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矫枉过正 |
释义 | jiăowăngguòzhèng 矫枉过正
矫枉过正的意思词语解释矫枉过正jiǎo wǎng guò zhèng
引证解释
国语辞典矫枉过正jiǎo wǎng guò zhèng
矫枉过正的字义分解
【矫枉过正】的常见问题
jiǎowǎngguòzhèng 矫枉过正
拼音: jiǎo wǎng guò zhèng 怎么读 注音: ㄐㄧㄠˇ ㄨㄤˇ ㄍㄨㄛˋ ㄓㄥˋ 繁体: 矯枉過正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过犹不及 矫枉过直 反义词: 恰如其分 恰到好处 差之千里 矫枉过正的意思矫:纠正;枉:弯曲;过正:超过了限度。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仲长统传》:“逮至清世,则复入矫枉过正之检。”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分句;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 例子:或有避其谤者,又每矫枉过正,至坐视儿女之放纵,而不一置问。(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细柳》) 正音:“矫”,读作“jiǎo”,不能读作“jiāo”。 辨形:“矫”,不能写作“娇”、“骄”;“枉”,不能写作“往”。 故事: 汉景帝担心诸侯势力过大会自己称王,出现中央管不住地方的矫枉过正的局面,就采用晁错的建议,借故削了几个诸侯王的封地。吴王刘濞竟借清君侧的名义企图谋反,迫使汉景帝杀死晁错,从而出现历史上的“七国之乱” 矫枉过正的详细解释【释义】纠正偏差超过适切程度,反而不符合中庸之道。#语本《越绝书・卷一五・越绝篇叙外传记十九》。 【典源】#《越绝书・卷一五・越绝篇叙外传记十九》[1]问曰:“子胥伐楚宫,射其子,不杀,何也?”「弗及耳。楚世子奔逃云梦之山。 [2]兵 [3]卒主 之墓, [5]遣 [6][7]入 [8]请救。 [9]进谏子胥,子胥 [10]会秦救至,因引兵 [11]。 [12]见其荣于无道之 [13],兴兵伐 [14]。子胥以不得已,迎之 [15]。」问曰:“笞墓何名乎?”“子之复仇,臣之讨贼,至诚感天,矫枉过直。乳狗哺虎,不计祸福。大道不诛,诛首恶。子胥笞墓不究也。” 注解[1]典故或见于《汉书・卷一四・诸侯王表》。 [2]子胥:伍员(?∼公元前664),字子胥,春秋楚人。与父兄俱仕楚,楚平王听信谗言,杀其父兄,后逃亡吴国,佐吴伐楚,并得以使己复仇雪耻。又吴王夫差灭越国后,欲释越王句践回国,伍员极力谏阻,夫差不听,反而听信谗言杀了他。伍员死前预言越必灭吴,九年后果然应验。 [3]笞:音chī,用鞭或竹板打。 [4]卒王:指楚平王。 [5]昭王:春秋时楚人,生卒年不详。平王之子,名壬。伍员助吴王阖庐攻楚,入楚都城郢时,楚昭王出奔,使申包胥求援于秦。后来吴伐陈,昭王救之,囤兵于城父,因得重病卒于城父。在位共二十七年,谥昭。 [6]大夫:职官名。多系担任中央要职和顾问。 [7]申包胥:春秋时楚国大夫,生卒年不详。本姓公孙,名包胥,因封于申,故又称申包胥。伍员助吴伐楚,攻入楚都城郢,包胥入秦求援,依庭墙哭七日,秦王乃遣兵帮助楚国平定国难。后楚昭王论功行赏,逃而不受。 [8]秦:国名,公元前248∼207。周孝王封伯益的后代于秦地,地约当在今甘肃省天水县。庄公时徙居大丘,孝公时定都咸阳,得商鞅变法图强,积极东侵。秦王政二十六年 (公元前221)统一天下,后为刘邦所灭。 [9]于斧渔子:于斧,春秋时地名。渔子,渔夫。 [10]适:正好。 [11]还:返。 [12]越:春秋时诸侯国,姒姓。建都于会稽。曾占有今江苏、浙江及山东的一部分,后灭于楚。 [13]楚:周成王封熊绎于楚,春秋时称王,为战国七雄之一。领土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后为秦所灭。 [14]吴:春秋时诸侯国。泰伯封于吴地,故址在今江苏省无锡县。传到夫差,为越王句践所灭。 [15]就李:春秋时地名,在今浙江省崇德县东南。 参考《汉书・卷一四・诸侯王表》 天子自有三河、东郡、颍川、南阳,自江陵以西至巴蜀,北自云中至陇西,与京师内史凡十五郡,公主、列侯颇邑其中。而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可谓挢抂过其正矣。虽然,高祖创业,日不暇给,孝惠享国又浅,高后女主摄位,而海内晏如,亡狂狡之忧,卒折诸吕之难,成太宗之业者,亦赖之于诸侯也。 另可参考: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一・玉杯》 【典故】据《越绝书・卷一五・越绝篇叙外传记十九》载:春秋时,伍氏一家本在楚国仕宦,但伍子胥的父亲和哥哥因为得罪了楚平王而被杀,只有他一人逃到吴国。由于受到吴王阖闾的赏识,他帮助吴国从衰微的国势走向富强,进而使吴成为一方的霸主。但是伍子胥从来没有忘记楚平王的杀父之仇。后来楚国攻伐蔡国,伍子胥便藉救援蔡国的名义,发动吴兵攻打楚国,攻下楚国的都城郢。此时楚平王早已死去多年,复仇心切的伍子胥命令兵士们挖开楚平王的坟墓,鞭笞尸骨。后人评论这件事情,认为:“儿子为父亲复仇,臣子讨伐逆贼,本来是发自至诚之举,但是伍子胥的做法已经超出常理,反而不合乎中庸之道了。”后来“矫枉过正”这句成语就从这里原文的“矫枉过直”演变而出,用来指人纠正偏差超过适切程度,反而不符合中庸之道。 【书证】
