿班一样没有任何束缚,想来就来,要走就走,上课时乱走乱动。本学期施行的实验教材,主要是开辟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幻想。因而,针对学生的不同特色在教育过程中,在传授常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辟,立异才能的培育,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优异的学生。
    二、教材剖析:
    本册教材包含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方位、10以内数的知道跟加减法,知道图形、 11—20各数的知道、知道挂钟、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三、教育重难点:
    这一册的要点教育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跟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跟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跟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跟核算的开始,在日常日子中有广泛的使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核算的根底,是小学数学中最根底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根底常识跟根本技能,有必要让学生实在把握。
    四、教育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别几个跟第几个,把握数的顺序跟巨细,把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开始知道加、减法的意义跟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称号,开始知道加法跟减法的联络,比较熟练地核算一位数的加法跟10以内的减法。
    3、开始学会依据加、减法的意义跟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知道符号“=”、“>”、“<”,会运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巨细。
    5、直观知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跟圆。
    6、经过直观演示跟着手操作,知道“上、下”、“前、后”、“左、右”的根本意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绘物体的相对方位。
    7、开始知道挂钟,会知道整时跟半时。
    8、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经过实践活动领会数学与日常日子的密切联络。
    五、教育办法:
    1、注重学生的经历跟领会,依据学生的已有经历跟常识规划活动内容跟学习资料。
    (1)注意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历为根底,供给学生了解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常识。
    (2)尽量挑选、规划实际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经过活动,积极思考、彼此交流,领会数学常识的意义。
    (3)让学生了解实际日子中的数学,开始感受数学与日常日子的密切联络,领会用数学的趣味。
    (4)规划赋有儿童情趣的'学习资料跟活动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5)联络儿童实际、依据学生特色浸透思想品德教育。
    2、注重对数概念的了解,让学生领会数可以用来表示跟交流,建立数感。
    3、核算教育应表现算法多样化,答应学生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核算。
    4、依据儿童日子特色,从感必经历出发直观知道立体跟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5、经过“用数学”的教育,培育学生开始的使用意识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才能。注意培育学生从日子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才能。
    6、规划组织契合学生年纪特色的实践活动,注意使用意识跟实践才能的培育,使学生领会数学与日常日子的密切联络。
    7、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育方法应表现开放性跟创造性。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尽量注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究数学问题供给丰厚的资料或信息。
    8、教育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跟学具。
    一年级班级工作计划 9
    一、学情分析
    本年级一(5)班共有学生45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面掌握较扎实,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与学习活动中。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兴趣较大。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仍有畏难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学生的成绩都还不错,但是成绩并不能代表他们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地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们应更多地关注的是保持学生已有的学习兴趣,并逐步加以引导,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生活中的数、观察与测量、100以内的加与减和有趣的图形。
    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是:
    (一)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重视结合生活情境发展学生的数感。
    (二)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注重通过调查活动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四)在整理与复习中,注重发展学生回顾与反思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并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七单元“加与减(三)”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会估算,初步学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六单元《购物》。学生将通过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统计》。学生将通过简单的调查活动,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和同样进行交流。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即“我和小树一起长”,“小小运动员”,“今天我当家”。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安排了动手做,小调查等活动,旨在对知识进行实际应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10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大小,学会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
    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五、教学措施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4.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5.继续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6.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7.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一年级班级工作计划 10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主要存在的问题:
    1、代数部分:20以内的进位加法(根据上期末口算比赛分析),有7位孩子没有达到每分钟10题的要求,占8.2%。他们是邱舒瑶、李淼、黄钰、周裕娜、熊作伟、潘乐儿、尹路。
    2、解决问题部分:没理解解决的问题,不懂解决问题的策略。
    如:上学期期末水平测试出现下面的问题:
    得分率只有88%,陈家俊、吴树楷、潘何许、潘铭杰、潘泳琳、熊作伟、尹路、周裕娜这几个孩子都做错。因此在本学期要加强理解加减法的关系,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的步骤:读、找、算、查、答;明白根据信息解决问题的道理。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
    (一)、20以内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二)、找规律。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的风格和特色更加鲜明,将数学学科体系的严谨性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开放性有机结合,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活动,初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又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更加符合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
    4、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和数据整理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6、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培养认真倾听,书写工整的良好习惯。
    10、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初步感受数学思维方法。
    五、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一年级班级工作计划 11
    一、教材分析:
    本册共安排7个单元。
    1、数与代数领域:安排五个单元,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认数,一个单元,即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第二部分是计算,三个单元,即第一单元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四、六单元教学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在这两个单元里还要学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第三部分是常见的量,一个单元,即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2、空间与图形领域:即第二单元认识图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在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之后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
