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认识钟表》说课稿
范文
     (集合)《认识钟表》说课稿16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认识钟表》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认识钟表》说课稿 1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认识钟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
    2、教材分析:本节课学习教材91—92页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3、教学目标:
    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2)情感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思维拓展目标: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教学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5、教学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6、关键点:正确找出整时钟面上的共同特点:分针都指着12。
    二、说教法学法:
    1、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课堂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动像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3、教具学具:电脑课件、实物钟、电子表、学生用钟表学具
    三、总体设计:
    本节课我安排了五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2)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3)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4)思维拓展
    (5)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用课件出示闹钟声让大家猜谜,当同学们猜出闹钟,再说说它的作用。这样引出课题:认识钟表。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初步认识钟面。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上的钟面和自己的学具钟表看发现了什么?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主动探索性观察解决问题,把自己发现的与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不是在序的,不容易将知识转为内化,如:有的学生发现有长针也有短针等,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采用了电脑辅助教学,让时针和分针作自我介绍,用充满童真的语言来吸引孩子。接着再跟着电脑数,得出钟面的基本结构,也强调了时针走的慢,分针走的快的特点,这样的组织让学生的思维有序了,同时以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这比教师直接给予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2、学习整时的认、读、写。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的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将3个钟面出示在课件中,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指12,引导总结出当分针指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时针和分针的区分,做一个时针和分针交朋友的小游戏。最后让学生动手操作,拨一拨,在这里教师作示范按顺时针拨动钟面,再让全班同学参照老师的方法,一人说时刻,一人拨钟面。这为今后的教学作铺垫。
    3、在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时,我先介绍汉字“时”表示的方法,在教学电子表形式时,充分利用教材,看91页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桌子上放着什么?你在哪儿见过这样的钟?自然巧妙地把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打开学生的记忆大门,使学生从生活中找出答案,通过对8时的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时两种写法。再通过练习,让学生板演黑板另外两个钟面的写法。使学生学以致用,促使知识内化。(课件展示)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寓教于乐,溶练习于游戏中,让学生玩乐中巩固知识,在这里我主要设计了三大板块:
    1、小朋友一天的作息安排。
    2、找朋友。
    3、动手拨出时间。
    1、让学生看课本92页图,让学生边看边互相说“小朋友什么时间在做什么”然后让学生写出每个时间,再评一评他的安排合理吗?这样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源于生活,赋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也为后面的作业打下铺垫。
    2、在找朋友中,让学生全员参与,给每个小朋友都带上头饰(钟面和整时的两种写法),让时间相同的小朋友握手做个好朋友。这样设计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钟面和两种记时方法的联系,同时以调动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又将课堂气氛推向了一个高潮。
    3、让学生用手中的钟表学具拨出任意整时,小组互相说出所拨的时间。
    四、思维拓展
    1、练习十六第3题。
    2、指名拨出下列时间:6时 和 12时 3时 和 9时 并比较它们的异同。
    五、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我先让学生说说在这节课里学会了什么样?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巩固。并布置作业扩展训练,回家在爸爸妈妈帮助下为自己设计一份作息时间表。
    《认识钟表》说课稿 2
    一、整体说明教材
    (一)说教学内容:
    《认识钟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中的内容。本节课内容是学习“时间的计算”以及“24时计时法”等课程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学生能否牢固掌握本节课的内容非常关键。
    (二)学生情况简析
    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会了认读整时和半时。同时在生活中,学生已积累了大量的生活体验和实际的认知经验。因此,我准备采用多媒体课件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的方式,利用多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互教互助,让每个学生都真正的“动”起来。
    (三)说教法
    本节课采用的教法有观察发现法、讨论法、实际操作法、合作学习法等。
    (四)教学整体的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内容多而零乱,我准备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寓教于乐。一方面让会认读钟表的学生保持极高的学习兴致,能把自己的经验具体地表达出来,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语言;另一方面也让还不会看钟面的学生能在愉快、和谐、自主的环境中主动接受知识。本节课的练习部分是本着“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应用于生活”这一原则而设计的。
    二、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初步体会“时”、“分”的实际意义,掌握1时=60分;认识用“×:××”表示的时刻,会读写钟面上的时刻。
    (二)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精神。
    (三)情感目标:教育学生珍惜时间,能合理地利用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三、说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教学重点: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
    (二)教学难点:正确读出钟面上接近整点的时刻。
    (三)难点的突破:针对“能正确读出钟面上接近整点的时刻”这一难点,我准备采用生动可爱的动画形象来引发学生的兴趣。置学生于积极的观察、分析和小组辩论活动之中。这样,不仅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还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四、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1、整时时刻的认读
    2、用看图说话的方式,以引导学生说明“一位小学生的作息时间”来导入课题,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交流、辩识、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了解有关钟面的基础知识。
    首先,在教学中,我利用钟面模型的课件以及学生手中的实物,让学生仔细观察,解决教师提出的几个问题。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使得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逐步建立起“我能行”、“我真的很棒”的信念。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其次,让学生认识1分钟,并通过“数一数自己的脉搏在一分钟里能跳动多少次”活动来体验一分钟的长短、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然后,交代1小时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得出时、分之间的进率关系(1时=60分)。从而为以后的时间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2、合作学习如何看钟面
    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演示在9:00时刻的'基础上表针走到9:05的过程,让学生目睹“分针走过9时整后,又继续走了5小格,这就是9时零5分。再依次出现6时10分、7时30分让学生认读。
    在这部分内容中,“正确读出钟面上接近整点的时刻”是本课难点所在,针对这一难点,我利用两个可爱的小动物争论的场面,引导学生进入小组辩论活动。让学生在观察中比较、在交流中发现,在操作中提高,总结规律、突破难点。而且使学生警惕自己在以后的练习中“千万别做那只小笨猪!”
    解决这一难点后,大量的认读巩固也至关重要。在这一环节,我利用多媒体课件中可以调动的钟表及学生手中的实物,继续采取学生互动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生生互考、互练,将以往的“学数学”转变为“做数学”,让全体学生都有交流的空间。达到能熟练认读钟表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目的。
    (三)巩固、应用知识。将数学还原回生活,使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整个练习部分以闯关形式出现,极具挑战性的题目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第一关:“把显示相同时间的电子钟和闹钟用线连起来”的问题设计,意在巩固刚刚学过的内容。
    第二和第三关:“找出分针和时针”的问题设计,目的是使学生对新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第四关:“选择合适的时间再用线连起来”的问题设计,为的是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效果预测:本节课内容虽然多而零乱,但并不难理解,只要学生认真观察,思考;教师把握好讲课的速度,学生应有一定的能力扎实地掌握。同时,我们也不能期望以往不会认读钟表的学生仅仅在一节课中就把有关时间的知识全部熟练掌握。尤其是像认读3时55分这样的难点。而且,在学习了非整时时刻的认读后,还有可能引起个别学生学习上的负迁移。可能会把整时的时刻读成“×时60分”等等。这就有待于进一步学习、巩固和提高。)
    《认识钟表》说课稿 3
    一、教学目标设置的依据及相关解读
    这节课我主要依据:课程标准、单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依据一:《课程标准(实验稿)》相关内容标准
    《认识钟表》是在一年级的教材中,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常见的量部分,在常见的量具体目标的第(2)条有这样一句话:能认识钟表。
    下面我对“能认识钟表”这句话进行分解。认识钟表包括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几分(5分5分地数)几时几分(1分1分地数),这节课研究其中的“认识整时” 这部分内容,这节内容又包括认识钟面(分针和时针、钟面上的数字、表针转动的方向)、电子表、读写整时等知识点。
    这里的认知行为动词是“认识”,“认识”是主体收集客体知识的主动行为,是认识意识的表现形式。其替换动词有:说出、读出、写出、回忆、选出、举例、列举、复述、描述、识别、辨认、再认、选择、标明、指出等。但根据这里的“认识”后面跟的是“钟表”,我把“认识”分解为“说出、读出、写出”等。
    根据前面的分解,形成下面的剖析图:
    概念分解
    动词分解
    认识整时:
    读写整时
    认识钟面
    电子表
    读出 写出 拨出
    依据二:《教师用书》中的单元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和半时。
    2、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从中寻找出与《整时》有关的内容标准,摘录如下:
    依据三:教材中《认识整时》
    1、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
    2、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认识整时》这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90~91页的内容。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以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整时。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通过以上分析,我认为“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整时”应是本节内容学习的重难点。
    依据四: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既熟悉又陌生。有些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但他们认时间、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也有些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时间观念差,对钟表的知识感到陌生。
    二、教学目标的陈述
    依据对“课程标准、单元目标、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及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的分析,结合叙写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原则,我制定并叙写出《认识整时》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在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活动中会读出整时、写出整时。
    2、在观察、比较、交流中总结出整时的读法,快速说出整时。
    3、在拨一拨、说一说、写一写等活动中会正确读写整时。
    评价设计
    教学目标确定后,用什么方式检测目标的达成情况,这就要根据目标来设计适合的评价方案,下面是我针对这节课设计的评价方案
    1、通过提问、小组交流反馈、板演等方式,检测目标1、2,达标率95%。
    2、通过观察、提问、评价样题等,来检测目标3,达标率100%。
    附:评价样题设计
    教材第92页,小明做操、吃午饭、看电视和睡觉的时刻分别是几时?
