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 |
范文 |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精选15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不妨让我们认真地完成总结吧。你所见过的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组合作学习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1 在新课改以及案本学习法的指引下,我为小组合作学习在具体的实践中进行着探索,同样我也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收到了良好效果。下面就此谈一下自己对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感想。 1、合作学习能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由于小组合作学习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因而从根本上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摒弃了“教师满堂灌,学生静静听”的'陈规陋习。在合作活动中,教师往往会设计一些带有竞争性质的活动,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课堂气氛活跃。这不仅符合新的教育理念,更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潜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合理有效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这样的教学观念影响下,课堂上学生同伴群体的资源得到了充分重视。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具体实践活动中,用心去体验合作的无穷魅力,用心去感悟集体的伟大力量,使他们体验到合作成功的快乐,体验到实现自我价值的自信,经过每节课反复多次的内心积极体验,唤醒并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认识到“我能行!”“我并不比别人差!” 2.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小组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这不仅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建立。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就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开展活动,进行互帮互学,这有利于开发课堂中的人际交往资源,有利于建立全面完整的教学交往结构,并将生生互动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学生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3.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因材施教,真正实现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克服了以前教学的覆盖率不高、学生的实践机会不够多、训练不够充分的缺点,逐步改变了学生惰性较强、懒于开口、过分依赖教师的被动学习方式。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素质等方面相互沟通,相互认同,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解决个别差异,缩小两极分化,有助于因材施教。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一如继往的发扬小组合作精神,从而更好的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2 在班内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时间已比较长,通过长时间的观察,总的来说,这种互助合作的学习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有不会合作学习的状况。针对个别学生不会合作的状况,我又对小组的合作做了更具体的整合。通过这一学期的实验,我觉得整合后的效果更明显,现将具体的做法总结如下: 一、 明确小组的合作内容 (1)讨论材料下边作出标志的问题:对材料中给出的问题,自己不能解决作出标识,小组讨论时目标明确。 (2)相互补充自己没有找出的问题: (3)将找出的问题及答案小组讨论统一,如意见达不到一致,做出标志。请教其他小组。小组展示时只展示你们认为最好的问法或答案。 (4)讨论出所展示问题中的重点问题。 (5)讨论问题的展示形式 :讨论出该问题是用口语表达,还是用歌曲、辩论等形式来表达 。 二、 分组方法 我按照学业水平、性别、个性特点、守纪情况、背景等方面的差异,把全班学生分为12个小组,每组4人。小组之间基本是同质的,而组内又是异质的,形成了一个既具有差异,又有一定的共同目标的小集体。选取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做固定的组长,由组长选择一名副组长协助工作,汇报活动成果。 三、 小组内部的.分工 小组互动活动大多是在2人或4人之间开展的,因此根据学科的特点我又把小组分为两个2人小组。我们把4名组员从①-④依次编号,1号为综合素质最好的学生,2号为综合素质较好的学生,他们被设为小组长、副组长。两个小组长分别负责3号、4号。这样设置的小组相对比较固定,容易被同学和老师记住,也避免了学困生常常被排除在活动之外的状况。 同时小组也要把成员展示的顺序分好工,小组内每次起来展示的成员不能重复。这就避免了只有少数人参与的弊端,给大多数人锻炼的机会。 四、 小组活动的方式 1、小组内活动的方式 (1)自由发挥小组问题讨论式 “自由发挥”式,即小组成员在小组内根据自己经验知识为完成小组任务自由地发表看法、见解和观点。让小组成员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增强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这种方式有利于小组成员彼此间相互了解,增进友谊,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加融洽顺利。如:初二第十四課第二框题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我认为这一框题形式上看起来比较简单,但实际上是本課的教学难点,因为科技方面的专业术语比较多,象微电子技术(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CPU”芯片的诞生)、光电子技术(激光)、成像技术(数码相机)、显示技术(电视屏幕的改变)、数字化(清晰)、高速化(信息高速)、网络化(宽带)、集成化(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智能化(机器人)等等,在理论上难以理解。针对这一状况,老师让学生在自学时将专业性的词语对应上实物的形式,如果不能对应的,作上标识,在讨论的环节主动提出,小组其他成员只要知道都可以表达自己的见解。让小组成员能达到认知上的共识。 (2)轮流发言式 这一方式是指小组成员为了完成小组在任务围绕一个中心问题挨个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比如初二第十一课养成亲社会的行为这一框题,线索很条理,问题也很简单。我就把“学会谦让、分享、助人”这一问题设为中心议题,要求每个学生搜集古人谦让、分享、助人的典故,自己谦让、分享、助人的事例,总结怎样做到谦让、分享、助人,然后在组内轮流发言,让每个人在发言中感受自己的荣耀,感受谦让、分享、助人带给自己的快来。通过大家的群策群力,相互补充,得出了更好的答案。之后开展小组间竞赛,评出优胜组。这样小组成员不仅掌握了知识,激发学习热情,而且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意识。 (3)分工合作角色表演式 对于一些复杂的活动任务,像社会热点事件调查等,这些任务的完成需要每个组员的分工协作和群策群力,更能体现小组之间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任务完成的过程就是小组成员相互认同、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和相互合作的过程。因此,定期举行这样的活动,对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3 我们进行的互助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活动是研究课堂、孵化“好课”的重要基地,也是培养教师、发展教师的最基层组织。