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课堂实录 |
范文 | 课堂实录(通用6篇) 课堂是一种有结构的时期,学生在这个时期打算学习知识。教师或导师会在上课时,教导最少一个,甚至更多的学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课堂实录,欢迎阅读与收藏。 课堂实录 篇1 桥 第一课时 一、板题,质疑 1、板题质疑:桥,让你想到了什么?(学生或许会说:桥是连接河两岸的建筑,有铁桥、木桥等) 2、一读课题,课文为什么以桥命题,究竟这是一座什么样子的桥呢? 二、以桥为切入口,一读文本,初步积淀情感 1、自由朗读课文,想,文中的桥是一座怎样的桥? 2、交流,可以初步说说文中依据,随机层层点拨: 窄窄的木桥 不结实的木桥 又窄又不结实的木桥 3、二读课题。说到这里,再读课题,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可以是沉重的,郑重的) 引导:又窄又不结实的木桥,平日里或许只是山村里极不起眼的,可在洪水来临时却成了生死桥逃命桥生命桥救命桥希望桥 三、再读课文,感受桥的无奈, 就是这样一座又窄又不够结实的桥,成了洪水突然袭击时的唯一的逃命桥。那么它是否真的能那么轻易地救老百姓的性命呢?当时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划出描写大雨和洪水的句子,选择其中感受最深的一句作批注。 1、交流。 2、适时解疑:像泼。像倒。为什么独立成句?引导:凝重的笔调。两字却字字千钧,脑海里可以是一幅活的声势兼备的画面。更突出了雨非同寻常的大。致使洪水泛滥成灾。 3、激情再创造引读,感受洪水的疯狂:洪水咆哮着,像,从山谷里。洪水已有近,这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 4、感悟跳舞一词的表达:当时的情形是(无比紧张的,令人恐惧的)就是这样一种状况,作者怎么竟然用了跳舞这个词语?是不是太不合时宜啦? 5、指名,(这洪水简直是一群魔鬼在跳舞,让我不由地想到了群魔乱舞这个词) 6、这与下文的哪个词语是呼应的?狞笑,洪水在跳舞,死亡在狞笑,此时你什么感觉?你想?甚至想?看,文中的人们不也是如此 7、朗读写人们反应的句子。读了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恐惧不安送进句子中去。 读好你拥我挤疯了似的跌跌撞撞 8、读着读着,我的眼前出现了逃难队伍中的一个 9、出示: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其中有一个 按这个句式写一写你眼前出现的这一人物,注意写好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10、面对疯狂袭来的洪水,人们几近疯狂崩溃,几乎失去了理智,试想,这样的又窄又不结实的桥?(怎能承载得了疯狂的拥挤踩踏?)急需要什么?(沉稳的组织者,有序地疏散) 11、老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场的 第二课时 一、划找句子,初步感受老汉的形象。 1、上节课,大家在邱老师的带领下已经读通了课文,并且感受到在那个黎明时分,面对突如其来的(山洪),人们(受惊了),一百多个村民都毫无秩序地拥向那窄窄的(木桥),情况非常(危急)。幸好那年迈的老汉,那受全村人拥戴的党委书记早已站在窄窄的木桥前,让我们穿越时空,看一看这位老汉在生死攸关之际做出的人生选择,留下的感人事迹。 2、请同学们读723自然段,划找出描写老汉的句子,然后交流,大屏幕出示句子,同桌再读一读。 二、品读句子,深刻感悟老汉的精神 1、读了这些句子,相信老汉已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哪一句话最让你感动呢?用心地读一读这个句子,并写下你的内心感受。 2、交流: 1)、第8自然段。 2)、第10 自然。 3)、12自然段。 学生自由抒发自己的感受,从中品悟老汉的屹立如山、责任如山,并进行朗读指导。 3、是的,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老汉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洪水无情,但人间有爱,这样的老汉能不受人拥戴吗?可是当情况越来越危急,洪水已经漫到人们的腰际的时候,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这些事情是否有矛盾呢? 出示15、21、23自然段。 1)揪、吼、凶和推矛盾。 2)、急于求生的小伙子和推老汉先走矛盾。 老汉和小伙子的言谈举止的确令人费解,充满了矛盾!请一生阅读下文,老师相信你在顷刻间会明白许多许多。文章到最后才交代老汉和小伙子之间那血浓于水的关系,这个结局。 4、反复咏叹,感受亲情。 1)、当我们明白老汉原来是小伙子的父亲,小伙子原来是他的儿子的时候,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令人感动的一幕,相信你又会有新的感受。让我们把儿子这个充满血缘、充满亲情的字眼带入文章中,一起深情地朗读1423自然段,我们就能理解这位平凡而伟大的父亲了。引读。 2)、想象老汉会喊些什么呢?出示。是啊,眼见自己骨肉被洪水吞噬,试问世间那个父母会不痛心疾首? 3)、请你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如果再给老汉一次选择,老汉还会把儿子从队伍里揪出来吗?如果他有机会跟儿子解释,他会对儿子说些什么? 此时此刻,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父爱如山) 5、这样的老汉最终没有留下,和他儿子一起被无情的洪水吞没了。其实就在木桥前,在没腿深的水里,老汉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但是就在木桥前,在没腰深的水里,老汉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但是就在木桥前,在没胸部的水里,老汉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但是就在木桥前,老汉完全可以让儿子一走了之,但是就在木桥前,老汉完全可以和儿子一走了之,但是,这是一个怎样的老汉啊!这样的老汉能不受人拥戴吗? 