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𦞦 | |||||||||||||||||||||||||||||||||||||||||||||||||||||||||
释义 | 𦞦hè ㄏㄜˋ 卷四肉部共14画 说文解字 卷四 肉部 14画 U+267A6 𦞦 呼各切 𦞦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四下反切呼各切頁碼第133頁,第5字續丁孫 𦞦肉羹也。从𠕎隺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八反切吼作反頁碼第344頁,第5行,第2字述 肉羹也。從肉隺聲。 鍇注臣鍇按:顏師古《匡繆正俗》云:「王逸注《楚辭》『有菜曰羹,無菜曰𦞦』引《禮》云:『羹之有菜用挾,其無菜不用挾。』又:『鉶羹有蘋、藻。』但羹之與𦞦烹煮異齊。調和不同,非關有菜無菜也。」臣鍇以爲𦞦以肉爲主;羹以菜爲主,肉爲汁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四下反切呼各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702頁,第2字許惟賢第312頁,第9字 肉羹也。 段注《䰜部》曰:𩱧,五味盉𩱧也。《釋器》曰:肉謂之羹。羹有二。實於𨦕者用菜,芼之謂之羹。實於庶羞之豆者不用芼。亦謂之羹。《禮經》牛膷羊臐豕膮。鄭云今時𦞦也。是今謂之𦞦,古謂之羹。𦞦字不見於古經而見於《招䰟》。王逸曰:有菜曰羹。無菜曰𦞦。王說與禮合。許不云羹也而云肉羹也者,亦無菜之謂。《匡謬正俗》駁叔師說。其言甚誤。 从肉。隺聲。 段注呼各切。古音在二部。 𦞦字的相关索引
𦞦hè ㄏㄜˋ 正文・未集下肉部共16画 康熙字典 正文 ・未集下 肉部 16画 U+267A6 𦞦 𦞦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未集下 部首:肉部 武英殿刻本: 第2371頁,第14字 同文書局本: 第991頁,第17字 標點整理本: 第958頁,第1字 音《唐韻》:呼各切;《集韻》、《韻會》、《正韻》:黑各切,𡘋音鰝。 音又,《廣韻》、《集韻》𡘋呼木切,音嗀。又,《集韻》:忽郭切,音霍。又,呼酷切,音熇──義𡘋同。 注解〔𦞦〕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下,康熙部首是肉部。 〔𦞦〕字拼音是hè,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隺。 〔𦞦〕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huò] ⑴ 肉羹。《説文•肉部》:“𦞦,肉羹也。”⑵ 香氣。《釋名•釋飲食》:“𦞦,蒿也,香氣蒿蒿也。”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𦞦hè ㄏㄜˋ ⺼部共14画左右结构U+267A6CJK 扩展B 汉语字典 ⺼部 14画 10画 左右结构 EPWY BOBG QWNI 无 无 U+267A6 35414532411121 䐧 、 𦢽 𦞦字概述〔𦞦〕字拼音是hè,部首是⺼,总笔画是14画。 〔𦞦〕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月、隺”或“"⺼"、隺”。 〔𦞦〕字仓颉码是BOBG,五笔是EPWY,郑码是QWNI。 〔𦞦〕字的UNICODE是U+267A6,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10进制: 157606,UTF-32:000267a6,UTF-8:F0 A6 9E A6。 〔𦞦〕字异体字是䐧、𦢽。 𦞦的意思𦞦huòㄏㄨㄛˋ基本解释①肉羹。《説文•肉部》:“𦞦,肉羹也。” ②香氣。《釋名•釋飲食》:“𦞦,蒿也,香氣蒿蒿也。” 𦞦的字源字形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