在本期的活动中,面对新课程全面实施和推进,学生之间如何合作。教师之间如何“同伴互助小组”,共享集体智慧,提高教研质量,我们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研究人员学习情况 20xx年六月物理组课题研究人员召开关于课题研究的有关事宜,再次明确本年度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努力的方向,做好本学期课题开展的基本工作。根据学校期初学校会议精神,本学期物理科组将把重点工作放在“精教研、促成绩”上,并结合我校“物理学习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进行“每周教研日”活动,切实提高老师们的教学、教研水平,解决我们在物理实际教学中实际存在的诸多问题,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在成就学生的同时,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修养。 规范的“每周教研日”活动—— (1)备课程序:授课教师备课;年级备课组集体备课,由备课组长主持,在听取授课老师本人的设计思路后重点围绕科研课题展开讨论;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根据集体备课形成的意见,对第一次设计的教案;备课组内试教,备课组内老师听课,提前一周进行,并围绕研讨主题作好详细的记录;备课组集体评议,当日内进行,围绕当周研讨主题展开评议,对课上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策略,完善课堂教学,力求上出“精品课”;授课教师确定教学方案及课件。 (2)上课:周三上午第二、第三节课为本学期物理教研课授课时间,各位教师须严格按照安排的活动表进行(特殊情况除外)。全体老师均须参加听课。 (3)评议:授课当日备课组用至少一节课的时间进行组级评议,评课主要围绕当周所研讨的主题展开,形成书面评课稿,确定中心发言人等。评课稿基本分为三部分内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和引发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其余时间请老师轮流进行“新思想、新观念”演说十分钟;其余时间为理论学习。授课教师紧扣学校教研课题及当周研讨主题对本次上课的设计意图和课后感想作专题发言,要理论结合实际。派中心发言人作全面评议,组长作本次主题研讨活动的总结发言,指出本次活动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今后的思路等。 二、研究进程及成果 20xx年6月1日,课题研究人员交流理论学习心得体会,完成中期阶段性总结报告,进行阶段性成果分析,一致认为: 1、改变了单一的学习方式,树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学生从不适应综合性学习到逐步适应到喜欢综合性学习是一个质的飞跃。这个飞跃意味着学生从单纯的“接受型学习”过渡到了新的学习方式和传统的学习方式的整合,有利于新型人才的培养,对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具有极大的好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去探究、去发展、去再创造有关知识的过程,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敢于向现有的知识和结论提出疑问,用自己的研究去发现问题并得出结论,形成了体现21世纪学校教育特点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氛围。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完成了“知识的传播者、垄断者”到“求知的引导者、参与者”的转变;学生也从“知识的接受者”、“学习的被动者”转化为“知识的探究者”、“学习的主动者”的转变。 3、学生的物理素养和物理意识有了大幅提高。 通过各种教学活动的开展,努力创设了与主体相适应的学习环境,拓宽了教学的时空,教给了学生学习的策略,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中感悟、体会、积累,进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使素质教育的理念在学科中落到实处。 4、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理念得到了提升。 以往的素质教育的实践活动更多的着眼于学生“知识的获得”,也就是说不太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方法;伴生于综合性学习开展而变化的是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将“知识的习得”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指导思想,也就是注重学生的“习”,也就是“实践活动”。“以人为本、张扬个性、和谐发展”的教学理念得到充分的体现。课题组成员有多篇论文在市、区论文评比中获奖,教学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课堂教学效果比较显著。 三、今后的工作思路 为了使该课题能按照预定的方案、计划顺利实施,我们将根据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优化自主探究学习实验过程,今后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搜集与本课题有关的资料,作为课题实施的理论支撑,用正确的理论支撑教育教学行为。在组织课题组成员系统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基础上,通过研讨进一步完善课题实施方案,并邀请有关专家参加课题开题论证会。 2、对本课题实施及时作好有关数据统计与分析工作(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进行)。 3、在实施过程中,切实树立自主探究教育观,开放教学时空,开放教学内容,鼓励学生以研究的方式,自主地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用研究的方法,从自身的学习、生活及社会现实中多渠道搜集信息,确立研究专题,解决实际问题,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4 随着导学案的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它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直以来,我认为一年级的孩子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会很乱,不敢放手,其实,一年级的孩子也可以合作学习。你看下课后,几个小伙伴往往在一起玩游戏,玩得很开心,这说明他们具有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于是我就想:一年级学生上课时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有时还会和旁边同学说悄悄话,尤其在口语交际课上不太爱听,不如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适当选择合理的`问题,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中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想法,说个够。大胆试一试,就算失败也就无所谓,不就是一节课吗,而且可以从中找到失败的原因。于是,在学习“打电话”时,我就组织学生2人一组讨论,同时向学生讲明合作要求,一人说,另一人听,然后换位进行,最后表演,结果小组的学生热烈地讨论着,绘声绘色地表演着,轻松愉悦地掌握了要学习的内容。没想到尝试之后,发现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挺高的,他们在小组中交流、讨论、甚至是激烈的争论,比起老师的知识讲解效率更高,于是在解决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时,与其教师自己竭尽全力地去讲解,不如创造条件,利用集体力量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不过,我在尝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也有过失败,导致课堂很乱。但是我从失败中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讲明合作要求, 让每个孩子了解合作学习要解决什么问题,要按怎样的程序去做。