【用法】语义纠正偏差超过适切程度,反而不符合中庸之道。 类别用在“处事不当”的表述上。 例句①医生要她减肥,结果她连水都不敢喝,真是矫枉过正。 ②瘦身固然有益健康,一旦矫枉过正,弄到厌食就糟糕了。 ③那个传令兵只犯了一点小错,你就要他禁足一星期,矫枉过正了吧! ④我们在纠正别人错误时,要恰如其分,不要矫枉过正,效果才会好。 ⑤孩子只是受了一点凉,你就要他穿起棉袄来,也未免太矫枉过正了。 ⑥我不反对你施铁腕纠正弊端,但切忌矫枉过正,否则为害可能更大。 ⑦他对这件事情的批评,虽然有点依据,然而有些地方不免流于矫枉过正。 ⑧经理大力推动绩效提升运动,弄得大家拚命加班,的确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现象。 【辨识】形音枉,音wǎng。弯曲、不直。不可写作“往”。 矫枉过正的翻译
矫枉过正成语接龙“正”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矫”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矫枉过正字义分解矫读音(jiǎo,jiáo), 矢部,共11画 ㈠ 矫 [ jiǎo ]①. 纠正,把弯曲的弄直。 如: 矫正。矫形。矫治。矫世(矫正世俗)。矫情(故意违反常态,表示与众不同)。矫枉过正。 ②. 假托。 如: 矫命。矫诏。矫虔(官吏假托上命掠夺百姓的财物)。 ③. 强壮,勇武。 如: 矫健。矫捷。矫矫(a.勇武的样子;b.出众的样子)。 ④. 姓。 ㈡ 矫 [ jiáo ]①. 〔~情〕方言,指强词夺理,无理取闹,如“这个人太~~”,(“情”读轻声)。 查看详细解释 枉读音(wǎng), 木部,共8画 ①. 弯曲,弯屈,引申为行为不合正道或违法曲断。 如: 枉道。矫枉过正。贪脏枉法。枉己正人(自己身子不正,倒去矫正别人)。 ②. 冤屈。 如: 枉死。冤枉。 ③. 屈就,用于别人,含敬意。 如: 枉驾(a.称对方来访自己;b.请对方往访他人)。枉顾(称对方来访自己)。枉临(称对方来访自己)。 ④. 徒然,空,白。 如: 枉然。枉自。枉费心机。 查看详细解释 过读音(guò,guo,guō), 辵部,共6画 ㈠ 过 [ guò ]①.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 如: 过江。过账。过程。过渡。过从(交往)。经过。 ②.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 如: 过秤。过磅。过目。 ③. 超出。 如: 过于。过度(dù)。过甚。过奖(谦辞)。过量(liàng)。过剩。过犹不及。 ④. 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 如: 过电影。 ⑤. 从头到尾重新审视。 如: 把这篇文章再过一过。 ⑥. 次,回,遍。 如: 把文件看了好几过儿。 ⑦. 错误。 如: 过错。记过。 ㈡ 过 [ guo ]①. 用在动词后表示曾经或已经。 如: 看过。用过。 ②. 用在动词后,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 如: 拿过来。走过去。 ㈢ 过 [ guō ]①. 姓。 查看详细解释 正读音(zhèng,zhēng), 止部,共5画 ㈠ 正 [ zhèng ]①. 不偏斜,与“歪”相对。 如: 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 ②. 合于法则的。 如: 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③. 合于道理的。 如: 正道。正确。正义。正气。 ④. 恰好。 如: 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 ⑤.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 如: 他正在开会。 ⑥.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 如: 正面。正本。 ⑦. 纯,不杂。 如: 正色。正宗。正统。纯正。 ⑧. 改去偏差或错误。 如: 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 ⑨.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 如: 正方形。 ⑩.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 如: 正电。 ⑪.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 如: 正数(shù)。 ⑫. 姓。 ㈡ 正 [ zhēng ]①. 〔~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 查看详细解释 矫枉过正成语组词矫的成语枉的成语过的成语正的成语 矫枉过正相似的成语矫枉过中矫枉过直矫枉过当挢枉过正矫枉过甚挢抂过正矫过正枉矫过激枉己正人矫邪归正枉墨矫绳堂堂正正端端正正方方正正正正堂堂正正经经正正气气斧正正正当当得过且过不过尔尔过时货走过场过桥拆桥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