然而,这样的老汉最终还是被无情的洪水吞没了,但凶猛的洪水吞不没的又是什么呢?出示屏幕。学生练习。 三、抒发情感,激情表达自己的哀思 老汉离我们远去了,面对着残破不堪的木桥,你最想说的又是什么呢?表达对老汉的哀思学生写后交流。 四、三读课题,总结全文。 再读课题,你对桥又有什么感受?理解桥的象征意义,并总结全文。投影出示读句子: 他像一座山,一座屹立不倒的山,他更像一座桥,一座联结生命的桥。 课堂实录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写作背景以及对其诗歌的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2、赏析诗歌对仗工整、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春天,人们喜欢到野外去踏春,去感受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勃勃。而在秋高气爽的秋天,人们登高望远,饮酒作赋。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诗圣”杜甫一首关于“登高”的诗,诗的题目就是《登高》。 二、品读诗歌 师: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学习一首古诗,首先就是要进行的朗读,不是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吗?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品读诗歌。 诵读时请同学们注意四点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把握节奏,三是注意轻重,最后要求读出感情。接下来请同学们按照提示的要求自由诵读。 生(自由朗读1分钟左右) 师:请同学们听一段视频朗读。(展示一段名家的视频朗读) 同学们听的都很认真,接下来请我们班的同学读一读。(选两位学生进行朗读,师或学生作简评,以鼓励为主) 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都很不错,但我认为同学们还可以在这基础上读得更出色。在刚才的诵读提示中,最后一点要求是要读出感情,那么,怎样才能读得更好,更有感情呢?我们知道,诗人的创作往往是为了表达思想和内心的情感需要,或者说,诗人的作品,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那么,我们了解和把握诗人在诗作中的情感,我们就可以把这首诗读得更好了。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探讨杜甫在这首诗中寄寓的情感。 同学们都朗读了这一首诗,也对这首诗有了初步感知,同学们能否用一个字或一个词说一说你读完后的整体感受。 生:悲伤、忧愁、孤独…… 师:诗人的悲在诗歌中体现在哪里?或者说诗人悲从何来? 同学们先思考几分钟(停1——2分钟) 我们发挥集体的力量,进行小组讨论,以前后四位同学为一组讨论诗人的悲在诗歌中体现在哪里? 生:分组讨论。(讨论激烈,气氛较好) 师:讨论结束。同学们坐回原位,请组内选一位代表回答。 生:诗人的悲首先体现在所见秋景的悲,主要体现在首联和颔联上: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师:首联和颔联共写了几种景物(意象),分别有什么特点。 生:八种。有风、天、猿、渚、沙、鸟、落木和长江。特点是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回鸟、落木萧萧和长江滚滚。 师:这些各具特点的意象即诗人所见的秋景之悲是如何体现的? 生:急风,是说风很大,而且又是秋天的风,这样的风更冷。急风凛冽,不仅吹在诗人身上,更是吹在诗人的心里。 生:天高阔远,在茫茫天地之间,诗人更觉自己的渺小,无限悲凉之情涌上诗人的心头。 生:猿的啼叫是哀伤的。哀猿声声,使诗人悲凉的心境更添一层。 师:高猿长啸,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 生:清渚和白沙。从色调上看,清和白是冷色调,更显环境的冷清和凄凉。诗人触景生情,自然内心也倍感凄凉。 师:回鸟,这是一只怎样的鸟?毛泽东笔下也有一只鸟,在《沁园春长沙》中这样写到: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请同学们想一想,毛泽东笔下的鸟与诗人笔下的有什么不同? 生:这是两只完全不同的鸟。毛笔下的鸟是一只展翅高飞、壮志凌云的鸟(鹰击长空);而诗人笔下的鸟是一只无家可归、低沉徘徊、孤独哀伤的鸟(回鸟徘徊)。 师:看到萧萧而下的落木和滚滚东逝的流水,诗人又会想到什么? 生:落木即落叶,到了秋天,树叶纷纷落下,意味着生命的终结。看到落叶诗人也感到自己到了生命的尽头,内心无限凄凉。 生:滚滚长江东逝水,东逝的流水会让人想到韶光易逝、人生苦短。孔子在长江边上感慨道:逝者如斯夫(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到: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师:除了秋景之悲外,诗人的悲还体现在哪里? 生:除了秋景之悲外,悲还体现在诗人的境遇之悲,集中体现在颈联和尾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师:诗人的境遇之悲具体体现在哪里? 生:万里悲秋常作客,诗人长年漂泊他乡,壮志难酬,处境艰难。 师:如何理解尾联中的“艰难”一词?(联系课文注解) 生: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国家动乱(安史之乱),诗人漂泊在外,生活艰难,壮志难酬。 师:诗人自身处境艰难,还处处为国为民忧心,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 生: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年老了又身缠重病。 生:诗人孤身一人去登台,倍感凄凉。 生: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内心愁苦想借酒消愁,可是又患重病,不得不戒酒,本想一醉解千愁,终没有遂愿,心中万千愁绪无法排解,真是愁上加愁。 