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溺 | ||||||||||||||||||||||||||||||||||||||||||||||||||||||||||||
释义 | 溺nì ㄋㄧˋ niào ㄋㄧㄠˋ 卷十一水部共13画 说文解字 卷十一 水部 13画 U+6EBA 溺 而灼切 溺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十一上反切而灼切頁碼第360頁,第12字續丁孫 溺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二十一反切泥覓反頁碼第876頁,第6行,第1字述
鍇注臣鍇按:《漢書》云:「桑欽以爲,導弱水自此西至酒泉合黎。」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十一上反切而灼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2080頁,第2字許惟賢第910頁,第2字
段注《禹貢》曰:弱水旣西。又曰:道弱水至于合黎。餘波入于流沙。張掖郡刪丹,二志同。《前志》刪丹下曰:桑欽以爲道弱水自此,西至酒泉合黎。又張掖郡居延下曰:居延澤在東北。古文以爲流沙。《水經》曰:合離山在酒泉會水縣東北。流沙地在張掖居延縣東北。今甘肅舊山丹衛卽刪丹廢縣。舊甘州衛西北千二百里有故居延城。故居延城東北有居延海。衛西北四十里有合黎山。衛西有弱水。胡氏渭《禹貢》錐指曰:溺水正流入居延海。其餘波則入流沙。流沙非居延也。 从水。弱聲。 段注而灼切。二部。按今人用爲㲻𣳚字。溺行而㲻廢矣。又用爲人小便之㞙字。而水名則皆作弱。 桑欽所說。 段注《漢書・儒林傳》。孔氏古文《尙書》,安國授都尉朝。朝授膠東庸生。庸生授淸河胡常少子。常授虢徐敖。敖授王璜及平陵塗惲子眞。子眞授河南桑欽君長。《地理志》偁桑欽說五。《水部》引桑欽說三。桑《經典釋文》作乗。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近代)朱一弱水當作溺,沈溺當作㲻,小便之溺當作尿。 朱二本為弱水之溺。古音讀如鬧,故亦借為溺。溺水條支亦有,今土耳其斯坦地。甘肅亦有。西方之山皆稱昆侖,水皆稱溺水。 錢一沉㲻。便尿,弱水=溺水。 錢二溺【弱】水今作弱水。沈溺字當作㲻,作小便解者當作𡲘。 白话解释溺,河川。河段从张掖删丹西,到酒泉合黎,余波没入西北流沙。字形采用“水”作边旁,“弱”是声旁。 字形解说甲骨文之字形作 溺字的相关索引
溺nì ㄋㄧˋ niào ㄋㄧㄠˋ 正文・巳集上水部共14画 康熙字典 正文 ・巳集上 水部 14画 水 U+6EBA 溺 㲻 溺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28頁,第10字 同文書局本: 第641頁,第11字 標點整理本: 第589頁,第4字 古文: 㲻 音《廣韻》:奴歷切;《集韻》、《韻會》:乃歷切,𡘋音惄──沒也。 例又,凡人情沈湎不反亦曰溺。 音又,《集韻》:昵角切,音搦──亦沒也。 音又,《唐韻》:而灼切;《集韻》、《韻會》:日灼切;《正韻》:如灼切,𡘋音若──水名。 音又,《集韻》:奴弔切──與尿同,小便也。 注解〔溺〕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溺〕字是多音字,拼音是nì、nià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弱,五行属水。 〔溺〕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nì] ⑴ 淹没⑵ 沉迷不悟,过分,无节制㈡ [niào] ⑴ 同“尿”。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溺nì ㄋㄧˋ niào ㄋㄧㄠˋ 氵部共13画左右结构U+6EBACJK 基本汉字 一级汉字次常用字通用字 汉语字典 氵部 13画 10画 左右结构 会意字 水 IXUU ENMM VYYT 37127 3312 3671 U+6EBA 4415154151541 点、点、提、横折、横、竖折折钩、点、提、横折、横、竖折折钩、点、提 㲻 、 尿 、 氼 、 溺 、 𡲳 、 𣲙 、 𤀂 溺字概述〔溺〕字是多音字,拼音是nì、niào,部首是氵,总笔画是13画。 〔溺〕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弱”,五行属水。 〔溺〕字仓颉码是ENMM,五笔是IXUU,四角号码是37127,郑码是VYYT,中文电码是3312,区位码是3671。 〔溺〕字的UNICODE是U+6EBA,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8346,UTF-32:00006eba,UTF-8:E6 BA BA。 