    写在横线上。
    三、教学流程预设
    下面我详细说一说,我是如何来完成以上教学目标的。
    1、通过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等活动学会读出整时、写出整时来完成教学目标1。
    (1)首先,听一听,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通过孩子们听钟表的声音,(播放课件),说钟表在生活中的作用,自然揭示课题:认识钟表
    接着去看各式各样的钟表,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刺激学习的欲望。
    (2)接着:交流反馈认识钟面
    出示钟面,并提出问题:有关钟表,(点击)你已经知道了什么?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学生4人一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反馈认识钟面:钟面上有数字。钟面上有两根针,又粗又短的是时针,较长较细的是分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时针、分针的名称。
    (3)观察交流 认识整时
    ①认识了钟面,很自然的过渡到观察交流 认识整时这个环节。
    通过出示小明上午上课(8时)的时间,学生结合自己的已有知识基础认、说,在交流之中认识整时。
    说明:大家说的“8点”就是8时(点击课件:8时)时间的“时”,以后我们都说成8时。8时还可以这样写:8:00,及时请学生说在哪里见过这种写法?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
    ②(接着出示明下午上课(3时)的钟面)让学生认。先找2、3个人说说,再同桌互相说一说怎么认的。
    在认、说的基础上,学生把这个时刻写下来(一人板演,其余的写在练习本上),写完后,反馈矫正。
    ③(出示5时的钟面)放手让学生用两种表示方法独立写在练习本上。(同桌同学互相对照,再对照屏幕集体订正)
    到此达成目标
    1,学会读出整时、写出整时。
    2、通过观察、比较、交流,总结认识整时的方法,完成教学目标2。
    (1)出示:刚才的三个钟面,让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借助课件演示,分针都指着12。第一个钟面时针指着3、第二个钟面时针指着5、第三个钟面时针指着8学生在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讨论中,总结方法认识整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
    (2)接着:及时练习,巩固方法。(课件出示钟面:2时、4时、6时、12时)
    对于特殊时刻,6时、12时,请孩子说说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成什么样子?12时呢?
    6时,时针和分针成了一条线。12时,时针和分针合在一起了。
    以加深印象。通过刚才的借助课件观察总结,及时练习巩固方法,到此达成教学目标2
    一年级的学生,学习了这么长时间,注意力开始分散,这时,及时让学生动手、动口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3、通过拨一拨、说一说、写一写等活动学会正确读写整时。
    (1)动手拨一拨
    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正确读写整时。
    师说生拨、生说生拨。
    (2)、在此基础上 巩固练习 当堂检测
    ②评价样题:,小明刷牙、上课、做操、吃午饭、看电视和睡觉的时刻,用两种方法
    学生完成后,对照屏幕,集体订正。
    并及时追问:那你是几时起床,又是几时睡觉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我们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养成按时起床,按时睡觉的好习惯。
    (3)做游戏(找朋友)
    为了切实巩固学生认读整时的方法,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我设计了找朋友游戏。
    师在黑板上贴钟面,每组代表发一个时间,你们组的好朋友是谁,就贴在谁的下面。
    4、最后 回忆梳理 全课总结
    一节课马上就过去了,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宝贵,我们不但要珍惜时间,还要合理利用时间,做个遵守时间的好学生。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通过拨、说、写等活动,到此达成教学目标3
    因为时间看不到、摸不着,不具有直观、形象性,儿童感知时间比较困难,我注意与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时间,钟面与电子表表示时间的方式对照出现认识整时。设计了多样的练习形式,快速说一说,拨一拨,写一写,找朋友等学生学得扎实、学得生动活泼
    《认识钟表》说课稿 4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认识钟表》,我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程序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认识钟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第7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认识钟表的初始课。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与对比中会认、读、写整时。
    (2)在经历制表、认表、记录时间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简洁美,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与表达的能力。
    (3)使学生在探索钟表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感受时间的宝贵,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按时作息。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认识整时、记录整时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对特殊时刻的认识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出发,为了更好的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化解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1)直观演示,操作发现:我利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操作讨论,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探索新和理解新知。
    (2)巧设疑问,体现两“主”:我通过设疑,指明学习方向,营造探究新知的氛围,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讨论、研究等活动中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达到掌握新知和发展能力的目的。
    (3)运用迁移,深化提高: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课堂的学习活动成为对他们原有经验的总结和提升。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4)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归纳、概括,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交流、主动提问。
    三、说教学过程
    为体现本课的设计理念,我构建了自主探索性的课堂教学模式,即“设疑激情、引导探索、应用提高、交流评价”。
    1、质疑激趣
    同学们,你们都几点起床?你是怎么知道时间的?
    这里有12个数学宝宝,你能把它们送到钟表的家吗?
    生活化、活动化的问题情境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问题意识,使
    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这个质疑的环节,一方面快速指明学习方向,营造和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氛围;另一方面快速对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做一大概了解,便于调整后面的教与学。
    2、引导探索
    (1)初步认识整时:首先让学生试着说出小明做事的时间,然后板书课题:整时,然后引导学生对比观察这些整时的特点,学生讨论交流后归纳出: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并让学生拨一拨,说一说。
    (2)认识特殊时刻:首先让学生观察6时和12时,引导学生质疑讨论: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有什么特点?最后归纳出:12时,时针和分针都指向12,看起来像一根针。而6时,时针和分针在一条直线上。并让学生自己拨一拨,说一说这个时刻自己在做什么?
    (3)记录时间:首先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办法记录时刻,在学生展示交流多种记录方法后,老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汉字记录法和数字记录法。并让学生用这两种方法记录时刻。
    认识整时和记录整时,让学生充分经历了操作、观察、比较、归纳等数学活动与数学思考,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也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3、应用提高
    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我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设计三个层次的练习:
    (1)基本练习:
    第一道:记录小明的一天中做事的6个时刻,并思考:两个9时,
    小明为什么做的事不一样?
    第二道:快乐的周末(连线)。
    在此,用学生最熟悉的生活情境,既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再次练习认和写整时。
    (2)变式练习:
    下面的时间对吗?如果不对,请改正。
    用判断的形式,让学生来巩固练习整时。这种变化的练习形式,一方面可以对学生的思维有所挑战,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练习认和写整时。
    (3)拓展练习:
    过1小时是几时?
    这是有难度的一道练习题,学生一要认识整时,二要知道过1
    小时是指哪个时刻?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和多样性。
    4、交流评价: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什么内容?
    你学会了什么?你感觉自己表现如何?