师:请大家根据下面例子仿写,对诗人的悲进行总结概括,“诗人悲在重九登台,倍思乡亲”。 生:诗人悲在老年孤独,重病缠身。 生:诗人悲在孑然一身,独自登台。 …… 师:正如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所评: 系舟“万里”,故乡渺茫,此其一;“悲哉秋之为气”,节令凄凉,此其二; “常”年如此,不知其终,此其三;异乡“作客”,寄人篱下,此其四。 “百年”一生潦倒,此其五;体弱“多病”,缠身不愈,此其六; 孑然“孤”独,此其七;重九“登台”,倍思乡亲,此其八。 所以,整首诗以“悲”字为核心,是贯穿全诗的主线。诗人由内心伤悲到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有触景生悲到借酒消悲,由借酒消悲到倍增新悲。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起笔,悲情落笔。唉!怎一个“悲”字了得啊? 师:对诗人的情感把握和了解了之后,我们能否把这首诗朗读得更好呢? 同学们先来欣赏一段视频朗读。 刚才这一段朗读与先前的一段朗读,哪一段读得更好,请同学评一评。 生:这一段朗读比先前一段朗读读得更好,语调更低沉哀婉、情感更凄凉。 师:我们班的同学是最棒的,相信同学们一定也能读得很好。 (指名1——2名学生朗读或让开始时读过的学生重读,再让学生自己点评。) 师(小结):全诗借登高所见萧瑟、悲凉秋景,抒发作者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悲伤之情。用了借景抒情(秋景之悲)和直抒胸臆(境遇之悲)的抒情方式。 三、延伸拓展 有古语说“女伤春,士悲秋”。(展示几幅秋之悲凉的作品,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浔阳江头夜送客,风叶荻花秋瑟瑟”等,让学生感悟“悲哉秋之为气”。) 作业布置 1、收集杜甫诗歌中的名句,并把它积累起来。 2、背诵全诗。 课堂实录 篇3 师:你们都已经历过十多个春天了,能否用一句饱含情感的语言说说你对春天的深刻感受? 生(齐声):能! 生:春天是最有情感的,高兴的时候就风和日暖,生气的时候就雨打雷轰。 生:春天是最富诗意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生:春天是一位高超的化妆师,把花草树木、峰峦田野,都装点得生机盎然。 师:感受真够深刻。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对“春”又有什么独特的感受呢?请速读课文后说说。 (两分钟后) 生:春天是新生的娃娃。 生:春天是美丽的小姑娘。 生:春天是健壮的小伙子。 师:春天是娃娃,是小姑娘,是小伙子,你最喜欢的是—— 生:娃娃。 师:请说说理由。 生:因为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师: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哪个同学能具体说说“新”在哪里? 生:刚睡醒张开眼是新,山朗润、水涨起、太阳红都是新。 生:刚从土里钻出来的小草,树上的、草丛里的花儿是新的。 生:泥土的气息、青草的味儿,甚至空气、鸟鸣、牧曲都是新的。 生:春天的一切,整个春天都是新的。 师:都说得挺好。由是,朱自清把春天比喻成刚落地的娃娃,目的是让人—— 生:为娃娃的成长辛勤劳动。 生:从娃娃身上,看到未来,看到希望。 师:意蕴很深刻。那有没有喜欢春姑娘的? 生:有,我喜欢,喜欢春姑娘的美。 师:春姑娘确实很美,花枝招展的,能否通过阅读,发挥想象,在叙述她的美中渗透进自己的感受? 生:园子里、田野里满是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的小草,给人一种轻盈、舒适的美。 生:树上的桃红像火,杏粉像霞,梨白像雪,遍地的野花散在草丛中像眼睛、像星星,层次分明,参差错落,是一种匀称、和谐的美。 生:花丛中嗡嗡的蜜蜂和飞来飞去的蜂蝶,繁花嫩叶中的鸟儿和牛背上的牧童,都欢欢乐乐。舒舒畅畅,给人一种愉悦的美。 生:细雨、薄烟笼罩下的村庄朦朦胧胧,隐隐约约,诗情画意般的很美很美。 生:蓝天上放飞的风筝,悠悠扬扬的,激发人们无尽的深思和遐想,更是美。‘ 师:感受很深,想像力也很强,真佩服你们。读书啊,写作啊,都要这样,敢于思考,敢于想象,敢于发别人之未发。 师:春姑娘这么美,能不引发你们去—— 生:去追逐。 师:能否说得更准确些? 生:去追求。 师:对!人生,就是要大胆追求。不懈追求,只要敢于追求,人生的春天就一定是属于你们的。 师:朱自清把春天比喻成娃娃,比喻成小姑娘,还比喻成—— 生(齐):健壮的青年。 师:这个健壮的青年谁喜欢? 生(齐):都喜欢! 师:请抓住关键的字、词、句,着重突出你的感受和领悟,说说喜欢的原因。 生:一个“张”字,不仅仅指苏醒,“朗润”“涨”“红”等字词,也不仅仅指春天的山、水和太阳的变化,更是指在春风的吹拂下,春天的一切都充满了活力。 生:一个“钻”字,更是春天充满活力的高度体现。因为这个“钻”字,田园绿了,诱得人们在上面尽情地玩耍,诱得人们也充满了活力。 生:一个“让”,一个“闹”,一个“眨”,花儿竞相绽放,蜂蝶竞相追逐,热热闹闹的景象令人惊讶不已。花、草、生物郡人性化了,这就是春天,这就是充满活力的春天! 生:一个“抚摸”,便产生了尽情的“酝酿”、“卖弄”和“应和”,便使人生发了万般感觉,万般想像,万般喜悦。 师:说得太好了。这感觉、这想像、这喜悦,全出自于“抚摸”,“抚摸”传递着柔和、芳香和喜悦,这是多么的惬意和舒畅啊,令人情不自禁地对生活、对未来充满美好、强烈的畅想。 生(齐):正是这样。 师:请细读六、七段,再深刻体味、联想和想像。 (学生读得琅琅上口,津津有味) 生:即使是在薄烟般的细雨笼罩下,树叶仍绿得发亮,小草仍青得逼眼,勃勃的生命力真教你无法抵御。 生:即使是在上灯的傍晚,那点点黄晕的灯光,也闪射出无法抵御的光芒。 师:春天,就是具有这么一股永恒的魅力!因而,朦朦细雨之中—— 生:撑伞的、被蓑的、戴笠的,仍在行走、仍在劳作,这种执著,这种精神,让人感受到春天不可抵御的巨大力量。 生:于是,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涌出户外,拥抱春天,放飞希望。 生:于是,舒活筋骨,抖擞精神,“一年之计在于春”,所有的工夫为的都是所有的希望。 师:于是,人们簇拥着春天,挽着春天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去—— 生:去憧憬美好的生活。 生:去实现美好的希望。 生:去建设美好的未来。 