    最后一个单元安排期末复习。本册教材还安排了二次实践活动,分别是“我们认识的数”“小小商店”。主要是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培养应用意识、合作意识,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情感。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认识计数单位,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3、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
    5、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三、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四、教学措施:
    1、上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培养学生与同桌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让学生养成口头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5、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达到95%以上。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抓中间,带两头”养成学生之间互相帮扶的作用。
    一年级班级工作计划 12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刚进入校园,他们天真烂漫,对学校的一切都充满着好奇,因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很高。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心理和年龄特点:注意力维持时间较短(一般为10~15分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爱表现自己;自控力差等。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较大(不少本地的学生都上过幼儿园;而许多外来人员的子女,由于种种因素,没有接受过幼儿教育)。所以,我在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已期更好地完成这个学期的教学任务。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具体内容包括:数数,比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 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一)教学重点与难点:
    会读写20以内的数 , 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理解20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领会“个位”和“十位”的含义。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
    1、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丰富的知识。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2、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3、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4、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5、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7、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8、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三、教学总目标
    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主要的教学措施和教改思路
    1 、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学习,改变自己呆板的形象,使用儿童化语言,寻找适合低年级儿童的方法,使学生喜欢上我的课。发展学生能力,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2 、重视培养习惯。好的习惯使学生学习数学事半功倍。在平时的教学中想方设法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快速口算,使用尺子,认真思考等良好习惯,形成自觉行为。
    3 、提高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效率,合理利用时间,在课堂上获取方法,解决问题,实现解决问题能力和基础知识同步发展。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 、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数学实践活动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自主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形式上要活泼有趣,课内外结合,巩固所学知识,逐步提高数学能力。
    一年级班级工作计划 13
    一、班级情况。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刚从幼儿园跨入小学的学生生活,他们对小学生活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好学,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乐于参加各种数学学习活动,有一定的学习习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也有一部分学生学习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对数学有着一定的求知欲,所以在本学期的数学课上,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善于思考,乐于思考,不怕错误,具有问题意识,锻炼他们的思维、口头叙述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快乐学数学的心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少数同学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本册教学工作的重要工作。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与合,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通过分与合的教学,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准备。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三、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智能、情意)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结合现实场景,经历数数并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联系实际问题认识加法和减法,探索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应的加、减计算;能应用所学的计算解决简单的求和与求剩余(或另一部分)的实际问题。(2)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长短、高矮;联系生活经验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通过观察、比较,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3)能根据物体的数量、形状、颜色或其他标准,对熟悉的物体进行简单分类。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数过程中建立初步的数感,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在数物体个数的活动中,认识数的含义,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简单的事物;在操作学具的活动中感受数的组成,具有初步的分与合的思想,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在比较两种物体个数、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活动中体会初步的对应思想,掌握简单的比较方法,具有用语言或符号描述数的大小关系的初步能力。
    (2)在理解加法和减法含义以及探索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简单数量关系,选用恰当的方法进行计算,初步学会有根据地思考;通过对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探索、交流,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初步感受思维活动的条理性;通过在多样化算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体会思维过程的灵活性。
    (3)在认识常见几何形体的活动中,感知物体的形状、大小等特征,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4)在把不同物体分类、整理的过程中,初步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意识。
    (5)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实际情境和问题,初步感受数学抽象和简单推理的意义。
    3.解决问题方面。
    (1)能用20以内的数描述、交流生活中的简单事物。
    (2)初步学会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联系已经掌握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一些不同方法。
    (3)能与同学交流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方法,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教师的帮助与鼓励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与兴趣,有喜欢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
    (2)在数学探索活动中,体会数学思考方法的合理性,感受数学思考的价值。
    (3)能在教师与同学的帮助下,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困难,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初步具有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具有独立思考并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
    (4)在观察、操作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知道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本册的重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数概念的建立。
    五、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后进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六、课时安排
    1、数一数1课时
    2、比一比1课时
    3、分一分1课时
    4、认位置1课时
    5、认识10以内的数 10课时
    6、认识图形(一) 2课时
    7、分与合 7课时
    8、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0课时