其次,合作时间要短,问题一解决,马上停止。如果时间一长,学生的注意力就要转移了。 在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还要正确评价,教师不能只为了鼓励学生,就只说“好”或“很好”“真棒”“真厉害”等。一年级学生刚学习讨论,为了争强好胜一说到讨论就乱讲、乱喊、一片忙乱。此时,教师的教学评价应以小组为标准,,看一看哪个小组的活动开展得最好,哪个小组的同学最积极,同时在组与组之间进行评比互动,有了学习的榜样,讨论效果就好多了,对表现好的小组和个人经常发给一些小奖励,如小组加分、发红花等,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5 新学期开始后,我校进行了有声有色的小组合作学习,本人有幸也参与其中,体会如下 一、优点: 它能给学生合作和展现自己的机会,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责任感,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它还有助于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对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不足。它一改过去教师“独霸课堂”、“满堂灌”的局面,打破了课堂气氛的沉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加强了学生间的信息交流和小组间的竞争意识 二、不足,热热闹闹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背后,却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一)班上学生能集组织能力、责任心、学习好于一体的孩子较少,因为这种组织能力与爱表现自己的人太少,使得小组无法均衡。有的小组长也总是忘记自己的职责,只顾自己,不顾组员,老师提醒了才做,不提醒不做,非常被动。 (二)开始实施时,学生在学习的方法上不免有些茫然,合作时要么七嘴八舌乱讲一通,要么干脆不说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意见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成或反对。 (三)在小组中有的个人总是为小组争光加分,有的个人总是为组扣分,这样经常扣分的人也麻木了, (四)小组成员间不具备合作的心理倾向,无法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有些小组的合作学习则成了优秀生发挥自己潜能、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而相对而言的学困生则往往被忽视,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 (五)有些小组课堂上显得不积极,有的组员存在普遍不爱表现自己的现象。 (六)在课堂活动中,涉及到小组间竞争的环节,往往会导致学生间相互争执,拖延了时间,导致教学任务完不成,并且在评价中也会产生一些问题。有时会对别的学生的情绪产生消极的影响。 三、改正措施: 1、对小组长要经常找其谈话,及时了解小组成员的思想动向,从而因材施教 2、对于表现积极的小组长和个人要及时表扬,对于不积极的要找其谈话,鼓励其积极参与。 3、上课提问问题要根据问题的难度找相应水平的组员回答,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4、课堂评价语言要艺术,幽默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目的。 四、困惑与建议: 小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有时控制不住讨论的时间,以至于完不成当堂的教学任务,堂清测验有时无时间进行,因此,小组教学对教师的素质也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摸清摸透,对教学节奏的把握要张弛有度,进行小组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而不是追求热闹的形式,形式不重要,其结果才是我们探索的最终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6 近几年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新课改提倡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自主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 本期,我在语文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工作: 一、合理分配小组成员。 进行小组学习法的首要前提是分组,我对全班学生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按照异质分组的原则,根据学生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对每个学习小组进行好中差三类学生的合理配置,以利于形成优等生主动帮助中等生、后进生,中等生、后进生主动向优等生学习,活跃学生带动沉静学生的学习环境。并民主推选每组的组长,落实组长职责。学习小组一般由4~6人组成,在分组时,每组都安排有较为活跃,善于关心、鼓励他人的学生,这样有利于小组学习中调动学习气氛,增强合作意识。如我们五年级45人,我按上述的标准各分成9个小组。5个人为一组。组长由学生自己推选。 二、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 最好组内要有明确的分工,每次活动我给学生以明确的任务,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有章可循,避免讨论的随意性;各小组长在组内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负责协调交流和讨论的组织工作,使成员都参与进来;各成员明确自己的任务,学会探究的方法,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因为合作学习不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这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要承担特定的职责。"组长"要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确认每位成员所完成的学习任务;"记录员"要记录小组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发言人要代表本组汇 报小组讨论的结果。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可让小组成员定期交换分工。 三、 照顾全体学生,重视人人参与。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非但达不到目的,相反会加剧两极分化,优生更优,学困生更困。活动中,我鼓励所有的学生在小组内自由地发表意见,和同学交流感情。在这其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精心点拨,并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和上课没有机会发言的学生,调动全体学生以不同方式参与学习成果的巩固和深化。如角色朗读、表演、辩论、演讲等等,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从而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信心。既是学习的参与者,又是活动的组织者,使每个学生都平等合作,快乐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学习效率。 四、小组合作注重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小组学习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给学生以独立的思维空间和时间。个体的思维往往带有独特性,学生自身的感受由于其个体阅历、体验的差异带有主观倾向,学生对某个问题的探究过程也会有所不同。我通常先安排学生独立思考,有助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另外,学生先独立思考,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就为小组合作学习打下了基础,同时也能为不爱动脑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帮助的。 五、提供充分时间,保证从容参与。 