生:去奋斗、去追求、去创造。 师:奋斗、追求、创造,是春天赋予人们的神圣使命,因此,生活才有收获,希望才更美好,未来才更辉煌。所以,我们要珍惜自然的春天,更要珍惜人生的春天,振奋精神,鼓足干劲,为人生、为理想而不懈奋斗。 师:这篇散文写得很美。请欣赏地读,读出韵味、读出情感、读出思考,然后,抓住一个角度,如选材、语言、修辞、立意等等,写出这篇文章在写法上好在哪里,二百字左右。 (六分钟后,相继有三位学生读他们各自的习作。) 附习作原文: 习作1:读这篇文章,仿佛进入一个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美丽境界。你看,作者先写了地上小草的生长状况和活力: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的,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再写树上花朵竞相绽放的形象:赶趟儿似的,像火、像霞、像雪。花间蝴蝶飞舞的“闹”状:嗡嗡地,飞来飞去地。后写天空中密密斜织的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的细雨,又写天上渐渐多了的风筝等等。这样,“地上一树上一天上”的顺序层次,使意境显得相当高远和开园,令人心旷神怡,生发出无尽的遐想。 习作2:这篇文章语言构思精妙,出神人化。文中一系列拟人化词语的贴切运用,无不表现出作者选词用字的深厚功力。如:“钻”字,生动地表现出春草的活力;“让”字,逼真地表现出春花竞放的情状,“闹”字,真实地再现了春天百花盛开,蜂蝶飞舞的景象;“抚摸”,形象地表达出春风的温暖和柔情等等。使人在惊异于作者遣词用字功力之深厚的同时,获得语言美的熏陶。 习作3:在这篇文章里,朱自清先生描述春天的景物,突出地抓住春天景象万千的特点,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去追求、去体味、去感受“万千”的景物。如:从视觉人手,在看到草绿草满的同时又产生“软绵绵”的感觉,看到花多花艳的同时又听到蜂蝶的闹声,闻到花艳的香甜;再从触觉人手,在感受春天的温暖和柔情的同时,又闻到泥土、花草的芳香,听到鸟儿卖弄的啼唱、牧童嘹亮的笛音等等。无不让人心灵受到熏染和震撼:春天是美丽的。要把握春天,建设春天! 课堂实录 篇4 师:同学们好!今天很有幸和大家一起学习莎士比亚的名剧《哈姆莱特》。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哈姆莱特》创作的时期——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这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一个门槛,是一道界限,是中古走向近代的标志。文艺复兴是指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的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其实它所反映的不光是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只要是一个身心健康的人,生活在那样一个令人窒息的备受压迫的时代,都渴望着变革。西欧近代三大思想解放运动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文艺复兴运动即是其一。同学们知道其他两个是什么吗? 生: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师:同学们很了不起。 师:文艺复兴的核心精神是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提出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文艺复兴不仅仅属于欧洲,它也应当属于全人类。 师:恩格斯曾经说过,“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莎士比亚无疑就是那个时代最杰出的代表。我请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莎士比亚。 生:西方有一种说法,在西方人的床头必备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就是莎士比亚的戏剧。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的戏剧家,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 师:非常好。在17世纪,与莎士比亚同时代也同时是执剧坛牛耳的本琼生称誉莎士比亚是“时代的灵魂”,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千秋万代”。英国古典主义者德莱登认为“莎士比亚有一颗通天之心,能够了解一切人物和激情”。还有吗?比如,谁能介绍一下莎士比亚的作品? 生:莎士比亚创作有39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最著名的作品有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 师: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什么是悲剧?什么是喜剧? 生: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就是把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 师:你能进一步阐释这句话吗?(生语塞,师进一步启发)悲剧为什么要“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生:(很迟疑)嗯……我觉得……比如说,有价值的东西就是友情、真诚等许多美好的品性,把这些东西毁灭给人看…… 师:那为什么要毁灭给人看?这样做的意义在哪里?让我们看到人间那么多美好的东西都毁灭了,产生绝望的感觉,不想活下去了,好悲惨呀!我们现在不是讲正能量吗?怎么会把那些好东西都毁灭了? (生答不出来) 师:请坐。可能是我的问题让你紧张了。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为什么要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生:让人珍惜。 