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古代设在衙门和驿站前用以报时的时辰台。
引清•周亮工 《书影》卷三:“开元 中, 郑审 检校两京馆驛。今驛门前十二辰堆,即 审 所剏。十二辰堆,即今各衙门堂前时辰臺也。驛骑虑有淹迟,故置堆以纪去来之候耳。”
十二辰堆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shí èr chén duī,是指古代设在衙门和驿站前用以报时的时辰台。
十 [ shí ] 1.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 2. 表示多、久。 如 十室九空。 3. 表示达到顶点。 如 十足。十成。 [更多解释]
二 [ èr ] 1. 数名。 如 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 2. 双,比。 如 独一无二。 3. 两样,别的。 如 二话。不二价。 [更多解释]
辰 [ chén ] 1. 地支的第五位,属龙。 2. 用于记时。 如 辰时(上午七点至九点)。 3. 时日。 如 辰光。时辰。诞辰。 4. 日、月、星的总称。 如 北辰(北极星)。星辰。 5. 古同“晨”,清早。 [更多解释]
堆 [ duī ] 1. 累积在一起的东西。 如 堆栈。堆房。土堆。 2. 累积在一起,聚积在一起。 如 堆积。堆放。堆垒。堆摞。堆砌。 3. 量词,用于成堆的物或成群的人。 如 一堆人。 [更多解释]
十二辰堆的拼音是:shí èr chén duī点击 图标播放十二辰堆的发音。
十二辰堆的意思是:古代设在衙门和驿站前用以报时的时辰台。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