合作活动是每个小组明确了学习任务之后,各组根据任务分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入合作探究阶段。在课堂45分钟内,我交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最大限度地安排学生参与的时间,让学生有 足够的时间谈、思、议、说、写,保证学生能从容参与。这一阶段可采用的方式很多,如小组成员间的比赛等,但大体以讨论探究为主。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见解,互相交流,互相探讨。 六、加强感情交流,做好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通常是以小组为单位,让每个小组的报告员代表本组向全班进行学习成果汇报(报告员不能只有好学生充当,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二个,可以经常换,具体由各小组定);也可以针对某一组的学习成果大家再次展开讨论补充。对于每个小组提出的疑问,可以请其他小组介绍解决办法。 七、运用激励机制,进行正确评价。 正确的激励机制是培养学生产生“主体意识”的重要环节。激励是升华学生情绪的一种驱动力。我认为小组学习中的评价只有让学生参与,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学生对小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比比哪一组学得更好,哪一问题探究得比较好,哪里还需要改进等。教师适当点评,并关注小组活动的整个过程,特别要关注那些落后学生的学习状况,对他们的进步及时表扬激励。 总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了压力,增强了自信,增加了自我表现和动手实践的机会,因此能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达到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又实现小组成员的全面进步。这不失为一种好的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7 我们科组“通过小组合作帮助学困生提高记忆单词的效率”的课题研究已有一段时间了,总结前段时间的工作,发现不足之处是还没有建立起较完善的奖励机制。针对不足,我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1.让学困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干能干的事,这样他们才会表现出主动性和积极性。采用分层作业的方法让学生选择,例如,别的同学背10个单词,学困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5—8个单词,这比硬性规定学习任务更能激发他们的主动性,使他们体验到一种受人尊重与信任的情感,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2.提倡互助与协作。在优秀生与学困生之间结成帮困对子,在小组中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并定时检查小组的完成情况,对做得好或有进步的小组及时给予表扬。同学之间的学习互助与协作,不仅可以帮助学困生改进学业,也可以使助人的学习优良学生进一步得到锻炼。 3.多给英语学困生展示自我的'机会。把比较简单的任务交给他们完成,比如,在学单词时把容易读的单词或容易记的单词,请学困生来完成以此满足他们的成就感,提升他们的学习动机,强化他们的求知内驱力。 4.给学困生更多的赏识和关爱。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全部技巧在于如何欣赏和爱护儿童”。因此,要重视赏识教育的运用,激励性评价学困生,让他们不断获得自信。如在课堂上为他们营造安全的心理,尽量不感到忐忑不安。允许学生出错,少用否定性评价“no, you’re wrong ”。多用激励性评价“if you try again, you will do better”。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成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分析学困生心理,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让他们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用爱心和耐心去感化他们,就能使他们逐步走入正常的英语学习轨道。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8 学生在学校的主要活动是学习活动。如何把教学活动由教师传递、学生接受的过程,改 造为在教师教导下,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性学习过程;把教学 活动由重视教师讲解课本知识,改造为更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好奇心,开发学生的学 习潜能的过程;把教学活动中教师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改造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 创造民主、平等、自由地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轻松和谐、没有精神压力的气氛中接受知识的 过程。为此,笔者在近五年的初中生物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不断探索,取得 了一些经验。 1 科学合理的分组 课堂教学的面授式是必要的。但往往不能给全体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机会,不利于学生学习 能力的形成,特别不利于后进生的教学。针对这一问题,我把每5人编为1组,分组根据学习 内容和阶段学习情况的需要,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智能情况、性格特点、操作能力等或混 合编组或自愿结合编组,每组学生围坐在一张课桌周围。这样,学生不再只面对教师,也可 以面视同伴。在这样的组织形式中,每个小组都是一个合作的群体,它为每位小组成员创设 了均等的发表见解的环境,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和 学习方法,而且通过同学间的讨论交流,扩大了信息量,在学习交流中相互启发,拓展了思 维的深度和广度,增强了学生广收信息,主动探究的能力。 2 创建民主和谐的氛围 面授式的课堂教学,学生面对授课的教师,往往自然而然地产生被动感,加之学生素质参差 不 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偏向于活泼开朗、擅长表达的学生,而忽示了性格内向、语言 表达能力不强的同学,从而限制和压抑了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3 培养互助合作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优势体现在实现综合性学习目标方面。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各抒己见, 发表每个个体的主见,形成小组意见,又通过组际间的交流,综合大家的意见,做出完整的 、较理想的结论,使同学们感到合作的力量大大超过个体的力量,自己与小组不可分割。在 这无任何心理负担的学习过程中,后进生在同学们的帮助和鼓励下,形成自己的见解,也能 得到成功体验的机会。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教的生物学科没有出现其他科目特差生的现 象,即使有些学生其它科目成绩很差,但其仍对生物保持浓厚的兴趣,并在课堂、课外活动 、考试中积极表现自己。这正是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互相帮助鼓励的结果。 4 鼓励求异思维 好奇心是初中生的`天性,也是求异思维形成的基础。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在民主和谐的氛 围中时,当他们以主人的身份投入学习时,他们的求异思维会异常活跃。例如,在"根的结 构 "实验教学中,在回答"根毛区细胞的特点是什么?"时,有的小组回答:"有根毛的表皮 细胞没有细胞核"。这说明这组学生在实验中观察是认真的,提出问题是实际的,这时,不 要马上断然否定这一结论,应简要地补充介绍根毛细胞的结构特点,指出细胞核所在的位置 ,然后指导学生进一步观察。 