师:你能答到“珍惜”这一点就很不错了。如果我们用一个戏剧的术语来说就是“净化”,悲剧可以净化人的灵魂。那么,“喜剧就是把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用两个字概括的话,是哪两个字? 生:讽刺。 师:对,用中国人的话说就是讽喻。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概述一下《哈姆莱特》的情节梗概。请一位女同学吧。 生:丹麦老王被他兄弟害死,他的鬼魂出现在城堡。哈姆莱特觉得父亲死得蹊跷,又痛恨母亲很快嫁给了他的叔父,因此,他想查清真相,就请来一个戏班子。戏班子演了一出与他的叔父杀死他父亲相仿的戏,让他确定了他的叔父正是杀死父亲的凶手,于是他决定复仇。他的叔父也不放心他,就派他去英国,想借英王之手除掉他,结果,哈姆莱特识破了诡计,反杀了两个使者。然后,他的叔父又设下了计谋,让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决斗,并在雷欧提斯的剑上抹了剧毒,还准备了毒酒。最后在决斗中,所有的人都死了。 师:你的语言能力真棒,干净利落,概括得也很到位。还有人能补充一下吗? 生:哈姆莱特爱上了大臣波洛涅斯的女儿奥菲莉娅,他为了麻痹敌人,故意装疯,让毫不知情的奥菲莉娅很伤心,后来,他又误杀了波洛涅斯,奥菲莉娅精神失常,落水而死,她的哥哥雷欧提斯才决定复仇,要和哈姆莱特决斗。 师:好,这样一补充就说全了,也引到咱们这堂课上了。这篇课文选的是第五幕第二场,是全剧的高潮部分,所有的矛盾必须在这一场暴露并解决。现在请同学们读课文,说一说,这一场戏里都有哪些冲突? 生:哈姆莱特和克劳狄斯的冲突,一个要复仇,另一个反过来要谋杀他。 生: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的冲突。 生:我还想到了一个,哈姆莱特和奥斯里克的冲突。因为奥斯里克接受国王的命令,要挑拨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比剑,想激起哈姆莱特的好胜之心。 师:他们两个显然有冲突,因为他们一见面,哈姆莱特就对奥斯里克冷嘲热讽,甚至表现得比较尖刻。那么,他和奥斯里克是什么冲突? 生:哈姆莱特的品格比较高尚,奥斯里克是个小人,喜欢恭维别人。哈姆莱特看不起奥斯里克。 师:他们之间是性格差别还是因为别的什么?是性格冲突还是思想冲突? 生:思想冲突。 师:因为一个是为王权服务的弄臣,如同仆妾,而另一个有着平等思想,他看不起这样的人。 师:哈姆莱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性格看上去比较复杂。西方有句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那么同学们,你们认为哈姆莱特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 生:我认为他是比较冷静的。 生:我从课文中找到了两处能体现他的性格特点的文字。一处是在第27页,“如果我不去剪除这一个戕害天性的蟊贼,让他继续为非作恶,岂不是该受天谴吗?”由此我看出哈姆莱特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当看到一些不公正的事情时,他觉得自己有义务去匡扶正义,主持公道,所以他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还有一处是在第30页,他向雷欧提斯道歉时说,“当着在座众人之前,我承认我隔屋放箭误伤了我的兄弟;我现在要向他请求大度包涵,宽恕我的不是出于故意的罪恶”。从中可以看出哈姆莱特是一个敢做敢当的人。哈姆莱特误杀了雷欧提斯的父亲后,他并没有逃避,而是承认自己的过错并且请求对方原谅。 师:这也是一种勇敢。(生:对。)非常好,请坐。大家就要以这样的姿态来回答问题。 生:我认为哈姆莱特是一个能坦然面对事情的人。我找到了第29页的下面,“不,我们不要害怕什么预兆;一只雀子的死生,都是命运预先注定的。注定在今天,就不会是明天;不是明天,就是今天;逃过了今天,明天还是逃不了,随时准备着就是了。一个人既然在离开世界的时候,只能一无所有,那么早早脱身而去,不是更好吗?随它去”。 师:你发现的这个地方非常重要,你概括为坦然,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宿命论。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师:我也有一点发现,我觉得他在和奥斯里克对话的那一节,表现得有点尖刻,对奥斯里克那样的人,其实没必要那么刻薄。其他同学还有吗? 生:我有一个发现,哈姆莱特说他自己是鲁莽的,但我认为他是果断的。 师:你这个看法不一般,有人说哈姆莱特的性格犹豫迟疑,尤其他的复仇,特别拖延,但是你却发现了他的果断。怎么讲? 生:哈姆莱特在处置吉尔登斯吞他们时非常果断。相比他的果断,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隐忍。他要复仇,也找到了证据,但他等到雷欧提斯亲口说出一切坏事都是国王干的之后,才拔剑杀了国王。 师:非常好,很有眼力,这种发现是很理性的。后世关于哈姆莱特的评价非常多,所以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之说。对他的对手——大反派角色国王克劳狄斯,我们不应该忽视这个人物。在戏剧的一开始,哈姆莱特第一次出场的时候,克劳狄斯一脸忧郁,满脸悲伤的神色,他和哈姆莱特的妈妈刚结婚,作为继父,他需要哈姆莱特快乐起来,但哈姆莱特不快乐。于是他就说了这样一段话:“哈姆莱特,你这样孝思不匮,原是你天性中纯笃过人之处;可是你要知道,你的父亲也曾失去过一个父亲,那失去的父亲自己也失去过父亲;那后死的儿子为了尽他的孝道,必须有一个时期服丧守制,然而固执不变的哀伤,却是一种逆天悖理的愚行,不是堂堂男子所应有的举动;它表现出一个不肯安于天命的意志,一个经不起艰难痛苦的心,一个缺少忍耐的头脑和一个简单愚昧的理性。既然我们知道那是无可避免的事,无论谁都要遭遇到同样的经验,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固执地把它介介于怀呢?嘿!那是对上天的罪戾,对死者的罪戾,也是违反人情的罪戾;在理智上它是完全荒谬的,因为从第一个死了的父亲起,直到今天死去的最后一个父亲为止,理智永远在呼喊,‘这是无可避免的。’