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嵒 | |||||||||||||||||||||||||||||||||||||||||||||||||||||||||
释义 | 嵒yán ㄧㄢˊ 卷九山部共12画 说文解字 卷九 山部 12画 U+5D52 嵒 五咸切 嵒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九下反切五咸切頁碼第306頁,第23字續丁孫 嵒
鉉注臣鉉等曰:从品,象巖厓連屬之形。 附注徐灝注箋:「嵒從三口,而山以連之,即絮聒之義。」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十八反切五監反頁碼第763頁,第1行,第1字述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九下反切五咸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1760頁,第2字許惟賢第770頁,第3字
段注《西京賦》曰:下嶄巖以喦齬。 从山。品聲。 段注大徐無聲。按喦與《石部》之碞別。五咸切。七部。 讀若吟。 嵒字的相关索引
嵒yán ㄧㄢˊ 正文・寅集中山部共12画 康熙字典 正文 ・寅集中 山部 12画 U+5D52 嵒 嵒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寅集中 部首:山部 武英殿刻本: 第753頁,第7字 同文書局本: 第316頁,第29字 標點整理本: 第256頁,第7字 音《廣韻》:五咸切;《集韻》、《正韻》:魚咸切;《韻會》:疑咸切,𡘋音碞。 例又,邑名。 例又,通作巖。 音又,《集韻》:逆及切,音岌──地名。 例《正字通》:嵒與喦別。別詳口部喦字註。 注解〔嵒〕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中,康熙部首是山部。 〔嵒〕字拼音是yá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品、山。 〔嵒〕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án] ⑴ 同“岩”。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嵒yán ㄧㄢˊ 山部共12画上下结构U+5D52CJK 基本汉字 三叠字 汉语字典 山部 12画 9画 上下结构 KKKM RRRU JJJL 60772 无 U+5D52 251251251252 竖、横折、横、竖、横折、横、竖、横折、横、竖、竖折/竖弯、竖 𠼧 嵒字概述〔嵒〕字拼音是yán,部首是山,总笔画是12画。 〔嵒〕字是上下结构,三叠字 (含三叠字结构),可拆字为“品、山”。 〔嵒〕字仓颉码是RRRU,五笔是KKKM,四角号码是60772,郑码是JJJL。 〔嵒〕字的UNICODE是U+5D52,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3890,UTF-32:00005d52,UTF-8:E5 B5 92。 〔嵒〕字异体字是𠼧。 嵒的笔顺Loading... 嵒的意思嵒yánㄧㄢˊ基本解释◎同“岩”。 嵒字的翻译
嵒的国语辞典解释嵒yánㄧㄢˊ详细解释名 ◎山岩、山崖。 《文选•嵇康•琴赋》:“且其山川形势,则盘纡隐深,磪嵬岑嵒。”《镜花缘•第四六回》:“此处不独清秀幽僻,而且前面层嵒错落。”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嵒的两岸词典解释全部yán1niè2 嵒1yánㄧㄢˊ详细解释◎同“巖”。 嵒2nièㄋㄧㄝˋ详细解释◎“喦”的异体字。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嵒的字源字形
嵒字组词层嵒 岑嵒 巉嵒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