    9、认识1120各数 4课时
    10、20以内的进位加法10课时
    11、期末复习4课时
    一年级班级工作计划 14
    一、本班学情分析
    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天真可爱,对学校的一切都觉得好奇,从“游戏”到“学习”的转变,使他们对“学习”这回事更是似懂非懂,特别是在新鲜感过后,同时也对学习存着一种压力。他们有着儿童散漫、好动的天性,有着极强的可塑性。这些孩子大部分家境都非常富裕,家里都很宠爱,养成了他们的任性、自私、娇气,自我等一些不良习惯。他们学前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对这册的数学知识有不同程度的掌握,但整体水平一般,两极分化较明显,有个别的孩子连一些简单加减法都不会的。甚至个别学生连数字也不能正确书写。一周观察下来大部分孩子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行为习惯比较随意,个别孩子课堂上随意下位的情况严重。因为是刚进入一年级进行学习,课堂常规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过程,怎样收拾书包、怎样摆放上课用的学习用品、怎样举手回答问题、什么是课堂作业、什么是家庭作业、怎样记家庭作业,上课什么时间能交流等等,都是需要孩子在这个学期里所掌握的,所要形成习惯的,特别是良好的听、说、读、写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都是需要我们开始进行引导和培养的。这些孩子对数学有很强的学习欲望的,有较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课堂上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动静结合,多表扬鼓励,不断强化学生的课堂常规,保护、发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体系分析
    本册教材安排9个小单元,主要教学内容包括: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基于儿童数数的经验,结合具体的情景认识10以内的数的意义,会认、会读、会写0——10的数,会用它们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第二单元《比较》。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的意义的理解,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经历比高矮、比轻重、比长短等实践操作或数学思考活动,体验“比”的方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并在描述或倾听各自思考过程的交流中,体会学会有条理的表示自己思想和学会倾听的重要性。
    3、第三单元《加减法〈一〉》。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10以内的加减算式,并加以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初步感受加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正确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掌握10以内数的分解与合成的技能;通过整理加、减法算式,并探索其间规律性的活动,培养与发展数感。
    4、第七单元《加减法〈二〉》。经历表示11——20的数的具体操作及其概括过程,初步体会用十进制记数的位值原理,会数、读、写20日内数,掌握它们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结合解决问题的活动,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学会20以内的进位和退位,逐步的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第八单元《认识钟表》。结合日常作息时间,学会认读钟面上表示整时、半时的时刻,了解记时的书写方法,并会用“快几时了”或“刚过几时”等词语描述时间,经历简单而熟悉的操作活动,体验时间的长短,培养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结合生动有趣的情境或活动,体会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2、第六单元《认识物体》。通过对实物和模型的观察、操作、分类等活动,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经验,能直观辨认它们的形状是长方形、正方形、圆柱或球,能直观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圆柱或球等立体图形。
    (三)统计与概率
    1、第四单元《分类》。结合日常生活中必须进行的分类活动,感受分类的必要性,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并在这些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第九单元《统计》。根据简单的现实的问题进行统计活动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感受统计的必要性;结合实例,认识统计表和形象统计图,会填补相应当图标;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会认、会读、会写0——10的数
    2、对“>、<、=”等符号的意义的理解,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
    3、正确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掌握10以内数的分解与合成的技能
    4、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并在这些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5、体会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6、能直观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圆柱或球等立体图形。
    7、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8、学会认读钟面上表示整时、半时的时刻,了解记时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
    1、认识10以内的数的意义
    2、体验“比”的方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
    3、通过整理加、减法算式,并探索其间规律性的活动,培养与发展数感。
    4、体验分类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5、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6、体会用十进制记数的位值原理
    7、会用“快几时了”或“刚过几时”等词语描述时间
    三、本期教学目标:(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和应培养的能力。)
    1、认识0~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和写数,并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2、初步了解十进制,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学会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并能解决与此相关的应用问题。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4、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
    5、能说出个位和十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6、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7、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并能识别。
    8、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钟表;会认读整时、半时,体会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
    9、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四、本期教学措施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的常规的'培养和训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从摆放学习用品起,怎样听讲、怎样书写、怎样记作业,以及的简单的检验作业的方法等都是学习习惯的内容。课堂上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以后的学习中仍应充分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将这一目标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2、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根据《标准》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丰富的知识。学生刚刚入学,对一切都很陌生,教学是要注意根据孩子年龄特征,设计一些孩子感兴趣的环节,如游戏,故事,比赛等,注意从生活中找素材,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教学中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丰富学生的感性积累,发展学生的数感和初步的空间观念。通过提供具体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
    3、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刚入学的学生个体差异相对较大,可能有些学生已经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和进度做适当的调整,创设丰富有趣的学习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应从学生的发展状况和具体需要出发组织教学,既关注个体又不影响全体。
    4、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比如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时,大部分孩子已经会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不能够把题意表述清楚,所以教学时重点就要放在培养孩子口头表达能力,让他们把话说完整;提高孩子的计算速度上等。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5、做练习、写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巩固知识、习得技能的必要环节。
    (1)、发现困难生要及时帮助,利用各种形式激发兴趣。
    (2)、积极开发学生对学习兴趣,利用情境培养学习数学的愿望。
    (3)、鼓励学生多提问,多发言,对优秀的表现要及时表扬,利用奖章制度树立班级学习榜样,结合班级的评比制度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五、综合实践活动安排
    本册教材的正文和习题中提供了许多适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实践活动或小调查。例如:
    1、找一找,说一说。“我找3个比我高的人”“我找2个和我同岁的人”“我找……”
    2、说一说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0。
    3、说一说你在生活中发现的加法问题。
    4、整理一下自己住的房间,向同伴说一说你是怎样整理的。
    5、到图书馆或书店看一看,图书是怎么分类的,并与同伴说一说。
    6、调查太阳刚升起,大约是几时?太阳刚落下,大约是几时?调查你们班每个小组男生、女生人数,并试着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7、调查你们班10名同学的上学情况。
    (1)乘车上学,还是步行上学?