我请你抛弃了这种无益的悲伤,把我当作你的父亲;因为我要让全世界知道,你是王位的直接的继承者,我要给你的尊荣和恩宠,不亚于一个最慈爱的父亲之于他的儿子。至于你要回到威登堡去继续求学的意思,那是完全违反我们的愿望的;请你听从我的劝告,不要离开这里,在朝廷上领袖群臣,做我们最亲近的国亲和王子,使我们因为每天能看见你而感到欢欣。”这是他作为继父说的一段非常感人的、温暖的话,但在这一节选的课文中,哈姆莱特却斥他是“戕害天性的蟊贼”,是“败坏伦常、嗜杀贪淫、万恶不赦的丹麦奸王”,克劳狄斯到底是好还是坏?你怎么看? 生:克劳狄斯对哈姆莱特的好是有条件的。他刚登上王位的时候,哈姆莱特并没有对他造成威胁,后来他发现这个王子并不完全服从他的意志,开始威胁他的王位,他就要除掉他了。 师:从我们刚才读的那一段充满温情的`文字里,我们能不能发现一点什么更深的意味呢? 生:他说你失去了父亲,你的父亲也曾失去过一个父亲,暗示他把这一切忘了。又要哈姆莱特把他当成自己的父亲就可以了,他是希望哈姆莱特忘了这件事情,因为克劳狄斯非常清楚老国王是怎么死的。 师:我们在他后半截的话里能不能看出一点他隐秘的想法? 生:他不想让哈姆莱特去求学,想让他一直待在他们身边,无论他做什么事情他都可以看着,这对他来说相对安全一点。 生:我来补充一点。我觉得国王是一个控制欲比较强的人,让哈姆莱特留在身边,就可以一直监控他,如果他做出对自己利益有损害的事,国王对他的处理会更加快速。 师:几位同学回答得特别好。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哈姆莱特和克劳狄斯构成冲突?克劳狄斯杀了他的父亲,他去报仇,这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复仇的故事而已,如何与人文理想、人文主义挂上钩了?为何成为那个时代的代表作品了?这个故事在复仇的元素背后,一定有超越复仇的东西,那是什么? 生:克劳狄斯有专制的思想,哈姆莱特去外面求学,有新思想。因此,他们两人之间的冲突代表新旧势力的冲突。 生:我有另一种看法。哈姆莱特是王子,他有新的思想,他如果自己推翻国王,有点不对劲,那就让一个大恶人去杀了他的继父。杀父之仇只是象喻,象征着新势力把旧的王朝推翻了。 师:这倒是一个很新的解释,让我耳目一新。也有人谈过隐喻之说,比如弗洛伊德,他引用古希腊戏剧《俄狄浦斯王》,提出“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情结”,来解释哈姆莱特的复仇,也有一定的道理。 师:读文学作品不能只看情节,而是要进行深入的思考,思考这些严肃的问题。考验你的智慧的时候到了,还有哪位同学要发言?好,最后一排的男生。 生:克劳狄斯是为自己的私欲,而哈姆莱特是为了国家和大众,这是很不同的。 师:你说得很好。我们首先要考虑克劳狄斯获取权力的动机,是为了一己私欲还为了完成政治理想。比如李世民就是用非法的手段获取权力,但他是一个有政治理想的人。“玄武门之变”并没有给他的声誉带来多坏的影响,后世依然称颂他是一代明君,因为他创造了“贞观之治”。克劳狄斯呢,整部戏剧中我们有没有看到他的政治理想?(生:没有。)我们看到的是彻夜狂欢和饮酒纵欲,从反面我们也看到了人民的反对。另外就是他获取权力的方式,是不是合法的?(生:不合法。)对,他是用残害亲人的手段获得的。他是嗜杀的,这是一切专制暴君的共性。 师:由于时间的缘故,我们讨论最后一个问题,早在20世纪初,鲁迅就提出了关于“群体性”与“个性”的两个概念:“沙聚之邦”与“人国”。“沙聚之邦”里的众人是未经个性解放与个性建设的“愚民”,是各安其“位”、尊卑有“序”的一群奴隶,有如一盘没有任何主体性的散沙,看似庞然大物,其实不堪一击。所谓“人国”,也就是“现代民主国家”。“人国”中的人是一个个健康独立的个体(个性),是自由平等的公民。结合这段话,我们用新的眼光、新的视角来看《哈姆莱特》这部戏剧。 生:我来谈一点自己的看法。“沙聚之邦”与“人国”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个人有没有意识到他本人在社会中存在的意义。每个人能意识到个体生命对于社会的发展前进是有机结合的过程,每个人要意识到“各安其位”的“位”和“尊卑有序”的“序”是自己该有的,而不是别人规定的。“位”和“序”应当遵从人性,而不是人性遵从它们。 师:你说的这些与《哈姆莱特》有什么关系? 生:《哈姆莱特》象征的是一种“解放”的思想,象征着我们要打破已有的陈规和旧的秩序,冲击它们的束缚。哈姆莱特本人没有遵从克劳狄斯的安排。(师:如果都是像奥斯里克这样的人,是不是就遵从了国王的安排,各其“位”和“序”了?)对,是这样,哈姆莱特把对人性的追求放在了第一位,这才是这部戏剧最重要的地方。 师:你的这一番言论是可以赢得掌声的!(大家鼓掌)就这个问题,最后我们再请一位同学分享一下自己的观点。 生:哈姆莱特与国王的冲突就是“人国”与“沙聚之邦”的冲突。国王巴不得所有的臣民都是“各安其位”“尊卑有序”的愚民,以维持他的残暴的统治;而哈姆莱特代表的是新的力量,他要剪除蟊贼,为民除害。他们之间一定会展开斗争,这个斗争就以冲突的形式表现出来。 师:非常好,你总结得很到位。《哈姆莱特》这部戏剧对当今中国的意义就在于,中国经过两千年残酷的封建专制统治,今天成为一个现代的民主国家,我们每一个人正在经历个性解放和个性建设。当今的中国不再是“沙聚之邦”,但我们的启蒙还要继续,关于现代的“人”的建设是不能停止的,这就是新文化运动的精神所在。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读莎士比亚,为什么还要读《哈姆莱特》,是要引发我们对民族未来的更深入的思考。 师:《哈姆莱特》中还有许多金句,大家课后自己整理一下,会对你有很多启发。最后送大家别林斯基的一句话:“啊,去吧,去看戏吧,如果可能的话,就在剧院里生,就在剧院里死!”戏剧是一个民族完成个性建设最好的武器,所以我主张每一所学校都应该广泛开展戏剧教育,积极开展戏剧活动,这样才有助于国民的“个性建设”。这堂课就到这里,谢谢同学们!下课。 课堂实录 篇5 明实老师的这节《哈姆莱特》阅读课,不事雕琢,朴实而大气,有如大西北的长天与旷野。俗话说,文如其人,其实文与人的关系远非如此简单;倒是课堂教学,让教师的生命信息弥散在教室的每个角落,要把自己的个性与涵养掩藏起来,那是绝无可能的。 文如其人,课尤如此。 明实老师的课线路粗犷,轮廓分明,而师生的互动多止于自然而然的对话,少有刻意为之的活动设计与情境引入,显然缺了一点“潮味儿”。古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如今的课堂似乎也有着类似的审美趣味,有太多的花样与太多的奇崛。