〔溺〕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3020,属次常用字。 〔溺〕字异体字是㲻、尿、氼、溺、𡲳、𣲙、𤀂。 溺的笔顺Loading... 溺的意思全部nì1niào2 溺1nìㄋㄧˋ基本解释①淹没。~水。~死。 ②沉迷不悟,过分,无节制。~爱。沉~。 详细解释动词 1.没入水中drown。 嫂溺,则援之以手乎? —— 《孟子·离娄上》溺死者。 —— 《吕氏春秋·察今》河中溺死。 —— 《汉书·李广苏建传》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 《资治通鉴》 溺女(将刚生下的女婴投入水中淹死);沉溺(陷入不良的境地);溺没(沉没);溺溺(沉没);溺毙(淹死) 2.沉湎,无节制indulge; give over to。 困于所溺。 —— 宋· 欧阳修《伶官传·序》 溺信(沉迷);溺志(心志沉湎于某种事情);溺情(思想感情沉湎于某个方面);溺意(心志沉湎于某个方面);溺心(潜沉心志);溺惑(沉迷;迷信) 3.陷于困境be stick in。 天下溺,援之以道。 —— 《孟子·离娄上》 4.失职 neglect。如溺职。 5.假借为“弱”。水浅,意谓水弱不能胜舟shallow。 6.另见 niào。 溺2niàoㄋㄧㄠˋ基本解释◎同“尿”。 详细解释动词 ◎排泄小便。后来作“尿” pass urine 宾客饮者醉,更溺睢。(更:轮番。睢:范睢。)——《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又如:溺尿(解小便);溺溲(撒尿) 名词 1.人或动物排泄的小便urine。 中热,故溺赤也。 ——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矢溺皆闭其中。 —— 清· 方苞《狱中杂记》 溺盆子(小便盆);溺壶(小便壶);溺窝子(尿坑);溺器(盛小便的器物) 2.另见 nì。 溺字的翻译
溺的国语辞典解释全部nì1niào2 溺1nìㄋㄧˋ详细解释动 1.淹没、没于水中。 《孟子•离娄上》:“嫂溺不援,是豺狼也。” 溺毙、人溺己溺。 2.陷于危境中。 《孟子•离娄上》:“天下溺,援之以道。”《文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夫拯民于沉溺,奉至尊之休德。” 陷溺。 3.沉迷无节制。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理郁者苦贫,辞溺者伤乱。”《新五代史•卷三七•伶官传•序》:“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溺于酒色。 副 ◎过分不当。 溺爱。 溺2niàoㄋㄧㄠˋ详细解释名 ◎小便。 《庄子•人间世》:“夫爱马者,以筐盛矢,以蜄盛溺。”《红楼梦•第七回》:“两日没得水,得了半碗水给主子喝,他自己喝马溺。” 便溺、尿溺、撒一泡溺。 动 ◎撒溺。 《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宾客醉者醉,更溺雎,故僇辱以惩后,令无妄言者。”《西游记•第四五回》:“那呆子揭衣服,忽喇喇,就似吕梁洪倒下坂来,沙沙的溺了一砂盆。”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溺的两岸词典解释全部nì1niào2 溺1nìㄋㄧˋ详细解释1.淹没在水中。 溺水、溺婴。 2.沉迷而没有节制。 沉溺、溺爱。 3.姓。 溺2niàoㄋㄧㄠˋ详细解释◎人和动物体内,由肾脏滤出,经尿道排泄出来的液体。通“尿”。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溺的字源字形
含溺字的成语嫂溺叔援 救饥拯溺 避溺山隅 溺爱不明 己饥己溺 救焚拯溺 道在屎溺 救火拯溺 善游者溺 扶危拯溺 拯溺扶危 拯溺救焚 授手援溺 流溺忘反 己溺己饥 及溺呼船 溺心灭质 见溺不救 拯危扶溺 援溺振渴 视溺不援 玩物溺志 以溺自照 更多… 溺字组词溺开头的词语溺爱 溺水 溺死 溺婴 溺爱不明 溺爱娇宠 溺白 溺毙 溺冠 溺后漏精 溺壶 溺惑 溺口 溺裤 溺袴 溺篑 溺绿散 溺没 溺溺 溺尿 溺女 溺女婴 溺盆子 更多… 溺结尾的词语沉溺 便溺 爱溺 长沮桀溺 撜溺 宠溺 出溺 酖溺 耽溺 道在屎溺 垫溺 颠溺 燔溺 焚溺 复溺 覆溺 扶危拯溺 龟溺 汩溺 蛊溺 锢溺 惑溺 焦溺 更多… 溺中间的词语哀溺文 避溺山隅 屙金溺银 见溺不救 桀溺长沮 及溺呼船 己溺己饥 流溺忘反 七众溺水 人溺己溺 人溺我溺 嫂溺叔援 视溺不援 玩物溺志 援溺振渴 拯溺扶危 拯溺救焚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