5 激发竞争意识 合理的在小组间引入竞争机制,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对小组间的表述发 言、实验效果、标本制作、课堂辨论的评分,生物知识的竞赛,课外科技活动的展评等活动 ,极大的激发小组间的竞争意识,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例如,在《动物学 》的脊椎动物亚门5个纲的代表动物的教学中,我要求每个组对代表动物的心脏和血液循环 、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内容进行比较,不限制所采用的形式,看哪个组又快又好的得出结 论,学生们开动脑筋,采用的列表、图解、衍射、叙述等方法进行比较,采用的形式之多大 大出乎我的意料。但最后每个组均得到了相同的结果:即这些动物在结构上是逐渐趋向复杂 ,在功能上是不断地完善的。由于是通过自己的探索得出的结论,所以同学们都很珍惜自己 的劳动成果,在我采用列表方式进行总结时,许多同学还把小组的比较过程记在书上。引入 竞争机制后,小组成员都把小组的荣誉看作自己的荣誉。为了小组的进步,在学习上,尖子 生帮助后进生。在课外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更拥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好人好事。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教学,不但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把以往的面授 式教学活动,改造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性学习活动,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好奇心 ,开启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学习潜能,促进了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9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个体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各小组或团体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为了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强化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本学期我们六一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细细回顾学生这学期的合作学习的情况,有喜人的进步,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现总结如下: 一、合理分组,共同进步 开学初,根据一年来对学生的了解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我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个人性格,处理的能力,特长等把全班分成十个小组。实行优中差搭配,自制力弱的与责任性强的搭配,沉默不语的与善于表达的搭配,尽量做到优势互补。通过学期的合作学习中,确实发现这种分组方法合理,确实让学生之间的优点能够得到互相影响。 二、评价公平合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班的.学习小组评价采用小组捆绑式评价,包括课堂上的、课外的、成绩测试等。课堂上以小组四人合作的情况,回答问题的对错与快慢,四人完成作业的情况,酌情加星。一方面体现互帮互助,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小组合作评价,确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集体意识,激发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有效完成任务。 三、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很快。 动手实践是学习的主要方式,多种感官的参与,学生掌握的知识会更牢固。在本学期圆单元学习时,根据学习内容,本单元的内容我基本都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剪、去量、去比,去比较,自己发现特征,发现公式。比如:在学习圆的周长公式时,我让每组准备三个不同大小的圆片(包括圆形物体),上课时,以组进行测量圆的周长,我发现,组长能够合理安排组员,分工合作,有的组采用绕一绕的方法,有的小组采用滚一滚的方法,在记录单上完成后,又通过讨论得出了圆周长的通用计算公式。 在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确实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动手操作能力,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在活动中,出现组长大包大揽的现象,组员偷懒的现象。 在以后的教学中,通过学习、探讨、不断反思和改进,真正让小组合作学习展现它的魅力,真正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学习,学会合作,不断提高和快乐的掌握数学知识。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10 小组合作性学习能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团结向上的团队精神,避免了部分学生的自私自利的狭隘思想,对学生人格方面有很大的塑造和熏陶。 根据学生能力大小及个性差异进行分组,让每个组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尽可能让每个孩子都有说话的机会,让好的学生帮助能力差的学生克服不敢说话。在合作之前提出明确的要求和学习任务,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做,在做事中获得知识,有所收获。我在课堂上营造一种民主的氛围,使学生由被动地听讲变为主动参与,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并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告诉孩子学会交流、倾听、赞赏,这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强调交流、倾听赞赏的重要性。从别人的发言中产生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大胆说出来,给探索的'内容以合理的补充和扩展,在别人的启发下完善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 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习效率,优化了学习方法。在新课程中,我增加了许多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这些内容如果单独一个人做要浪费很多时间,进行小组讨论能节省时间,学生兴趣也比较浓。在合作的过程中让学生领悟方法,进行学法交流,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能让学生学会选择与判断什么是有效的,正确的,最佳的的观念与做法。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以后,同学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在课堂上的表现也非常积极。讨论、展示、抢答,忙的不亦乐乎。回答问题异常活跃,甚至出现了“哄抢”的局面。这时我顺势加入评价机制,更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做到活而不乱。 但是,在现在的阶段,虽然自己一再总结,一再反思,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今后在不断的实践中继续完善。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11 从上个学期开始,我校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研讨活动。它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学习方式。回首这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在小组合作学习课堂这个领域,想要实现生生互动,智慧生成,全员达标,就需要在以下几个环节上做足功夫:1教师必须有激发学生学习愿望和动力的能力;2指导小组中每个成员明确目标和任务,做好学习的分工与合作;3抓住合作的契机,培养学生善于合作,主动发言的能力;4根据不同的文体,设计出新颖的、符合学生身份和认知能力的可操作性强的合作内容;5注重对合作过程的对个体参与度,小组发言以及课堂的生成给予及时到位地评价。