有些课如盆景一般,一枝一叶都凝结着设计的匠心,一言一行都埋伏了遥远的深意。明实老师的课,完全不是这个格调。就像日常聊天,偶有波澜,不见巨浪。但我想说,这正是我喜欢的课。不过,我喜欢的,不是它的朴质,而是它的朴质正好切合了这个文本的特质。没有抽象的好课,朴质的也好,华美的也罢,都与好课无关。在经典阅读的课堂上,好课的标准,就看教师能否在学生与经典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引发学生与经典的对话。就此课而言,就看明实老师能否引导学生穿越时间的长河,穿越文化的鸿沟,去到那位几百岁的老人面前,用自己的耳朵,认真倾听那位老人的心声。 英国人常说“说不尽的莎士比亚”。对于中国人来说,莎士比亚的魅力恐怕更多来自“说不清”而非“说不尽”。这“说不清”,既源于文化的差异,也源于语言的障碍,当然更主要的还是因为莎士比亚的博大精深。哈姆莱特似乎就是这样一个“说不清”的人物。我们多认为他是一个哲学王子、复仇英雄,可也有人煞有介事地论证他是个精神病患者。明实老师着意于引导学生发掘这个看似老套的复仇故事的人文主义内涵,事实上,他在很大程度上也达到了这个目标。但我必须承认,这个同样困扰着我的难题,并未因这节课而释然,相反倒触发了我更多的思虑。这不是教学的失败,恰恰是教学的价值所在。譬如,在明实老师的解读中,哈姆莱特的人文主义主要表现在个性解放与自由意志上,并且由此关联到鲁迅先生“沙聚之邦”与“人国”的命题,关联到现代公民的培育,这个思路一方面让我欣然,一方面却让我惶惑:在先前的教学中,我更倾向以“正义”的观念来解释哈姆莱特的复仇以及复仇中的迟疑与延宕。“正义”这样的普世观念,当然有助于消除横亘在学生与莎剧之间的文化壁垒,但是不是有违剧作的原意呢?细读明实老师的课堂实录,那严谨的分析与严明的逻辑,让我不得不再一次直面爱汶河畔的那个老头儿。 这就是教学的价值。经典是远方,而教师只是通向远方的桥梁。我们给学生敞开一个世界,而那个世界的风景,还得靠学生自己去领略。在莎士比亚这样伟大的经典作家面前,学生要谦卑,我们更要谦卑。弱水三千,取一瓢饮,一眼洞穿的想法是不自量力的,一网打尽的念头是不切实际的。有些老师太急切,太贪婪,太想把哈姆莱特“说清”“说尽”。于是,便绞尽脑汁地想花样,挖空心思地搞设计。结果呢,本末倒置,对教学设计的关注超过了对经典的关注,教学的痕迹遮蔽了文本的意义,经典倒在不经意间成了饰品。 明实老师的朴质,意义正在于此。面对“说不清的莎士比亚”,我们的任务不是想方设法把它说“清”,而是搭建一个平台,切开一个口子,让学生“说”起来。重要的是“说”,不必奢求“说清”与“说尽”。看明实老师上课,学生在说,他也在说,大家都在说。一路说下来,做的是同一桩事情:看看莎士比亚到底在说什么,看看哈姆莱特的精神特质到底是什么。 当然,朴质并不意味着粗疏和贫乏。很多人喜欢花里胡哨的课,大概对朴质本就存有这样的偏见。看其平常却奇崛,明实老师的朴质是以厚实的积累、独立的思考与教学的智慧为基础的,因此疏而不漏,朴而不拙。 课上学生有段非常精彩的表达:每个人能意识到个体生命对于社会的发展前进是有机结合的过程,每个人要意识到“各安其位”的“位”和“尊卑有序”的“序”是自己该有的,而不是别人规定的。“位”和“序”应当遵从人性,而不是人性遵从它们。 这个表达堪称这节课的高潮,却存在着小小的遗憾,那就是与文本的疏离。明实老师迅疾把握了这个“点拨”的机会。他追问道:“你说的这些与《哈姆莱特》的关系是什么?” 这个追问很宝贵。我们的思考来自文本,但必须回到文本,无此,则“沙聚之邦”的命题就成了大而化之的贴标签,这节课的立足点与落脚点就会坍塌。我赞同明实老师的评点,这个学生的言论的确是“可以赢得掌声的”: 生:《哈姆莱特》象征的是一种“解放”的思想,象征着我们要打破已有的陈规和旧的秩序,冲击它们的束缚。哈姆莱特本人没有遵从克劳狄斯的安排。(师:如果都是像奥斯里克这样的人,是不是就遵从了国王的安排,各其“位”和“序”了?)对,是这样,哈姆莱特把对人性的追求放在了第一位,这才是这部戏剧最重要的地方。 尽管,“人性”这样的辞藻还是略显抽象,但我相信这个学生已经开启了与莎士比亚的对话之旅。 明实老师来自新疆,大西北的长天与旷野确实在他的身上留下了浓重的印记。他的语言,他的气质,都透着大西北特有的韵味。但这样的描述很容易带来概念化,似乎他的课堂风格就是这个样子了。事实上,明实老师书卷气十足,诗酒中常伴有温婉,琴棋中流淌着秀丽。在《哈姆莱特》这节课上,我们见识到了他的朴质与大气;或许他应该再来一节小桥流水人家的课,让我们看他如何引导学生浅吟低唱…… 课堂实录 篇6 【课前谈话】 师:到这里来上课有什么变化? 生:场面大、人多、地方大、老师变了 师:谁没有变? 生:同学 师:我第一次来嘉善很想去一个地方,知道是哪里吗? 生:猜不到, 师:自主揭晓答案:小树林。并问哪里有?接着老师请一名学生上来在黑板上画一个小树林,再画一个大树林。 然后又请一名学生上来在黑板上画一个田野,要求画得大一些,广阔点。 最后,老师说:张老师来造一座房子吧。(拿起粉笔画了四条线,简笔画的房子。)并在黑板上写下守字,对学生说:字里也有房子,宝盖头就是房子,那么下面的‘寸’表示什么呢?(学生不得解) 师继续问:守为什么是宝盖头加寸呢?守住一个房子需要什么呢?并且在房子里画了一只简笔画的手。 生:寸步不离,手寸,就是用双手保护家园的意思。 【张老师的课前谈话设计精心,看似不经意地提问我第一次来嘉善很想去一个地方,知道是哪里吗?来引出小树林,通过让学生画小树林、田野、房子,初步搭建起今天学习的板书,于无痕处见有痕。而对守的教学体现了小学语文字词教学中字理析词的理念,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课未开始便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很新颖、独特。】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理解题意 1、出示寓言,指名读。 师:喜欢听寓言吗?今天学一个与守字有关的寓言生:守株待兔。 师板书补充课题,再指名读,最后齐读。 【在教师板书的过程中,因黑板的晃动写得较慢。但老师非常机智地对学生说:黑板看到我们小朋友看得很认真,所以一直在点头呢。语言很幽默,使学生更加认真地看老师板书,显示了教师的课堂机智。这样的机智化解在后面的教学中多次出现。】 2、师:听过这个故事吗?你最早是怎么知道这个故事的? 生:从书上看的、听妈妈讲故事、老师读的 师:有没有做梦梦到的呢? 生:学生笑而摇头。 师:古代有个大思想家叫韩非,他经常看到周围的事或做梦梦到什么就写下来。(课题下板书韩非。) 3、师:我们应该怎么读故事呢? 生:要有感情、有力、大声、朗读 二、读故事,概括复述 1、自读故事,认读生字词语。 