    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性学习,获得了新知识、新经验,无论是认知,
    还是情感,都全方位地得到发展,再通过交流评价引导学生愉快地交流活动中的感受和经验,交换意见与看法,让学生在交流中认识自我。
    四、说板书认识整时
    7时9时10时
    7:00 9:00 10:00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就是()时。
    这是本节课的板书设计,设计的目的是重点突出。
    整节课,我以科学的发展观,遵循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学生在获得对知识的理解的同时,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真正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认识钟表》说课稿 5
    一、教材的分析与处理
    我执教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认识钟表》第二课时。
    本单元教学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内容结构如下:认识钟面——认识整时——认识半时。共计两课时。本节课在认识钟面及整时基础上认识半时,发现半时指针的化向特点,是今后学习时、分、秒的基础。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的难点。
    一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有爱说、爱动、爱表现的特点,针对这一现状,结合他们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设计如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借助已有生活经验,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认识半时;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讨论、比较等学习活动,初步培养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
    情感目标:结合日常生活作息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半时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实现以上目标,突破难点的关键在于把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起来,运用观察与操作相结合的活动方式,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中体验感悟半时指针位置的特点。
    目前,电子多媒体走进课堂,吸引了学生与教师的目光,成为课堂的一个亮点。在本课教学中,我并没有使用课件,而是充分考虑到本节课的知识特点,比较有效地使用了实物投影,学生亲手拔一拔、画一画、亲身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练习设计遵循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了读时间、写时间、画指针等内容,使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多侧面积累感性认识,再上升为理性认识,感受数学的力量。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
    本着“教为学服务”的原则,采用“情境体验---建立模型----解释应用”的学习模式。教学过程包括“回顾旧知——发现新知——理解应用——总结概括”四个环节,让学生经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具体实物到抽象符号的过程,在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成功。
    (一)回顾旧知激趣导入
    教学伊始,寻找神秘嘉宾——一位时间老人就在孩子们中间,找找看?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时间的世界中,使学生感受到时间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激起了学生的表现欲望。“你已经知道哪些关于钟表的知识?”这一问题密切关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并且以故事情境为切入点,回顾整时知识,为学习新知做好了铺垫。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探究数学奥秘的兴趣油然而生。
    (二)迁移发现获得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上,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半时比整时学习起来更难一些,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周日,小猫晚出门半小时”为线索,讲解“8时已过,分针再走半圈就是8时半”,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学生联想、推测得出9时半、10时半、12时半,由已有知识生成新知识,既发现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又体验到半时是由整时发展而来的。
    (三)联系生活理解应用
    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安排了多种形式的练习,呈现了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如,迟到的小丁丁,小华的一天,都是生活中的常见事。认读时间是新知识的基本练习,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做一做,用两种方法写时间,通过互评纠正错误,合作完成“修理钟表”是新知识的深化。这种动态的、积极的,充满活力的数学活动正是数学生活化的体现。
    (四)总结概括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谈谈自己这节课的收获以及自己的感受,目的是归纳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关注学生在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也在意学生学习数学时的情感体验。
    三、概括的说,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我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一是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景,使数学更贴近学生,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学会丛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真正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二是强调数学学习的实践性、探索性,教学中设置了许多新颖有趣的实践活动内容,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增强数学内容的趣味性、开放性,强调学生数学学习过程。
    三是在整个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对于学生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的老师决不包办代替,做到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师生共同活动相结合,尽可能采用多样灵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四、板书、板绘的设计
    板书采用了图示式的设计,普通时钟与电子时钟对比展示,直观形象,突出展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几时半的“半”字与电子时钟的“30”分以红色显示,更加突出了本课重点,体现了板书的记忆理解功能。(板书的具体内容)
    《认识钟表》说课稿 6
    一、说教材: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结构,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2、情感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思维拓展目标: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准备:课件、时钟实物
    二、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一下方法:
    1、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法:充分利用学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2、情境教学法: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数学学习贴近生活。
    3、实践探索学习法:教学中设置新颖有趣的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开放性,强调数学学习的过程。
    4、合作学习法:整个教学过程中,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的,老师决不包办代替,学生和学生彼此分享自己的思考、见解,做到了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三、总体设计:
    本节课我安排四个教学环节:
    (1)猜谜导入,诱发兴趣。
    (2)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3)巩固运用,解决问题。
    (4)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第一层:猜谜导入,诱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用课件出示儿歌让大家猜谜,“一滴答滴答,滴答滴答,铛铛铛,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当同学们猜出这是闹钟的时候,再说说它的作用。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
    第二层: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分了两大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是初步认识钟面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上的钟面和自己的学具钟表,“请你仔细观察,钟面上有什么?”(操作PPT与板书教具钟表)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主动探索,并且把自己发现的与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学习。
    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不是有序的,不容易将知识内化,有的学生只能说出“钟面上有2根针,还有数”等,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继续提问“这
    两根针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分针和时针的特征。之后,我再结合课件和板书同步演示,介绍时针和分针。我会用充满童真的语言和动作来吸引孩子。用自我介绍的方式,一边做动作一边说“我长长的,细细的,我的名字叫分针;记住分针是又细又长的。我又矮又胖,我的名字叫时针,记住,时针是又粗又短的”。当学生发现钟面上有很多数字时,我再引导学生数出钟面上一共有12个数,得出钟面的基本结构。并且强调时针走的慢,分针走的快的特点,这样的组织让学生的思维有序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比教师直接给予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接着,我适时的安排分辨分针和时针的练习,如:认课件中这三个钟面的时针和分针,还可以让每个学生用自己的学具钟表,按老师的要求指出时针和分针。
    第二步是学习整时的认、读、写。
    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的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充分利用教材,出示教材92页主题图,通过小红起床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墙壁上和床头柜上的钟表试认整时。明确“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7的时候就是7时”在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时,我先介绍汉字“时”的表示方法,《板书:先写一个7,再写一个时间的`时,读作7时》指导学生书空练习;在教学电子表示法时,《板书:先写一个7,再写两个圆点,记住,第一个圆点点在7的中间位置,第二个圆点,点在下面一些,然后再写两个0,读作7时》并且小结,两点后面两个0表示整时,两点前面是7就是7时。学生同步书空练习。然后,我用课件和教具同步出示3个不同时刻的钟面,通过对7时的认、读、及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时的两种写法。《板书:7时7:00》再通过练习,《板书:3时5时》让学生板演另外两个钟面的写法,全班学生同步在课堂作业本上练习书写,使学生学以致用,促使知识内化。
    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指向12,引导总结出“分针指向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揭示课题——“认识整时”。
    第三层:巩固运用,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寓教于乐,溶练习于游戏中,让学生玩乐中巩固知识。
    首先,我用课件出示小红的一天,让学生边看图片边互相说“小红什么时间在做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再由我拨教具钟,通过小红一天的活动,认识整时。紧扣生活实际,这样既巩固了新知,又有效的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也为后面的作业打下铺垫。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时针和分针的区分,我让学生动手操作,拨一拨小钟表,在这里,我先作示范按顺时针拨动指针,再让全班同学参照老师的方法,同桌合作,一人说时刻,一人拨钟,并说一说这个时候在做什么。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接下来完成书上的课堂练习:
    1.把教科书92页制成课件,通过观察“小明上午几时在做什么,下午几时在做什么”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2.把教科书92页第三题练习制成课件,让学生仔细观察这3个钟面,先说一说现在是几时,再想,过一小时是几时呢?引导学生根据题目要求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能力。
    第四层: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我先让学生说说在这40分钟里学会了什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巩固。并布置作业扩展训练,如:回家在爸爸妈妈帮助下为自己设计一份作息时间表。
    教学反思:
    本课是“认识钟表”的第一课时,要求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操作,让学生认识钟面,直观认识整时,初步体验时间的含义。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感觉学生能积极地参与,课堂气氛较好,教学的各个环节注意做到情感化、生活化、趣味化和开放化,积极关注学生的认知背景和生活经验,既注重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又有效地进行了珍惜时间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以上是我对“认识整时”这部分内容的分析和教学设想。谢谢大家!