只有做到这些,才能避免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否则,表面上课堂的热闹互动,掩饰不住课堂的内在的底气不足和学生思维发散的混乱无序。因而如何有效的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是很值得研究的。在课堂合作出现问题时及时记录,做好教案调整和教学反思,是下一个合作成功的铺垫。哪些情境适合小组合作,我回顾了之前的教学片断,共同探讨: 一、基础知识检测需要合作学习。 学习第五课《再塑生命》时,四班听写基础知识后收起来,回来批了一节课,把小测反馈给同学们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了,无法实现当堂达标的目标,也打断了学生及时课堂巩固的学习热情。于是二班再上这堂课的时候,听写完了以后小组互换批改,两分钟后统计出达标小组和不达标的情况,及时强调易错字形,当堂改正,学生印象深刻,乐意接受。 二、解决难点问题时需要小组合作。 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是一篇演讲辞,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语句来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其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印象深刻: “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 学生在品味这个句子时,有从句式特点入手的,也有从修辞角度考虑的,起来表述时答案众说纷纭。第一个班级授课的时候,我都直接肯定了他们不同的.答案,并且顺势帮他们梳理出品味句子的几种不同角度。第二个班级授课的时候,这个句子的赏析也出现了争论,这个时候我改变了策略,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了小组合作讨论,三分钟后,小组代表起来发言,明确了这个句子从句式特点上来说是设问句,从修辞角度上来谈是反复,并且说出了表达的作用。最后一个小组还联系以前所学课文,补充梳理出品味句子的角度可以从句式,修辞,关键词等方面综合考虑,这个合作的契机是准确的,所以智慧的生成是灵动的。 三、解决开放性习题时最好需要合作学习。 现在有许多练习题是开放性的,这类题目答案多样化,言之成理即可,但学生往往考虑问题单一,想不到多种答案,这时,我们就可以采用合作学习。例如:在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中,设计了一个问题: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条理由。由于学生的经历太少,所以这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集中大家的智慧,就会想出多种答案。在这时学生寻求答案的思维是发散的,智慧的火花在合作学习中闪耀。 由此,掌握契机,适时进行的合作学习能够激励同学高效学习,建立合理的小组评价及奖励机制也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进行的重要依据。 合作学习研讨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一方面是对小组学习的情况进行总结,让学生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观点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小组的,把小组讨论拓展为全班交流,允许学生互相质疑,让学生在思考和探讨中,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另一方面,对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分阶段在小组内对每个同学的表现进行评价,主要从参与是否积极、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等方面进行,目的是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同时在组与组之间进行评比,看一看哪个小组的活动开展得最好,哪个小组的同学最积极主动、团结友好,尤其要特别关注那些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他们是否积极参与。例如:学生课堂表现,个人作业、日清、周清,单元过关要及时总结并给奖励,奖励喜报。奖励机制为等级式,晋级奖励。一周一总结,一月一评选。被评为“优秀个人”,“优秀小组长”奖励喜报。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指导和长期的熏陶,并不断学习和探讨,不断改进、反思、校正。我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随着我们认识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会进一步深入。作为一名教师,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身心去实践,迎接创新教育的明天!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12 小组合作能提高课堂效率。运用小组合作之后,我发现上课不再那么累了。比如数学的试卷讲评课。原来自己一个人讲,从第一题到最后一题,题题不落,就怕学生有不会的。有些优秀学生就会很不耐烦,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如果只讲难题又怕待优生懒惰不问。可是小组合作讲解试卷就解决了这个难题。小组里先讲优秀学生简单的题会讲解的很详细,小组里都不会了,还可以组间讲解。这样不会的题一定是全班同学的疑点或难点,教师再讲,事半功倍。小组合作还锻炼了优秀学生的能力。到黑板讲解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小组成员的能力。小组间的竞争,小组内的互帮互助,团队意识,集体荣誉感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小组捆绑评价制更是使每个组员都不敢懈怠。班级中极少有破罐子破摔的学生,因为每个小组都在努力,每个小组都不放弃,谁会轻言放弃啊?班上有个男生,基础很差,成绩也不好。但是他最大的优点就是集体荣誉感特别强,小组合作的春风对他而言真是成长的转折点。刚进班时数学成绩不及格,在小组长和其他组员的鼓励和带动下,只要有发言的机会,他就会高高的举起手。老师和同学们都为他高兴为他鼓掌,渐渐的他的信心建立起来,期末考试成绩居然达到优秀线。同学们都以他为榜样,特别是后进生找到了前进的动力。合作的魅力真的是无穷的。 我认为合作不仅是学习方式,更是教学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学生在讨论时应该相互尊重,学会倾听,这也是人际交往必备的素质。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会倾听他人的评价,唯我独尊,是现在孩子的通病。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仅影响讨论效果,还无法使讨论深入。因此,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孩子在互相尊重中把合作搞得更加融洽,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合作。 再次,要运用教育评价鼓励合作。讨论结束时,不仅注重学习结果的汇报,更要注意对合作过程的评价。比如,师生可共同评出“最佳沟通奖”“配合默契奖”“共同进步奖”等。这样,使小组合作学习更积极向上,使学生更乐于参 小组合作之我的困惑和疑问 培养优秀学生到黑板上演示来代替教师讲,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教师只在关键时机点拨引导。可是我培养的优秀学生似乎总是不尽人意,不是声音太小就是面向黑板不好意思转过头,要么就是思路不清晰,到黑板上就紧张。似乎培养一个小老师真的很困难。 怎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马潇南呢?另外,许多课型都已经总结出了固定的模式了,这些模式时间长了会不会让学生失去兴趣呢?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学习方式,我们要通过不断的指导,长期的熏陶,积极引导学生吸收、内化。我们教师也应该不断反思改进,使自己的课堂适应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1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小组合作 中小学语文教育一直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教育部先后公布和实行了《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这一系列的剧作充满了改革精神,富于时代气息,标志着我国语文课程改革新时期的到来。