    (2)结伴走还是单独走?等等
    学生经历上述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中的作用。
    一年级班级工作计划 15
    一、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26人,其中男生16人,女生10人。从整体上看,大多数学学生思维活跃,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对数学学习有很高的兴趣,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比较好,能够完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班中部分学生的听讲习惯不是很好,注意力很难集中,不能很好控制自己的行为和语言,对于一些特殊的学生,要走加大和家长的沟通,了解孩子的各方面情况后,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的内容和我县的实验情况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这四个方面确定全册的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立体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比较数的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与20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0-20各数。
    2、初步了解数位和计数单位:知道个位、十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4、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
    5、认识符号“>”、“<”、“=”,会用这些符号表示20以内数的大小。
    6、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能辨认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会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
    7、初步了解事物比较和分类的方法,结合实际,能把同类事物进行比较和分类。
    8、初步认识钟表,会认整时和半时。
    9、初步学习对日常生活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会看、填写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
    10、初步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比较、辩析、整理、概括、语言表达、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二)解决问题
    1、能用0—20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10以内的加减、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3、能比较出学生生活中事物(在20以内)数量的多少、长短和高矮,能给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分类。
    4、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初步体验1时、几时、半时的'长短。
    5、能根据简单统计图表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6、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⑴会看。会看数学书,能在书上找到要学习的内容。
    ⑵会听。能听懂老师和学生的讲话,能边听、边想。
    ⑶会想。能根据一些信息想出数学问题;会根据数学问题,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⑷会说。能把自己想的说出来,会说三句完整的话。
    ⑸会用。会用学具学习一些数学内容。
    ⑹会做。会做数学作业,书写规范,格式正确,认真细心,能自己出题自己做,能检查。
    ⑺能讨论。能与同学讨论数学问题。
    ⑻能评价。能作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
    2、在合作交流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积极思考,争取发言,尊重别人,认真倾听他人发言,有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3、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美德。
    4、爱护学具、文具、数学书、作业本、书包,养成勤学习、有条理、讲究美的好习惯。
    5、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感受用数学的乐趣,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6、受到关心集体、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等思想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内容都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方法与措施
    1、认真研究《标准》和教科书,改变教学理念,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寻找学生熟悉的数学生活,使之进入课堂。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
    4、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5、注意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6、对学生坚持正面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年级班级工作计划 16
    一、学生情况分析
    虽然大部分入学前,接受过学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特别有少数几个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而且学生在幼儿园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不好。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体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等。
    三、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四、教学方法方面
    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2、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习惯。
    4、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五、教学进度安排:
    单元教学内容课时
    一单元数一数1课时
    二单元比一比2课时
    三单元1至5的认识 3课时
    加减法的初步认识5课时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2课时
    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3课时
    六单元6、7的认识和加减法 5课时
    8、9的认识和加减法 5课时
    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4课时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整理复习2课时
    实践活动:数学乐园1课时
    七单元数11~20各数,读数、写数 2课时
    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课时
    八单元认识钟表2课时
    九单元9加几 3课时
    九单元8、7、6加几 4课时
    5、4、3、2、加几 3课时
    十单元总复习4课时
    
随便看

 

符号大全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ibaoj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6:5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