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給 | |||||||||||||||||||||||||||||||||||||||||||||||||||||||||
释义 | 給gěi ㄍㄟˇ jǐ ㄐㄧˇ 卷十三糸部共12画 说文解字 卷十三 糸部 12画 U+7D66 給 居立切 给 給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居立切頁碼第433頁,第26字續丁孫 給相足也。从糸合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居立切頁碼第1029頁,第5行,第3字述 相足也。從糸合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居立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2588頁,第2字許惟賢第1126頁,第11字 相足也。 段注足居人下。人必有足而後體全。故引申爲完足。相足者,彼不足此足之也。故从合。 从糸。合聲。 段注形聲亦會意也。居立切。七部。 白话解释给,添丝加继续。字形采用“糸”作边旁,采用“合”作声旁。 字形解说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左「糸」右「合」。篆文從糸、合聲。從「糸」,指如同絲一樣長,引申有多、豐富之意;「合」有會聚的意思,此除表示音讀,亦兼有聚集之意。隸書、楷書從篆文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給字的相关索引
給gěi ㄍㄟˇ jǐ ㄐㄧˇ 正文・未集中糸部共12画 康熙字典 正文 ・未集中 糸部 12画 U+7D66 給 给 給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08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923頁,第6字 標點整理本: 第885頁,第12字 音《廣韻》、《正韻》:居立切;《集韻》、《韻會》:訖立切,𡘋音急。 音又,《集韻》:極業切,音劫──敏言也。 音又,《集韻》:於業切──義同。 音又,《集韻》:轄夾切,音洽──歲在未曰汁給。通作洽。 注解〔給〕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給〕字是多音字,拼音是gěi、jǐ,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糹、合。 〔給〕字造字法是形聲。从糸,合聲。本义是衣食豐足;充裕。 〔給〕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gěi] ⑴ 豐足;充裕。《説文•糸部》:“給,相足也。”《玉篇•糸部》:“給,足也。”⑵ 供給;供應。《玉篇•糸部》:“給,供也。”《廣韻•緝韻》:“給,供給。”⑶ 供事;服役。《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勃)常為人吹簫給喪事。”又“給事中”的簡稱。《資治通鑑•唐代宗大曆三年》:“自給、舍以上及方鎮除拜,軍國大事皆與之議。”⑷ 連及。《國語•晋語一》:“誡莫如豫,豫而後給。”⑸ 給予;賜予。《吕氏春秋•權勳》:“若殘豎子之類,惡能給若金!”又指給養;俸祿。晋孔愉《重表讓禀賜》:“而偷安高位,横受寵給,無德而禄,殃必及之。”⑹ 敏捷。《莊子•徐无鬼》:“王射之敏給。”⑺ 口齒伶俐。《論語•公冶長》:“禦人以口給,屢憎於人。”⑻ 姓。《廣韻•緝韻》:“給,姓。出《姓苑》。”⑼ 恭而不中禮。《禮記•仲尼燕居》:“敬而不中禮謂之野,恭而不中禮謂之給,勇而不中禮謂之逆。”㈡ [jǐ] ⑴ 使對方得到或遭受到。《後漢書•章帝紀》:“其悉以賦貧民,給與糧種,務盡地力,勿令游手。”⑵ 叫,讓。如⑶ 介詞。表示物件、目的,相當於“為”、“替”。《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七回:“行李鋪蓋也叫他們給你送出來。”⑷ 介詞。引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或表示被動語態,相當於“被”。如⑸ 介詞。表示方向,相當於“朝”、“向”、“對”。