    《认识钟表》说课稿 7
    一、说教材:
    《认识钟表》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一般来说,一名
    6、7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认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学会两种表示整时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3、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引导学生通过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二、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多种游戏,让学生在游戏和活动中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实践探索学习法,让孩子们通过看钟、拨钟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拨一拨、说一说、做一做、找一找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安排了三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2)自主参与,探索新知。(3)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第一层: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出示小明每天遇到了一个难题:小明妈妈天天早上叫小明很辛苦,请小朋友想办法?这样引出课题。目的在于引发学生乐于助人,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其次,课件出示一些漂亮的钟,教师提问:你们喜欢它们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揭示课题:是啊,钟表不仅外型漂亮,还可以告诉我们时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钟表的知识。
    第二层: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认识钟表
    设计这一环节时,我注重给学生提供观察与思考,发现与表达的空间,注重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先让学生观察钟面,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然后小组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教师板书:时针 分针 12个数
    在汇报观察结果时,课件出示:又粗又短是时针,又细又长是分针。有的学生说到了秒针,我肯定学生观察得很仔细,我们看时间的时候通常只看时针和分针就可以了,有关秒针的知识我们以后再学习。
    2、教学整时
    这一环节在教学形式上应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因此在课堂中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思维拓展空间。
    出示2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表示的是是什么时刻?你是怎么知道的?
    再出示4时、8时让学生说说是什么时刻,然后再提问:2时、4时、8时的钟面上,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分针都指着什么数?你能用一句话说说看整时的方法吗? 小组讨论看整时的方法,通过讨论发现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几时。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接着让学生在自己的学具钟上拨出3时,6时,师说时间生拨,同桌互考等通过拨规定的时刻进一步巩固看整时的方法。
    3、学习时刻的另一种表示法——电子表示法 教师出示有许多钟表的课件,让学生发现了一个不同的钟表——电子表。
    接着出示钟表和电子表表示的时刻,让学生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然后教师再提问:电子表是怎样表示时间的?像电子表这样表示时刻的方法你还在哪里见过?你能试用这种方法表示3时吗?
    学生试着用电子表示法写时间。教师小结出用电子表表示时间的方法,为了巩固知识,我紧接着出示8时、10时让学生用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第三层:课间休息
    这一环节是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身心的需要设置的,让学生拿尺子举起当分针,另一只手当时针做3时、6时、9时、12时游戏,同时也让他们轻松轻松,为下一环节的学习起到调节作用。
    第四层: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寓教于乐,溶练习于游戏中,让学生玩乐中巩固知识。
    《认识钟表》说课稿 8
    一.说教材
    1、教材来源:此活动选材来源于生活。我们都知道,钟表是幼儿比较熟悉的东西之一。本节课要求幼儿对整时的认识,是幼儿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选择此教材有一定的必要性,就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此活动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
    一般来说,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
    2、目标定位: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及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份,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为:
    (1)认知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使幼儿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
    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2)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幼儿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思维拓展目标:
    使幼儿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使幼儿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二、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互动。因此,本次活动教师除了以可爱、推拙的形象、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以自己的形态感染幼儿外,还挖掘此综合活动价值,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的教法有:
    操作法:它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所谓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
    游戏法: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具有教育性、娱乐性、创造性。
    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讲解谈话,把实物或教具陈示给孩子看,帮助他们获得一定的理解。本次活动中的演示法是通过多媒体动画和实物
    此外,我们还适时采用了交流讨论法、赏识激励法对活动加以整合,达到了科学性、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三、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
    提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幼儿采用的学法有:
    1、多通道参与法:新《纲要》科学领域中的目标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
    2、尝试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
    3、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为了让幼儿对钟表有更深的印象,采用了游戏体验法,引导幼儿体验。
    与此同时,我们还通过幼儿间的互补学习,师幼合作共长的方法,表达着各自的丰富、多样性的认识,体现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理念。
    《认识钟表》说课稿 9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要求学生掌握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初步认识钟面,知道分针,时针及钟面上的数字。
    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会看整时,知道整时的读法,写法。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钟面及整时的认读方法
    教学难点:能准确、熟练的认出整时时刻,初步建立时
    二:学情分析
    (一)心理特征
    从心理特征来说,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刚入学不久,好动、好奇、好玩,通过自身体验获得知识能使头脑更加活跃,保持愉悦的学习情趣。并且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要在课堂上适当安排一些与教学相关的小游戏。
    (二)认知状况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对钟表有一定了解,但那是来自生活的感性的零碎的,对某些问题还一知半解。因此教学时我尊重学生生活中获取的关于钟表的经验,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在观察中比较,在交流中验证,从而寻找规律,突破难点。
    三:教学模式
    教法: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讨论合作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法: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画一画,想一想,拨一拨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四: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谜语导入:
    猜谜导入课题认识各种不同类型的钟表。钟表的作用,初步纠正几点,在数学上叫做几时。其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
    (二):新知导学,合作探究
    1.认识钟面的组成。(活动一:画一画)
    2.认读整时。(小明的一天,动脑筋,观察总结)
    3.时间表示法,写出时刻。
    认识钟面,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观察钟面和空的表盘来自己动手画一画,主动探索性观察解决问题;整时是把自己发现的与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这比教师直接给予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活动二:拨一拨;活动三:找朋友。拨一拨是为了让学生动手操作,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时针和分针的区分;找朋友调动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又将课堂气氛推向了一个高潮。
    (四):全课总结,拓展提高
    1.钟面认识:12个数,分针,时针
    2.认识整时
    3.时刻的读写方法
    把一节课所教的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固化和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体印象。
    (五):达标检测当堂反馈
    课件出示预设好的问题,握情况进行了解。对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点,当堂纠错并讲解。
    五:板书设计
    认识钟表
    一:认识钟面
    认识钟表12个数
    写作:7:00时针(短粗)
    分针(细长)
    二:认识整时分针指12,时针指几就几时。
    六:课堂评价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看能否准确的掌握钟面,整时的读写法。设计课堂环节和检测试题来巩固知识
    过程与方法的评价:课堂上注意观察学生的活动,看他们能否通过观察总结,倾听和理解别人的思路,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看学生能否主动积极参与,能否与他人合作交流,能否建立时间观念,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七:课程资源的开发
    文体资源:教科书、教参、其它教辅资料。
    信息技术资源:多媒体、互联网资源
    环境与工具:授课时教师用的钟表以及课前让学生们自己制作的钟表。
    生成性资源:学生的疑问,老师的解答,师生互动推动了课程资源
    八:教学得失
    得: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课中让学生亲自画一画,拨一拨,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
    失:由于教师对学生自主探索的规范不够,虽然学生交流讨论,但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学生没有独立思考和观察,就急于和小组内同学去说,有的甚至在玩。结果既没观察清楚,交流的效果也不好。
    《认识钟表》说课稿 10
    一、说教材
    (一)说课内容:一年级上册第84~85页《认识钟表》。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认识钟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十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在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基础上,联系日常生活的需要认识钟表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既熟悉又陌生。有些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但他们认时间、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也有些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时间观念差,对钟表的知识感到陌生。这就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升、概括科学地认识钟表的方法,同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目标:
    1、认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及理解“大约几时”的含义,学会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2、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合作和竞争意识。
    3、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有规律作息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珍惜时间的思想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会看钟表面上的.整时数。
    教学难点:认识钟表面上接近整点的时间,理解“大约几时”的含义。
    二、说教法和学法
    (设计理念)设计本课时力求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整堂课都以学生自主探究和活动为主,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亲自体验,认识钟表。拟在本课教学中体现以下几点:
    (一)知识呈现生活化:“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理念之一。新知从生活中自然导出,使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数学课堂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
    (二)学生学习自主化: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认识钟表面、认识整时刻、判断大约几时等,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充分的动口、动手、动脑的探索过程中自主获得。
    (三)学习过程活动化:新课程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方式,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激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与欲望,使学生总能处于一种新奇、兴奋、快乐的活动氛围中,亲自实践,大胆探索。
    (四)学习方法合作化:几项活动,均以小组集体参与为基础,进而扩展到全班合作交流,学生可以自由尝试、发表意见、参与讨论,从而初步形成合作与竞争的意识和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愿望。
    刚上课,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我设计猜谜导入,播放一段钟表的声音,让学生猜这是什么声音?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而且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兴趣。
    (二)联系生活,感知钟表面。
    在这里我设计了四个步骤,分别是
    1、你在哪里见过钟表,是什么样的?