新的语文课程要求体现核心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应该是学生,教师不再是统治者,而是一个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由过去的“主导”退居“引导者”的位置。各种新的教学方法、评价方法都变为以保护和尊重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为主,一切的教学形式都以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为前提。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新形势,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便是具有实践精神的一次新的新课标体验形式。如何将这种新的教学手段恰如其分的运用好,相信是所有致力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的园丁们,一直在不断探索的问题。在此,结合我自身的一些教学实践,和大家共同学习,希望能把“小组合作学习”这种语文教学的新方法运用的更充分有效。 教育学里提倡“因材施教”,我认为在实践小组合作学习时,也应该充分考虑一个类似的因素。我所处的学校地区偏远,以来自各乡各村的农村孩子居多,如果不考虑学生因地区差异造成的差距,而贸然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相信不能将这种好 的教学方法优势最大化,终究可能只是流于表面的形式主义。 在信息技术充分发展的现代,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也逐渐和教学相结合,农村中学的学生们也不再是不是网络的“信息盲”,相反他们更易于接受新的形式,每个星期两节信息技术课可以让学生们更广阔的了解这个世界,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但较城区中学的学生而言,乡村中学生们仍然略显内向和羞涩,在语文课堂上,能大胆说出自己心中所想的学生仍然只是个别。其实很多学生有着新颖的观点和强大的理解力,但由于地区观念的差异,绝大部分的学生往往不善于开口去表达,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养成,或者轻易就能改变的 。这样看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在农村中学生中的开展将有着它的特殊性和必要性。 首先特殊性。体现在这种新的教学形式,面对的主体是特殊的。他们所处的相对闭塞和落后的社会环境,让他们保留了更多人性的淳朴,却也抑制了他们张扬个性的自由向往。 其次是必要性。简言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正是由于面临难题,我们的教学变革才更具挑战性。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格外的耐心和细心去启发和引导,致力于培养他们主动,充满阳光的学习精神风貌。 于漪老师曾提倡将语文课上的实惠一些,朴实一些。由此,我也总结自身在实践“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新形式后的经验,提几则优惠小方法,和大家共勉。 新课改将学生推上课堂主人的位置,还学生以充分的自主权,是一种创新变革。但教师并不能退居一旁,正如于漪老师说的教师应是“平等中的首席”,那现在我们有义务好好的利用首席的权利,帮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新形式中获得更多乐趣。以下是我们这些首席需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做的: 1, 巧妙优化小组结构。 课堂活动应该是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的过程。组别的划分,组员的搭配也是一个需要精心设计的步骤。当然我们可以说一句,让学生自由组合,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长此以往,或许我们可以更加了解学生,知道他们谁更喜欢和谁玩,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却不一定理想。所以小组应该是全班学生学习时效果最佳的一个最优化整合。针对每个学生之间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语文素质的差异,课采用“好+中+差”的搭配模式。一六人组合一组为例,每一组中,三类学生所占比例依次分别是33%、50%、17%;相应的具体人数分别是:2、3、1排列。这样做到优势互补,三类学生会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与反作用。当然老师们也可以结合自己班级的具体的情况,灵活的安排。这种编排法定主旨就是:将学生的优势最大化,劣势最小化。 2, 灵活安排发言人。 在具体的“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常会有这样的情形发生。经过一番热列的讨论之后,真正愿意或敢于站起来发言时,相对于讨论时代激烈,则更显冷清。一个学习小组中,发言人往 往集中表现为某一个人或某两三个,剩余的两三名便渐渐的变为小组中的听众,一不小心,还有变为小组活动发言时的隐形人的可能。即使被老师强行要求发言了,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不是三言两语草草了事,算作应付,便是站着一言不发,呆若木鸡,当然,这是有违“小组合作学习”的本意的 。学生不愿发言,除了前面提到的社会地区观念差异,更多的是学习习惯的强化不够。对此,我觉得一旦出现这种情形,教师要提前尽快实施“首席”的权利,灵活发言人机制。按时间划分(每周、次或者每天轮换发言人);按性别来划分(男女轮换);按学号划分(单双轮换)等等。总之,在灵活的变换中,督促指挥,养成学生发言的吸干,渐渐化被动为主动,使每个学生都保持一种学习上的适度紧张感:说不定下一个发言人就是我!老师们,充分发挥你们精彩的点子,和学生身上的“惰性”因子斗争到底,努力使“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在你的课堂上大放光彩。 3, 创设场景,变平板为生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语文教师,更应利用好语文学科本身的特色,想办法使学生对语文的兴趣逐渐浓厚,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的欲望。提问文字语言的魅力,学生离不开教师的指引,那引导之后,教师不妨放手让学生自由的呼吸。,笔者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来略谈一二,苏教七年级《皇帝的新装》是一篇童话,内容和主题对学生而言不难把握,对于整个故事中几个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我尝试着让学生们按小组分配分角色演绎的方法。 毕竟想要把人物演好,首先必须要去了解人物的行为,然后还要揣摩这个人物形象当时的内心以及神情,动作等等。任务布置下去后,各个小组都忙的热火朝天,连平时被提问到后站起来一言不发的学生也全力以赴,结果当然出人意料到精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演绎,对人物的理解更加的具体深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大增,组员之间增进了友情。当然,通过这次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学习小组的形式也进一步的巩固了。爱玩是每个学生,或者说每个孩子的天性,“小组合作学习”使玩有趣的同时又有了意义,做到了两全其美。 4, 为小组合作学习引入竞争机制。 曾经在一次教学研讨活动中,听一位教师提到自己课堂教学的一个细节:让学生进行“PK”。“PK”是“Player Kills”的缩写,在超级女生节目中特指 两人去留问题。将时尚的因素引入课堂教学活动中,更体现了教学的创新意识。在这里,不妨将这种理念二次利用,将PK引入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新的教学形式,赋予“小组合作学习”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力争上游的进取心,形成良好的课堂问答氛围。苏教版教材,每个单元的诵读欣赏,我一直坚持用小组PK的形式去教学。诵读欣赏旨在锻炼学生朗读欣赏的本领,通过反复诵读,加深对诗歌主题的体会。具体操作过程如下:每组组内互相诵读,选出一名代表和其他小组两两PK,得分记为A、B、两等级。然后相同等级的再比赛,最终得A的组别获胜,组内成员都有奖品。