如⑹ 助詞。用於主動句。如⑺ 助詞。用於被動句。如⑻ 語氣詞。表示命令語氣。如㈢ [xiá] ⑴ 〔汁給〕也作“協洽”、“協給”。歲在未。《集韻•洽韻》:“給,歲在未曰汁給。通作洽。”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給gěi ㄍㄟˇ jǐ ㄐㄧˇ 糹部共12画左右结构U+7D66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给 糹部 12画 6画 左右结构 XWGK VFOMR ZOAJ 28961 无 U+7D66 554444341251 撇折、撇折、点、点、点、点、撇、捺、横、竖、横折、横 给 給字概述〔給〕字是多音字,拼音是gěi、jǐ,部首是糹,总笔画是12画。 〔給〕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糸、合”或“糹、合”。 〔給〕字造字法是形聲。从糸,合聲。本义是衣食豐足;充裕。 〔給〕字仓颉码是VFOMR,五笔是XWGK,四角号码是28961,郑码是ZOAJ。 〔給〕字的UNICODE是U+7D66,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2102,UTF-32:00007d66,UTF-8:E7 B5 A6。 〔給〕字异体字是给。 給的笔顺Loading... 給的意思全部gěi1jǐ2xiá3 給给1gěiㄍㄟˇ基本解释①豐足;充裕。《説文•糸部》:“給,相足也。”《玉篇•糸部》:“給,足也。” ②供給;供應。《玉篇•糸部》:“給,供也。”《廣韻•緝韻》:“給,供給。” ③供事;服役。《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勃)常為人吹簫給喪事。”又“給事中”的簡稱。《資治通鑑•唐代宗大曆三年》:“自給、舍以上及方鎮除拜,軍國大事皆與之議。” ④連及。《國語•晋語一》:“誡莫如豫,豫而後給。” ⑤給予;賜予。《吕氏春秋•權勳》:“若殘豎子之類,惡能給若金!”又指給養;俸祿。晋孔愉《重表讓禀賜》:“而偷安高位,横受寵給,無德而禄,殃必及之。” ⑥敏捷。《莊子•徐无鬼》:“王射之敏給。” ⑦口齒伶俐。《論語•公冶長》:“禦人以口給,屢憎於人。” ⑧姓。《廣韻•緝韻》:“給,姓。出《姓苑》。” ⑨恭而不中禮。《禮記•仲尼燕居》:“敬而不中禮謂之野,恭而不中禮謂之給,勇而不中禮謂之逆。” 详细解释動 1.[口]。 2.使對方得到或遭受到 give; grant; hand。 給他一張票;我給他字典;給我一片面包;給臉(給面子;給以禮遇);給個炭簍鬼戴(抹黑;使人難堪) 3.讓;使;叫 let。 給我看看;別叫風給刮散了 介词 1.表示對象、目的,相當於“爲”、“替” for; for the benefit of。 給傷員包紮 爲給人類帶來利益而工作;給飢餓者所需要的食物;寄給我的信 2.引進動作行爲的主動者,或表示被動語態,相當於“被” by。 機器給弄壞了;屋子裏給弄得亂七八糟 3.表示方向,相當於“朝”、“對”、“向” to。 給這兒灌水;給他送禮;給老師行禮;給他使了個眼色 助词 1.用在某些動詞前面,用以加強語氣 used before some verbs, giving stress to the tone。 碗給打碎了;褲腿都叫露水給溼透了 保不住給忘了;風把門給吹開了;您給找個人 2.另見 jǐ。 給给2jǐㄐㄧˇ基本解释①使對方得到或遭受到。《後漢書•章帝紀》:“其悉以賦貧民,給與糧種,務盡地力,勿令游手。” ②叫,讓。如。飯管飽,酒可是不給喝;這本書你到底給看不給看。 ③介詞。表示物件、目的,相當於“為”、“替”。《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七回:“行李鋪蓋也叫他們給你送出來。” ④介詞。引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或表示被動語態,相當於“被”。如。這兒給弄得亂七八糟;這事給你弄壞了。 ⑤介詞。表示方向,相當於“朝”、“向”、“對”。如。給老師行禮;給新郎新娘道喜。 ⑥助詞。用於主動句。如。風把門給吹開了;您給找個人。 ⑦助詞。用於被動句。如。小車給修好了。 ⑧語氣詞。表示命令語氣。如。你給我滾!你給我把地掃乾淨! 详细解释形容词 1.形聲。从糸,合聲。本義:衣食豐足;充裕。 2.同本義ample; be well provided for; abundant。 