    2、玩钟表。(玩一玩、说一说、猜一猜)
    3、变“魔术”。(抽象出钟表的面)
    4、小钟表“自我介绍”。
    教学时,我先不急于让学生观察钟面上有什么,而是让学生以小组形式玩钟表,并在玩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钟面上有什么,他们各自有什么作用呢?让学生去说一说,猜一猜,接着我借用变“魔术”的方式,“小朋友闭上眼睛”,“变!变!变!”出示一个钟面,让学生观察钟面讨论,采用小钟表“自我介绍”的方法汇报,教师进行点拨小结。
    (设计理念)“把学生的个人认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这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也是设计这一环节的指导思想。从回忆生活中的钟表过渡到观察感知数学中的钟表面,这个环节从直观形象到抽象,也蕴含了“数学从生活中来”的大数学观。通过玩钟、变魔术、猜一猜、小钟表“自我介绍”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学生在愉悦宽松的氛围中学习。
    (三)依托经验,认识整时刻。
    这里我设计了两个步骤:
    1、认钟表面上的整时刻
    2、认识电子钟上的整时刻
    认识整时刻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部分学生之前已经有认整时刻的经验,在这里我让学生依托经验,通过小组讨论,把他们所知道的方法与其他小朋友交流,在交流分享中加深认识。然后让学生以“一人说时间,一人拨钟”的方式同桌进行练习,最后教师进行点拨,梳理出认识整时刻的方法: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设计理念)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针对教学内容,采用小组学习的组织形式,发挥动态的集体力量,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课堂环境中享受到了合作的欢乐和成功的愉悦。
    (四)自主探索,判断大约几时。
    (设计理念)判断大约几时是教学难点,如果教师仅靠概括性的话语表述,学生很难理解,所以我设计用孩子们熟悉、喜欢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和蓝猫的卡通形象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1、画面一:电影院门口《白雪公主》海报。
    2、画面二:蓝猫在家,客厅墙上时间指向6:57分。
    3、画面三:到电影院门口,蓝猫抬头看时间,指向7:03分。
    (设计理念)创设故事情景,让学生听故事的过程中结合生活经验,自主探究、自己悟得。通过对比两只钟表的异同点,在充分交流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知道“快到7时”和“刚过7时”的意思,领会大约7时的含义,较好地突破教学难点。
    (五)寓练于乐,寓练于生活。
    针对新教授课内容,进行有目的,多角度,有层次,有趣味的、形式多样的练习,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让学生乐于练习,达到了巩固知识、开发智能、激励再学习的目的。
    1、说一说 比谁棒
    (1)看课件说说小朋友一天的活动。
    (2)同桌说说自己在什么时刻做什么?
    (通过说说什么时刻做什么,让学生评评他的安排合理吗?丰富了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
    2、画一画 比手巧
    小朋友们能帮老师修一修三只掉了针的表吗?比一比,看看哪一组小朋友脑最灵,手最巧。
    (给学生创设一个情景,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组织学生进行修钟表,既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又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3、看一看 比眼快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小鸡和小猪的一天》的故事:
    ①图一:小鸡在打鸣,小鸡喊小猪:“嗨,快起床吧。”小猪说:“再睡一会。”
    ②图二:小鸡问:“我们一起去上学吧!”小猪说:“再玩一会吧!”
    ③图三:小鸡说:“我们一起去教室做作业吧。”小猪嘟着嘴说:“再玩一会吧。”
    ④图四:小鸡进入了甜蜜的梦乡,而小猪却还在忙着赶作业呢!
    听完故事后,让学生说说小鸡和小猪谁做得好呢?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学生既巩固了看整时的方法,又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作息要有规律,要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除此之外,我还让学生观察这两幅图,发现什么问题了吗?学生会提出:“为什么都是8时,一幅图是在上学,另一幅图却在睡觉呢?”这是一个
    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了解一天中时针要在钟面上走两圈,所以一天有两个8时,拓宽学生的视野。
    教学中须关注“如何解决问题”,更要关注“如何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
    (六)总结拓展,体验创造的乐趣。
    今天我们和钟表交了朋友,从这个朋友身上你学到什么呢?
    (由学生自己总结,自我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同时也是再次巩固新知的好方法)
    四、作业设计
    小小设计师:给每个小朋友发一个精美的小钟表,让他们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时刻画上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个时刻。
    让孩子们快乐地学习,是我整节课的灵魂所在,画一个“自己喜欢的时刻”是以学生的兴趣为支点,让学生在玩中想,乐中思。同时,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设计,也是“学数学、用数学”这一新课程理念的最好体现。
    《认识钟表》说课稿 11
    一、说教材
    《认识钟表》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认识整时,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建立时间观念”的顺序编写。
    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 认知目标:
    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2、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思维拓展目标:
    (1)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二、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根据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的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让学生在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动像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他们的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2) 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3)课间休息
    (4)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5)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利用学生熟悉的动画人物小丸子给他们带来谜语,让学生猜出闹钟,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出示各种造型的钟面,并提问“小朋友你们也想设计出这么漂亮的钟表吗?”多方位地调动学生的情感,营造了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挑战、敢于创新的氛围。接着,教师继续激励学生,要想设计更漂亮的、美观的钟表,先要学会认识钟表。(板书课题)。
    (二) 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 认识钟面
    先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小闹钟,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板书:时针分针12个数,并且强调长的是分针,短的是时针。接下来我通过演示拨闹钟让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在钟面上的走动方向,通过观察学生发现时针和分针是按照从数字1到12这样顺时针方向走的。再让学生沿着这个方向拨一拨闹钟,进一步巩固知识。
    2、 教学整时的认,读,写
    我创设了一个小朋友起床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试认整时。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的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用出示3个表示不同时刻的钟面,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指12,引导总结出当分针指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拨钟面,先老师说时间学生拨,然后让学生作主说时间老师来拨,为了突破只有当分针指向12才是整时这一难点,在这里我故意将分针偏离12,让学生判断老师拨的是不是他们所说的整时。最后我让同桌之间互相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让学生掌握了认时整时的方法。
    3、 学习时刻的另一种表示法——电子表示法
    教师出示有许多钟表的,让学生发现了一个不同的钟表——电子表。接着出示钟表和电子表表示的时刻,让学生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然后教师再提问:电子表是怎样表示时间的?像电子表这样表示时刻的方法你还在哪里见过?你能试用这种方法表示3时吗?
    学生试着用电子表示法写时间。教师小结出用电子表表示时间的方法,为了巩固知识,我紧接着出示8时、10时让学生用两种方法写出来。
    4、结合生活认读整时
    这一环节中,我利用出示小东一天的生活图,并让学生注意看图下方的钟面,继续巩固看整时的方法,并通过观察让学生发现、思考、了解到时针每天要在钟面上走两圈,所以一天中有两个6时、8时……。
    这个环节的设计是根据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通过具体事例如几时起床,几时睡觉,丰富了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自己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学生的时间观念,再通过趣味性的练习,让学生动手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时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个时刻,你平常在这个时候在做什么。这样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拓展了学生视野,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 课间休息
    这一环节是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身心的需要设置的,让学生在《时间像小马车》的旋律中感受时间的飞快,同时也让他们轻松轻松,为下一环节的学习起到调节作用。
    (四)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巩固知识,并知道学习数学是为了用在生活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1、比比谁的眼睛最厉害。
    在这里我出示了表示四个不同时刻的钟面,让学生判断钟面下方出示的时间是否是钟面上所指时间。这四个钟面里有两个钟面时间是整时差一点和过一点点,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突破只有当分钟指向12时,表示的才是整时。
    2、说一说,评一评。
    我用出示小朋友的一天中的几个生活场景,让学生边看边互相说一说“小朋友什么时间在做什么”,然后让他们评一评他的安排合理吗?由于一天当中有上午时间和下午时间,所以小朋友的意见并不一定会统一,只要他们的解释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这时顺水推舟进一步渗透上午和下午这一时间概念。这样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源于生活,赋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五)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我先让学生说说在这40分钟里学会了什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巩固。
    在本节课的最后我还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在每个小朋友的桌上都放有一张表示时间的卡片,是用钟面或者电子表示法表示的时刻,让拿着相同时间卡片的小朋友握手做个好朋友,下课以后一起去做游戏,这样设计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钟面和两种记时方法的联系,同时也是课堂知识的延伸。
    《认识钟表》说课稿 12
    一、说教材
    “认识钟表”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第二册教学内容。钟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时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学生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一定的时间进行,尽早让学生了解有关时间的知识,能够方便学生的生活。本节课要求学生认识整时,虽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但学生对本节课所要掌握的知识并不陌生,日常生活中学生已潜移默化的感知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在教学的同时,我注重对学生爱惜时间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认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学会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精神。
    3、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引导学生通过所学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二、说教法教学
    1、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法:充分利用学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受官参与学习。
    2、情境教学法: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数学学习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3、实践探索学习法:教学中我设置了许多有趣的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增强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开放性,强调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
    4、合作学习法:整个教学过程中,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的,老师决不包办代替,学生和学生彼此分享自己的思考、见解,做到了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
    (一)提问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教师提问:谁来说说今天你是什么时候起床的?
