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䛩 | |||||||||||||||||||||||||||||||||||||||||||||||||||||||||
释义 | 䛩wù ㄨˋ 卷三言部共15画 说文解字 卷三 言部 15画 U+46E9 䛩 宛古切 䛩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三上反切宛古切頁碼第75頁,第9字續丁孫 䛩
附注徐鍇繫傳作「畏䛩」。楊樹達《積微居小學述林》:「尋亞即今醜惡之惡字。䛩从言从亞者,謂言人之醜惡,故其義為相毀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五反切宛古反頁碼第212頁,第2行,第1字述
鍇注臣鍇曰:「猶惡(音汙),相毀惡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三上反切宛古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396頁,第7字許惟賢第179頁,第1字
段注宛古切。五部。 一曰畏䛩。 段注此與惡惡之惡略同。 䛩字的相关索引
䛩wù ㄨˋ 正文・酉集上言部共15画 康熙字典 正文 ・酉集上 言部 15画 U+46E9 䛩 䛩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酉集上 部首:言部 武英殿刻本: 第2784頁,第1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165頁,第6字 標點整理本: 第1139頁,第15字 音《唐韻》:宛古切;《集韻》:於五切,𡘋汙上聲。 音又,《集韻》:烏故切,汙去聲。又,遏鄂切,音惡──𡘋與䜑同。 音又,《集韻》:丘駕切,音骼。 音又,《集韻》:乙格切,音𩚬──與啞同,笑也。 例《篇海》作𧪛,非。 注解〔䛩〕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上,康熙部首是言部。 〔䛩〕字拼音是wù,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訁、亞。 〔䛩〕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wù] ⑴ 说人坏话。《説文•言部》:“䛩,相毁也。”卷子本《玉篇•言部》:“䛩,《説文》:‘相毁也。’野王案:《左氏傳》‘兩相䛩’是也。”《月燈三昧經》卷七:“彼不染女色,亦不隨順彼,當離於此想,女想甚可䛩(烏故反)。”㈡ [qià] ⑴ 同“惡”。厌恶。《説文•言部》:“䛩,畏䛩。”段玉裁注:“亦與惡惡之惡畧同。”卷子本《玉篇•言部》:“䛩,《説文》又曰:一云畏䛩也。'野玉案:《禮記》孔子曰:‘如惡惡臭,君臨喪以巫祝桃茢惡之。';”《集韻•莫韻》:“惡,恥也,憎也。或作䛩。”⑵ 〔䛩訝〕言不正。《集韻•禡韻》:“䛩,䛩訝,言不正。”㈢ [è] ⑴ 同“啞”。笑。《集韻•陌韻》:“啞,笑也。或从言。”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䛩wù ㄨˋ 言部共15画左右结构U+46E9CJK 扩展A 汉语字典 言部 15画 8画 左右结构 YGFG YRMLM SBZ 01612 无 U+46E9 411125112155121 䜑 、 啞 、 惡 、 𧪛 䛩字概述〔䛩〕字拼音是wù,部首是言,总笔画是15画。 〔䛩〕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言、亞”或“訁、亞”。 〔䛩〕字仓颉码是YRMLM,五笔是YGFG,四角号码是01612,郑码是SBZ。 〔䛩〕字的UNICODE是U+46E9,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10进制: 18153,UTF-32:000046e9,UTF-8:E4 9B A9。 〔䛩〕字异体字是䜑、啞、惡、𧪛。 䛩的意思全部wù1qià2è3 䛩1wùㄨˋ基本解释◎说人坏话。《説文•言部》:“䛩,相毁也。”卷子本《玉篇•言部》:“䛩,《説文》:‘相毁也。’野王案:《左氏傳》‘兩相䛩’是也。”《月燈三昧經》卷七:“彼不染女色,亦不隨順彼,當離於此想,女想甚可䛩(烏故反)。” 䛩2qiàㄑㄧㄚˋ基本解释①同“惡”。厌恶。《説文•言部》:“䛩,畏䛩。”段玉裁注:“亦與惡惡之惡畧同。”卷子本《玉篇•言部》:“䛩,《説文》又曰:一云畏䛩也。'野玉案:《禮記》孔子曰:‘如惡惡臭,君臨喪以巫祝桃茢惡之。';”《集韻•莫韻》:“惡,恥也,憎也。或作䛩。” ②〔䛩訝〕言不正。《集韻•禡韻》:“䛩,䛩訝,言不正。” 䛩3èㄟˋ基本解释◎同“啞”。笑。《集韻•陌韻》:“啞,笑也。或从言。” 䛩字的翻译
䛩的字源字形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