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籭 | ||||||||||||||||||||||||||||||||||||||||||||||||||||||||||||
释义 | 籭shāi ㄕㄞ 卷五竹部共25画 说文解字 卷五 竹部 25画 U+7C6D 籭 所宜切 籭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五上反切所宜切頁碼第143頁,第10字續丁孫 籭
附注段玉裁注:「籭、簁,古今字也,《漢(書)・賈山傳》作篩。」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九反切色離反頁碼第366頁,第5行,第1字述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五上反切所宜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766頁,第3字許惟賢第341頁,第9字
段注俗云簁籮是也。《廣韵》云:籭,𥂖也。能使麤者上存。細者𥂖下。籭簁古今字也。《漢・賈山傳》作篩。 从竹。麗聲。 段注所宜切。十六部。今音山佳切。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近代)錢一竹器也,可取粗去細。俗作篩。 籭字的相关索引
籭shāi ㄕㄞ 正文・未集上竹部共25画 康熙字典 正文 ・未集上 竹部 25画 U+7C6D 籭 籭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未集上 部首:竹部 武英殿刻本: 第2161頁,第21字 同文書局本: 第906頁,第6字 標點整理本: 第866頁,第35字 音《廣韻》、《集韻》、《韻會》𡘋山宜切,音凘──竹器,可以取麤去細。 音又,《集韻》、《正韻》𡘋霜夷切,音師──義同。 音又,《集韻》:所綺切,音躧──與簁同。 音又,《廣韻》:山佳切;《集韻》:所佳切,𡘋音崽。 注解〔籭〕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籭〕字拼音是shāi,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麗。 〔籭〕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shāi] ⑴ 同“篩”。《農政全書•農本•諸家雜論下》:“碾碡碓磑,精麤籭簸之計宜準也。”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籭shāi ㄕㄞ ⺮部共25画上下结构U+7C6D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部 25画 19画 上下结构 TGMX HMMP MALT 88212 无 U+7C6D 3143141254125441352211535 撇、横、点、撇、横、点、横、竖、横折、点、横、竖、横折、点、点、横、撇、横折、竖、竖、横、横、竖提、撇、竖弯钩 篩 、 簁 籭字概述〔籭〕字拼音是shāi,部首是⺮,总笔画是25画。 〔籭〕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麗”。 〔籭〕字仓颉码是HMMP,五笔是TGMX,四角号码是88212,郑码是MALT。 〔籭〕字的UNICODE是U+7C6D,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1853,UTF-32:00007c6d,UTF-8:E7 B1 AD。 〔籭〕字异体字是篩、簁。 籭的意思籭shāiㄕㄞ基本解释◎同“篩”。《農政全書•農本•諸家雜論下》:“碾碡碓磑,精麤籭簸之計宜準也。” 籭的字源字形
籭字组词籭簁 簸籭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