    通过让学生说自己起床的时间,教师了解了学生收集时间信息的情况,学生更明确了时间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兴奋感,营造了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气氛。
    出示主题图,教师提问:这个小朋友是什么时候起床的?你怎么知道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示课题:是的,闹钟可以告诉我们时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
    (二)动手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
    设计这一环节时,我注重给学生提供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空间,注重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先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小闹钟,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板书]:时针 分针 12个数。在汇报观察结果的时候学生通常会说到秒针,当学生说到秒针的时候教师应肯定学生观察得很仔细,同时教师说明秒针走一圈才一分钟,我们在看时间的时候通常只看时针和分针就可以了,有关秒针的知识我们以后再学习。引导学生观察时针、分针走的方向,通过观察学生发现时针和分针是按照从数字1到12这样的顺序走的。再让学生沿着这个方向拨一拨闹钟。
    2、教学整时
    这一环节在教学形式上应重视学生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因此,课堂中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思维拓展空间。
    出示2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表示的是什么时刻?你是怎么知道的?再出示4时、8时让学生说说是什么时刻,然后提问:你能用一句话说说看整时刻的方法吗?小组讨论看整时刻的方法,通过讨论发现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自己的小闹钟上拨出3时、6时,通过拨规定的时刻进一步巩固看整时的方法。
    3、掌握用上午、下午这些词语表示时间
    这一环节通过让学生发现、思考、讨论有挑战性的问题,了解时针每天要在钟面上走两圈,所以一天中有两个9时,拓展了学生视野,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出示两幅表示9时的图,让学生观察,看能提出什么问题?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两个都是9时,但不一样,一个是上午9时,一个是晚上9时。学生在钟面上拨出自己起床和睡觉的时间,然后同桌的同学说一说,要求说完整。教学这一环节时,教师顺势教育学生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养成按时起床,按时睡觉的好习惯。让学生拨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时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个时刻?
    根据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通过具体事例如几时起床,几时睡觉,丰富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学生时间观念,再通过趣味性的练习,动手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时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个时刻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突出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学习时刻的另一种表示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比较,发现了表示时间的第二种方法,再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为学生再次积累时间的感性认识。
    教师提问:在生活中除了用钟表表示时刻外还可以用什么表示时刻?出示用钟、机械表、电子表表示的三个时刻,让学生观察,看看发现了什么?通过观察学生发现,钟、机械表是用时针、分针表示时刻的,而电子表不是。
    教师提问:电子表是怎样显示时间的?像电子表这样显示时刻的方法你还在哪见过?你能试着用这种方法表示2时吗?学生自己练习,然后指名学生说说是怎样表示的。出示8时、3时让学生用二种方法写出来。
    (三)应用新知,巩固发展
    1、应用新知。出示小明一天的作息时间图,让学生观察什么时刻小明在做什么,然后用两种记时法写下这个时刻。再从小明一天的作息时间图中抽出6时和12时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时刻时针和分针有什么。
    2、通过游戏,巩固新知,拓展学生思维
    (1)手势游戏:老师做手势,学生根据老师做的手势猜猜是什么时刻。
    (2)小品游戏:请几个小朋友分别上台做出洗脸、读书、吃饭、睡觉的动作,其他学生猜什么时刻在做什么,然后在钟面上拨出你猜的时刻,只要学生说得合理就可以。
    四、全课小结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谈谈自己这节课的收获,目的是归纳这节课所学的知识。
    《认识钟表》说课稿 13
    教材分析
    《认识钟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基础。
    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刚入学不久,好动、好奇、好玩。大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多多少少都接受过一些关于时间的知识。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而且几乎每个家庭都有挂钟或手表,钟面、表面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设计思路
    本课从导入到实践活动,学生都在和两位新朋友(时间老人和琦琦)交谈着;整个背景都是以学生非常熟悉的“琦琦的一天”来设计的。这样的设计不仅创设了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而且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促使他们愿学、好学、乐学。时间这一数学知识,本来就是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的,进行这一知识的教学,更需要体现以生活为依托,以实践为第一。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随意地玩自备的钟或电子表,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让他们在玩中发现数学问题,找寻数学知识,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尽情的发展,个性得到尽情的张扬,逐渐感受到数学学科的趣味性、生活性和挑战性。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钟面和电子表面,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正确地读、写整时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经历操作、讨论、交流等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合作精神,发展数感。
    3、充分感知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并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4、学会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
    (1)展示课件:日出东方,配有闹钟“嘀嗒”声。
    (2)引出主题图(由教材第91页主题图改编)。
    提问:
    ①琦琦正在干什么?(学生:起床。)
    ②你知道琦琦是什么时候起床的吗?(学生:6时。)
    ③你怎么知道的呢?(看挂钟或电子表。)
    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钟表”。
    (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电子表面。
    (1)观察钟面和电子表面:学生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观察的对象,可以观察钟面,也可以观察电子表面,互相讨论、交流意见,教师参与共同研究。
    (2)学生交流、反馈(得出以下几种答案)。
    钟面:
    ①有1~12个数字(点击闪烁)。
    ②有2根指针,长针和短针。(点击闪烁,配有画外音:我的身体长,我叫分针;我的身体短,我叫时针。)
    ……
    电子表:
    ①由数字表示时间。
    ②中间有2个点会闪烁。
    ……
    2、认识整时。
    (1)创设情境。
    课件依次出现“琦琦一天的生活”。
    ①观察画面,说一说琦琦接下来的一大是怎样安排的.?
    ②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观察、交流。
    ③学生反馈(随着学生反馈情况,依次出现与主题图相对应的6个钟面)。
    ④学生互相评价,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描述任何事物时都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2)认识钟面上整时刻。
    ①观察6个钟面,你有什么发现?
    ②学生充分交流,得出:
    A、分针都指着12(点击闪烁)。
    B、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点击闪烁)。
    ③引导学生小结:我们在看钟面时不仅要看时针,还要看分针,如果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④反馈练习。
    出示模型钟:说说这是几时?你是怎样想的?
    板书:2时。(边叙述边板书写法。)
    (3)认识电子表的整时刻。
    ①出示连线题。
    ②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可以自行完成,也可以小组讨论完成。
    ③教师:说一说你是怎样认识电子表上的时刻的?
    ④引导学生小结:在电子表上,如果点的后面是2个0,前面的数字是几就是几时。
    ⑤反馈练习。
    出示模型钟:这个时刻用电子表的方式来表示,该怎样写呢?
    板书:
    (强调:电子表表示的整时刻时,点的后面是2个0。)
    ⑥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用两种方法来表示整时刻。一种是文字表示,一种是电子表的形式。
    三、巩固练习。
    1、学生自选完成第92页练习题并分组说一说自己一天的生活中几时正在干什么。
    (1)投影展示结果,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琦琦起床的时间是6时,看动画片的时间也是6时呢?(得出一天有早晨、上午、下午和晚上,初步感知时针每天转2圈。)
    2、练习十六第3题(引导做第1小题)。
    (1)出示第1个钟面。
    (2)提问:
    ①钟面上现在是几时?
    ②再过1小时是几时呢?
    (3)反馈(教师演示课件):分针转一圈,时针走一格。(4时)
    (4)学生独立认识其余钟面时间。
    3、实践活动:小组合作设计一份合理的作息时间安排表。
    要求:
    (1)添上时针、分针表示整时。
    (2)在方框里填上电子表所表示的时间。
    (3)说一说这个时间你准备干什么?