要求:4分钟时间大声读故事,把故事读通。(板书:通)读完一遍用一根手指头表示,读完两遍就用两根手指头表示,读完三遍就用三根手指头表示&&假如手指头不够用怎么办?那就用下面的吧。 【学生初读故事的时间,老师给足了4分钟,读得尽心尽力。】 2、再读故事,找找哪里生字最多最难读。 学生读完后,老师进行朗读遍数的统计:读完4遍的请举手。读完三遍的请举手。大部分学生都能读完3遍,最多的学生读了五遍。 3、出示句子,指名读。 句子: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师:这句话生字多,怎样读准呢? 指名读句子。 师:此用什么好办法记? 生:跟比差不多,还有些。 教师拿出一些白纸,说:这是一些纸。然后他丢掉一些,再丢掉一些,最后只剩下一张纸,说:这些纸此张纸。【理解从此】 师:课文中的从此,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生:古时候。 师:古时候的这个人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生:从捡到野兔之后。 【这一环节,我认为教师的引导非常无痕又巧妙,其实学生原本回答的古时候与理解从此可以说完全不契合,但教师很自然地再问古时候这个人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多么机智啊,简简单单就化解了一个小小的危机。】 师:这些生字,你有什么办法记呢?(建议学生可以编儿歌来记。) 生:锄就是铁来帮助你来挖土。(师:古人造字很有意思,真有办法啊。) 生:撞就是撞倒。(师:你组了个词,也行。) 生:撞就是儿童出生用手爬。 生:桩就是一个木加一个庄稼的庄。 生:树就是木+对。 学生逐个分析了字形后,再齐读句子。 4、了解句子与题目之间的密切联系,进行概括性复述。 (1)指名读上面的句子。 师:你有没有发现题目的意思? 生:兔就是野兔。 生:待就是等待。 生:株就是树桩。 (师在田边画了一个树桩。) 师:四个字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生1:守着木桩等着兔子来撞死。(师建议把木桩改成树桩。) 生2:种田人守着树桩等待兔子来撞死。 (2)师:再加上起因、结果呢? 生:种田人有一次捡到一只野兔,于是就天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结果他田里的庄稼全完了。 师:用简单的话把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了。大家各自试试。 (3)情景说话,对故事进行概括性复述。 师饰演正在炒菜的爸爸,请一女生饰演女儿,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说故事,感知人物形象 (一)生再读故事,要求:读出表情来。(板书:表情) 1、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生读,思考:他是怎样的表情? 生1:他是高兴的。(读) 生2:他是惊讶的。(读) 2、理解窜(字理析词)。 师:窜可以换成什么词? 生:冲、跑。 【其中跑字是教师在学生说出飞快后,引导学生得出跑的,这个地方,我也认为教师的引导很机智。】 师:窜是什么部首?关注穴字头,知道穴就是洞的意思。 出示窜的汉字演变过程。(略) (二)生再读故事,要求:读出想。(板书:想)种田人在想什么? 1、读课文第2自然段,思考:种田人在想什么? 出示句子: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 师:从哪个词读出他整天在想什么? 生:每天,就是一直的意思,不是偶尔的。 师:他就这样不想劳动,却想有收获。 生:这叫好吃懒做、不劳而获。 师:这时他是什么表情? 生:乐滋滋的。(读句子) 师:滋是什么旁?种田人拎着这只又大又肥的野兔流下的是什么? 生:口水。 师:两个滋连在一起,那口水就流下一大片了。 指名读。 【学生越读越好,乐、馋的感觉都有了。】 师:他还会怎么想呢?只有什么样的人才有这样的想法呢?(不劳而获) 2、出示获进行字理析词。 出示:获获(禾+蒦huò) 获(犭+蒦huò) 通过艹、犭了解演变过程。 师:他有没有去种田? 生:没有。他丢下了锄头。 师:是叫他下岗,还是他自己辞职啊? 生:是他自己辞职不干的。【众人笑】 四、想故事,明白寓意 (接上)生:他一不做二不休。 师:是啊,他一不做二不休,就专门坐在那里干什么呢? 生:等野兔。 师:这样的人你喜欢吗? 生:不喜欢、讨厌、嫌弃 师:对这个种田人,你是什么态度呢? 生:批评、他真懒惰 师:在生活中,很多东西要丢弃的。(板书并教学丢字,上面的撇就是丢弃的意思,下面是个去。)也有一些东西是要守住的。(板书并教学守字。) 下课。 【由于时间的关系,课结束得有些草率,与原本的预设也有较大的出入。】 【原本预设】 四、想故事,明白寓意 1、再读故事,想想:种田人毛病出在哪里?你怎么劝说。 2、创设情景:怎么劝说种田人? 3、我们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 思考:怎么用寓言故事来劝说。 五、写字 1、看帖:分析守、丢的字形与位置。 2、练习写字。 3、评价结果。 【听课感受:张老师的课上得很别致,尤其是字理析词的字词教学,让我们耳目一新,也听得津津有味,看得惊喜连连。这样的教学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是非常可行的,也很有意思,相信能牢牢地抓住孩子们的目光和心理,值得好好学习与研究。】 【附课文】 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一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不知怎么的,它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死了。 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他乐滋滋地走回家,心里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 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 |
随便看 |
|
符号大全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