由于带有竞争,奖励等因素,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14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我们师生都有了可喜的收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端正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行为,而且他们在课堂上表现活跃,回答问题积极,社会实践、调查能力增强,课堂气氛活跃,性格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创设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组合作学习由于采用了小组讨论、所学知识与社会调查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从而为课堂创设了一种最佳的教学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实验中学生学习兴趣有了显著的改观,社会调查、实践能力、对教学的评价有了较大提高。具体表现为实验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敏捷,能主动提出问题。喜欢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的各种兴趣和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 二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 小组合作学习增加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小组、小组与小组、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的机会,学生获得的表现机会要比单纯的小组合作学习。我们非常注重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他们在动口、动手、动脑、团结协作、取长补短中获取知识,对此学生做题正确率高。 三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小组合作学习是师生互动、互评和个别指导与个别评价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的个别差异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加以利用,做到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的分层效果,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益处。 在实验与研究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继承实验中的成果。结合我校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经过反复论证和实践,在所有实验教师的努力下,我们总结出一套适合我们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流程模式。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能被我校小学一线教师所认同,至今仍在不断的研究与发展。 我校课题小组在研究中感到能否有效地在我校小学数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使之成为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关键在于能否引导教师科学地理解、把握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避免走入表面化的误区。一方面及时抓住合作学习在理念上的实质进行探讨,另一方面在通过对合作学习中各动态因素的分析、研究、实践总结出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体系。明确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和研究目的,把握研究的方向。清楚合作学习绝不是一种外在组织形式的改变,而是将生生之间的互动作为促进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由开始关注课堂外在形式的变化到倾心于对影响合作学习效果的各内在条件的研究。如:对合作学习内容、目标、时机、方式的研究;对个人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对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方式及调控方式的研究;对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合作效果的研究等,使合作学习的研究能保持在一个较深入的层次。 行动策略研究的专列还在义无反顾的前行,我们还不能喘歇,继续不断努力。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15 本学年我们学校主要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前一阶段时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熟悉学生,为分组做准备。 老师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对学生的姓名、爱好、性格、学习、能力均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而为下步的分组学习做好准备。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学会与人合作。 针对学生表现欲强,经常抢答问题的现象,我们与学生约定,要耐心倾听他人发言,学会尊重他人。学会评价他人的发言,不重复他人的意见,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当与他人意见不一致时,能虚心吸收别人的正确见解。 3、教师做好精选讨论问题的准备: (1)问题要明确:小组合作学习探讨的问题一定要明确,要紧紧扣住课程标准,从知识、能力、情感的三维度目标入手,设计出明确的活动要求,切忌模棱两可。 (2)问题要精选: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地理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不提出过于简单、不假思索就能解决的问题。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张口就会,看起来气氛活跃,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时小组合作学习要经常进行,但并非每堂必要,要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学生实际而定。一般一节课最多两个回合。因此一定要精选问题,把具有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或趣味性、生活性的问题,或热点性、规律性的问题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载体。对过于简单的问题可以采取讲授法或学生回答的方式进行。 4、制定的有效评价策略: (1)制定适宜的小组合作学习目标:小组合作学习的精髓是通过学生互动求得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达到个人目标,而且要帮助同伴实现目标,通过相互协作,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所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要求教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制定学习目标,只有小组成员都完成了自身的学习任务,小组学习目标才算最终达成。 (2)建立激励性评价机制,培养小组成员的合作精神:研究结果表明,激励性评价机制的建立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时,"小组合作表现"是评价的主要指标。它包括:小组成员的差异性、小组成员分工的合理性、小组成员的合作方式、小组成员的参与度、集体研究活动的形式、个人对集体学习的贡献等。教师要将激励性评价指标公布给学生,并定期引导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 经过本阶段的工作,教师对合作学习有了深层次的理解,学生也有了初步合作的意识,通过合作学习,我们相信学生一定会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生活。 |
随便看 |
|
符号大全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