    四、小结。
    师:希望通过这节课大家不仅能认识钟表,还要懂得珍惜时间,和时间一起赛跑!
    五、板书设计。
    课后总结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深入开展,我有幸能够站在此次改革的第一线,感受到了数学教学的无穷魅力和无限生机。下面就以本课教学为切入点,谈谈个人的一些感触。
    一、生活化的魅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开篇不仅很快就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由于时间在生活当中是无时无刻不在的,学生对此也有一定程度的感知,所以我一开始就让学生认识“时间老人”和“琦琦”这两位朋友,从每一个人日常生活的作息时间入手引入正题,再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去认识钟表,通过讨论、交流的方法由生活经验上升到知识体系。课上,当课件展示太阳从东方升起、公鸡打鸣声响起的情景时,我发现学生的眼睛、耳朵等各个感官都调动起来,精神也高度地集中。接下来认识两位新朋友,学生也是兴致盎然,我就抓住了这个点,以此贯穿整堂课。
    二、在实践中体验的价值。
    学习活动最大的乐趣莫过于能看到学习活动的成果,本课在练习设计中,突出练习的优化,除安排单一训练外,还注重了数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让学生应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为自己设计一份作息时间安排表,作用是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促使学生把已获得的知识、能力应用于生活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在练习中还伴随着轻松和谐的钢琴曲,使学生体验参与的乐趣。实践活动中学生乐此不疲,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争着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课堂顿时成了学生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
    《认识钟表》说课稿 14
    一、说教材:
    《认识钟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踏入学校大门后系统学习时间知识的起始课,也是认识钟表的第一课时。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时钟是孩子们了解时间、感受时间最直接的工具,因而设计教学活动《认识钟表》。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认识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能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掌握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2、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有序的思维能力。
    重点:能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整时,并应用于生活实际中去。
    难点:会用两种表示法表示整时
    准备:课件、实物钟、学具钟。
    二、说教法学法: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一下方法:
    1、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法:充分利用学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2、情境教学法: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数学学习贴近生活。
    3、实践探索学习法:教学中设置了有趣的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开放性,强调数学学习的过程。
    4、合作学习法:整个教学过程中,做到了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三、总体设计:
    本节课我安排四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3)巩固练习。
    (4)小结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先说出谜语让大家猜,然后引出课题。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营造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
    第二环节: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这一环节,我分了三大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是整体感知
    创设情境——钟表店开张,让我们去参观。
    第二步是初步认识钟面
    在这个环节中,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观察钟面,主动探索,并把自己的发现与同组小朋友交流。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不容易将知识内化,有的学生只能说出“钟面上有2根针,有数”等,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继续提问,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再通过课件演示指针的转动方向。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第三步是认识整时
    虽然有些学生在生活中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充分利用课件,师生一起观察,并提出问题,引出结论。再引出整时的两种写法。然后,用课件出示3个不同时刻的钟面,让学生书写。
    第三环节:巩固运用,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中寓教于乐,溶练习于游戏中,让学生在玩乐巩固知识。在这层中我设计了三个活动。
    活动一:拨一拨
    活动二:找朋友——连一连
    活动三:小明的快乐周末
    让学生边看课件边说一说,再让学生评一评他的安排合理吗?这样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第四环节:小结
    引导学生说你们学会了什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巩固。教师提出希望。
    《认识钟表》说课稿 15
    教材分析
    《认识钟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基础。
    学生分析
    时间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大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多多少少都接受过一些关于时间的知识。一般来说,他们的活动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
    设计思路
    本课从导入到实践活动,学生都是在以非常熟悉的“我的一天”来设计的。注重了学生学习学习方式的转变,体现了有效教学的理论。进行这一知识的教学,体现以生活为依托,以实践为第一。在教学中,学生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让他们在玩中发现数学问题,找寻数学知识,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尽情的发展,个性得到尽情的张扬,使40分钟的课堂变的有效果、有效率、有效应。
    学生的学法:
    时间的概念比较抽象,要结合大量的实践活动来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才能把这一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使其主动掌握时间的基础知识,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也参与了有效学习的过程。
    我的设计理念:
    一、感受数学生活化的魅力。
    由于时间在生活当中是无时无刻不在的,学生对此也有一定程度的感知,所以我从每一个人日常生活的作息时间入手引入正题,再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去认识钟表,通过讨论、交流的方法由生活经验上升到知识体系。
    二、在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我让学生应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为自己设计一份作息时间安排表,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促使学生把已获得的知识、能力应用于生活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在实践探究中,学生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课堂成了学生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
    三、感受数学中的情感。
    数学并不是枯燥的,它其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情感生活,这也是在有效教学中“全人”发展的特征体现。在本课中我通过让学生了解自己妈妈的作息时间,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辛苦。对学生来说也是一次心灵的震撼。虽然是短短的几句话,也是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感恩教育。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钟面和电子表面,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正确地读、写整时时刻。
    2.经历操作、讨论、交流等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合作精神,发展数感。
    3.建立时间观念,学会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具、学具:教学课件、钟表和钟表模型
    教学流程
    本课我主要由五个教学环节来完成
    一、激趣导入。
    1.创设情境。
    (1)猜谜:小小骏马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蹄声哒哒似战鼓,提醒人们争朝夕。(创设情景,有效的课堂提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根据出主题图设题提问。
    提问:你能说出你自己的作息时间吗?你怎么知道的呢?(看挂钟或电子表。)
    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电子表面。
    (1)观察钟面和电子表面:学生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观察的对象,可以观察钟面,也可以观察电子表面,互相讨论、交流意见,教师参与共同研究。
    (2)学生交流、反馈(得出以下几种答案)。
    钟面:①有1~12个数字(点击闪烁)。②有2根指针,长针和短针。(身体又细又长的叫分针;身体又粗又短的叫时针。)
    电子表:①由数字表示时间。②中间有2个点会闪烁。
    (开放式的课堂,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学生自主、有效的获取知识,学生掌握知识也就更加扎实。)
    2.认识整时。
    (1)课件依次出现“我的一天的生活”。
    观察画面,说一说我接下来的一天是怎样安排的.?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观察、交流。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描述任何事物时都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学生的评价客观、真实。培养学生的自主评价能力。)
    (2)认识钟面上整时刻。
    ①观察钟面,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充分交流
    ③引导学生小结:我们在看钟面时不仅要看时针,
    还要看分针,如果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④反馈练习。出示模型钟:说说这是几时?你是怎样想的?
    (设计此环节引导学生思考、观察、探究中发现知识。)
    (3)认识电子表的整时刻。
    1、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可以自行完成,也可以小组讨论完成。
    2、教师:说一说你是怎样认识电子表上的时刻的?
    3、引导学生小结:在电子表上,如果点的后面是2个0,前面的数字是几就是几时。
    4、反馈练习。
    出示模型钟:这个时刻用电子表的方式来表示,该怎样写呢?
    (强调:电子表表示的整时刻时,点的后面是2个0。)
    5、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用两种方法来表示整时刻。一种是文字表示,一种是电子表的形式。(小结加深学生对时间两种表现形式的理解)
    三、知识延伸。
    1、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起床的时间是6时,看动画片的时间也是6时呢?(得出一天有早晨、上午、下午和晚上,初步感知时针每天转2圈。)
    2.练习十六第3题。
    (1)提问:①钟面上现在是几时?
    ②再过1小时是几时呢?