給,相足也。 —— 《說文》事之供給。 —— 《國語·周語》歲歲廣開,百姓充給。 —— 《齊民要術·序》則日不足,力不給。 —— 《韓非子·有度》要曰強本節用,則人給家足之道也。 —— 《史記·太史公自序》 給富(豐足富裕);給足(豐足) 3.口齒伶利clever。 御人以口給,屢憎於人。 —— 《論語》 給口(口才敏捷);給捷(敏捷) 動 1.充足的供給,以物質給予對方provide。 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 —— 《史記·高祖本紀》給貢職郡縣。(像秦國的郡縣那樣貢納賦稅。給,供。) —— 《戰國策·燕策》給其食用。 —— 《戰國策·齊策四》請鑄銅記給之。 —— 《宋史·職官志》藝蔬自給。 —— 清· 張廷玉《明史》給軍民賞月錢。 —— 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補給;配給;自給自足;給使(供人差使);給與(授物與人) 2.授與,交付confer。 若殘豎子之類,惡能給若金! —— 《呂氏春秋》 副词 1.速,捷quickly。 富必給貧,壯必給老。 —— 《鄧析子》 2.另見 gěi。 給给3xiáㄒㄧㄚˊ基本解释◎〔汁給〕也作“協洽”、“協給”。歲在未。《集韻•洽韻》:“給,歲在未曰汁給。通作洽。” 給字的翻译
給的国语辞典解释全部jǐ1gěi2 給给1jǐㄐㄧˇ详细解释名 1.军公教人员的薪俸。 俸给、加给。 2.姓。秦、汉代时有给事中一职,后以给为姓。 动 1.供应。 《战国策•齐策三》:“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供给、补给、自给自足。 2.授与、赐予。 《宋史•卷二九六•张茂直传》:“且给钱五万,以助其装。” 给假。 形 1.富裕、丰足。 《孟子•梁惠王下》:“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 2.敏捷。 《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上以朔口谐辞给,好作问之。”《新唐书•卷一九八•儒学传上•颜师古传》:“师古性敏给,明练治体。” 給给2gěiㄍㄟˇ详细解释动 1.交付。 我给他一本书。 2.用某种动作对待别人。 给他一个教训。、再给他一次机会吧! 介 1.与。 送给、借给、留给。 2.替、为。 你给我拿些吃的! 3.向。 快给他道谢。 4.被。 大家都给他骗了。 助 ◎加强语气。 你给我闭嘴!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給的两岸词典解释全部gěi1jǐ2 給给1gěiㄍㄟˇ详细解释1.使得到。 给我一本书、给她很大的安慰。 2.使遭受到。 给他两巴掌、给他点儿厉害、给他点颜色看看。 3.容许或致使,相当于“叫”、“讓”。 别给他溜掉了、唱支歌给我听、端碗面条给他吃。 4.助词。用在谓语动词前面,加强处置的语气或增强口语色彩。 把老张给调走了、衣服叫雨给淋湿了、我被你给弄糊涂了。 5.介词:(1)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被”。 居然给他猜中了、地面给人弄脏了、雨伞给老王打去了。 6.介词:(2)引进交付、传递等动作的接受者。 借给他20万元、给我发个信息。 7.介词:(3)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朝”、“向”。 给人家认个错、给老师说实话。 8.介词:(4)引进动作行为的受益者,相当于“為”、“替”。 给爸爸捶背、给祖国争光。 9.介词:(5)后面带上宾语“我”,用于命令句,表示说话人的意志,加强语气。 你给我靠边站、给我一边凉快去!。 給给2jǐㄐㄧˇ详细解释1.供应。 给养、配给、自给自足。 2.富裕;丰足。 家给人足、日不暇给、强本节用,人给家足。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給的字源字形秦 简 睡虎地 秦 简 岳麓书院 秦 简 龙岗 秦 简 关沮 汉 简 张家山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給字的成语仰给于人 家给户赡 黄鼠狼给鸡拜年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