    (2)反馈(教师演示课件):分针转一圈,时针走一格。(4时)
    (3)学生独立认识其余钟面时间。
    3.实践活动:小组合作设计一份合理的作息时间安排表。
    (这个实践活动体现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之一的关注发展和关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情感体验。
    你能说出妈妈一天的作息时间吗?她的作息时间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会这样呢?(体现有效教学的特征,关注“全人”发展。)
    五、小结。
    师:学习了这节课后你有什么收获?懂得了什么道理?希望通过这节课大家不仅能认识钟表,还要懂得珍惜时间,和时间一起赛跑!应用较少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
    (渗透有效教学的内涵,节时高效。相机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课后总结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作为一名刚刚踏上数学教学之路的我来说,整堂课的设计和实施免不了会有许多不足。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师能够给我批评指正,我虚心接受,并将努力改善。谢谢大家!我的说课到此结束。
    《认识钟表》说课稿 16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第91页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程序、教学思想五个方面做介绍:
    一、教材分析
    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认识钟表"这一内容是学生在日常生活对钟表多少有些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本节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钟表面,会看钟表面上的整时数,能判断大约几时。从小建立时间观念,养成有规律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行为习惯,为以后继续教学时、分、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特点,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实际规律,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电脑显示)(1)初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2)结合生活经验,会看、会写钟表和电子表上整时的时刻;(3)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4)通过拨表、观察等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这些活动中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3、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会认整时,发现整时时刻的规律。教学难点是:能判断钟表面上接近某个整点时刻大约是几时。
    4、教具、学具准备:
    小学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再向抽象思维转化,为丰富学生的感情认识,本节课我借助以下教具学具辅助教学。
    多媒体电脑课件、学具钟、车票卡片。
    二、教法学法选择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认为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班级学生的差异等方面的情况来选择,无论用什么方法,其实质都必须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为前提,而且都必须同时启发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才能顺利达到教学目标。为了体现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试图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探索。
    1、让学生在生活情境初步认识整时
    "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理念之一。新知从生活中自己导出,使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数学课堂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
    2、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育不能限定人,只能引导人全面、自由、积极地生成。"一系列新知--认识钟表面、认识时刻、判断大约几时等,都引导学生在充分的动口、动手、动脑的探索过程中自主获得。新课程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方式,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绪,激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与欲望,使学生总能处于一种新奇、兴奋、快乐的活动氛围中,亲自实践,大胆探索。
    3、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完善自我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本节课几次活动,均以小组集体参与为基础,进而扩展到全班合作交流,学生可以自由尝试,发表意见、参与讨论,从而初步形成合作与竞争的意识和能力。
    4、在故事情节渗透德育
    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纪律。只有通过学生自己选择,自己进行体验,才能提高人格的道德的感情,在德行方面得到真正的提高。说教式的德育是儿童很不欢迎的,而在健康美好的生活中,儿童都得到了人际的、自我各个方面的'长进。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寓德育于教学中的原因。学生在本节课设计的故事情节中,看到小华、小刚因为睡懒觉而误了火车。从而明白遵守时间的重要性,激发了自己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程序设计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准点,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我安排了四个环节:活动导入、激发兴趣--独立观察,认识钟面--情境导入,认识时刻--练习游戏、巩固知识。
    (一)活动导入,激发兴趣
    1、通过动作、声音、画面揭示课题。
    (1)全班起立,跟着音乐律动"钟表舞".
    (2)(播放钟面的"滴答"声)
    师:听!这是谁的声音?
    师:看,老师今天还带来了哪些客人?
    (课件展示各种各样的钟表面)你们喜欢它们吗?为什么呀?
    师小结:钟表不仅外形漂亮,而且还能帮助我们掌握时间!钟表在生活中作用可大了。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
    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设计这一环节我主要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把动画引入作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二)独立观察,认识钟面
    1、组织学生独立观察学具钟,合作、交流、探讨初步认识钟面(课件出示钟面)(1)引导学生独立观察:仔细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
    (2)小组讨论:把你看到的跟组内的小朋友说一说。
    (3)指名汇报:谁愿意把自己看到的跟大家说一说。
    2、进一步认识钟面
    (1)学生跟电脑数12个数字。
    (2)介绍时针和分针
    ①教师介绍。
    ②指名学生上台跟大家描述时针和分针
    ③同桌之间互相指一指,说一说。
    "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这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也是设计这一环节的指导思想,从回忆感知数学中的钟表面,这个环节从直观形象到抽象,帮助学生在厚实的感性经验的支撑下深刻地建立起钟面的直观模型,切合儿童思维特点,又一次蕴含了"数学从生活中来"的大数学观。
    (三)情境导入,认识时刻
    师:认识了钟表这个朋友,就让它带着我们一起去看看"乐乐的一天吧!"看她是怎样安排自己一天的生活的!
    1、观看"乐乐的一天"的录像
    2、初步认识时刻。
    出示起床图、上课图、做操图、吃饭图。
    设计这一步主要为了让学生体验到知识建构过程,体现"做"数学的探索式学习方式,我主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放手让学生应用生活经验初步认识钟面。
    3、拨时刻、找规律。
    (1)学生教老师拨钟
    (2)请学生拨钟展示。
    师:(指名上台)你是怎样拨的?带着大家一起拨,好吗?
    (3)学生独立拨钟,边拨边说给同桌听听。
    (4)你们拨这几个时刻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相同的地方?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4、巩固时刻的认识方法。
    (出示看动画片的画面,睡觉图,学生说时刻、并说说是怎样认的。
    5、教学写法。
    (1)学生观察
    师说:除了这样的钟,乐乐家里还有一块电子表,想看看吗?(播放录相)(出示课件)师说:电子表是怎样表示7时的呢?
    (2)教师示范写法
    (3)学生尝试写时刻,指名板书,集体反馈
    数学不仅具有工具性价值,而且具有过程和价值,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经历"、"体验"、"探索"、学到知识,形成技能,同时使各种能力得到发展。设计这一环节时我为了让学生主动发现整时时刻的分针和时针的位置关系,我放弃了仅让学生直接去观察钟面时针分针的位置关系,这种较为轻松的教法,而是让学生在初步认识了整时时刻后,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通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活动(学生提出要求,教师在钟面上拨出整时7),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活动。学生独立动手拨以及说说拨拨等一系列积极的操作过程中,让学生发现"整点时分针都指着12"的规律,然后在进一步观察后轻松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四、练习游戏,巩固知识
    1、找朋友(练习十六第一题)
    (课件出示4个钟面和四个时刻)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到了好朋友2、拨钟面(1)出示1:00,11时,学生拨钟。
    (2)师说时刻,学生拨12时。
    (3)拨一天最喜欢的时刻,给小伙伴认识。
    3、游戏--开火车
    (1)(课件展示火车站情境图,出示5时的钟面),现在是几时?再过1小时是几时?
    学生拿着车票排队作"开火车"的游戏。
    (2)师问拿着8:00火车票的学生:你怎么没上车?还差几个小时就是8时?
    刚入学的一年小朋友,自我约束能力差,老师如果引导不当,他们会产生厌倦情绪。因此,课堂上我把教学寓于游戏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快乐的事情。本节课的"钟表舞",让学生在蹦蹦跳跳中体会到钟表的形体动作,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在"开火车"的游戏中,学生可能学习情绪高涨,老师穿插的"再过一个小时是几时","还差几个小时是8时"等几个问题,既巩固了认识时刻的知识要点,还体现了知识的应用价值。
    4、教育故事。
    (出示画面:一个学生在睡觉,一个学生在赶路)最后一列火车都开走了!可是小华,小刚还没上车,这是怎么回事呢?你们想对他们说什么呢?
    师:是呀!时间是多么宝贵呀!我们一定要遵守时间,珍惜时间!(《时间是小马车》的歌声响起)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 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情感与态度。这节课的游戏结束后,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们出示一张画面,画着一个学生在睡觉,一个学生在赶路,并设计了丰富的故事情节,最后一班火车开走了,有两个小朋友没有赶上火车,这是怎么回事呢?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呢?使学生明白遵守时间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接着,播放《时间是小马车》的歌曲,使其教育意义在故事极具童趣的音乐中得以升华。
    5小结体验
    师:今天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
    师:学到了这些本领,你一定能当钟表设计师了吧?每人在墙上白纸上设计一个钟表。(学生在轻快的音乐中画钟表,自由在交流)你们可真是棒极啦!让我们跟着音乐来跳舞吧!
    "从可能性来看,任何一个正常的、有智力的人都有创造力,而潜在的创造力",每一个学生都是富有个性、极具潜力的思维主体,关键是我们的教学能否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开放性的情境,使学生在巩固新知的同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才能,体验到创造的欢愉。之后的交流展示活动,又使学生在同伴间的相互视界的融通中,获得对钟表认识的拓展和想象的丰富。
    五、教学评价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意味着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在本节课中充分体现了这一核心理念。
    
随便看

 

符号大全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ibaoj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8 10: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