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諫 | |||||||||||||||||||||||||||||||||||||||||||||||||||||||||
释义 | 諫jiàn ㄐㄧㄢˋ 卷三言部共16画 说文解字 卷三 言部 16画 U+8AEB 諫 古晏切 谏 諫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三上反切古晏切頁碼第70頁,第35字續丁孫 諫
附注丁福保詁林:「《慧琳音義》六卷十六頁『諫』注引《說文》『正也』。蓋古本如是。」吳大澂古籀補:「諫从柬从門,闢門以納諫。」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五反切溝鴈反頁碼第200頁,第1行,第1字述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三上反切古晏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370頁,第1字許惟賢第166頁,第6字
段注古晏切。十四部。 白话解释谏,向朝廷进言。字形采用“言”作边旁,采用“柬”作声旁。 諫字的相关索引
諫jiàn ㄐㄧㄢˋ 正文・酉集上言部共16画 康熙字典 正文 ・酉集上 言部 16画 U+8AEB 諫 谏 𧧅 諫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酉集上 部首:言部 武英殿刻本: 第2797頁,第6字 同文書局本: 第1170頁,第17字 標點整理本: 第1145頁,第13字 古文: 𧧅 音《唐韻》:古晏切;《集韻》、《韻會》、《正韻》:居晏切,𡘋音㵎。 例又,官名。 例又,鳥名。 例又,果名。 例又,姓。 音又,《集韻》:居顏切,㵎平聲。 音又,《集韻》:郎旰切,音爛──與讕同。 音又,叶古限切,音𥳑。 音又,叶經𩃓切,音見。卻正㊟〈釋譏〉:譬逌人之有采於市閭,游童之吟詠乎疆畔,庶以增廣福祥,輸力規諫。〔註〕畔音弁。 例《俗書證誤》:从東,非。 注解〔諫〕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上,康熙部首是言部。 〔諫〕字拼音是jià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訁、柬。 〔諫〕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iàn] ⑴ 见“谏”。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諫jiàn ㄐㄧㄢˋ 言部共16画左右结构U+8AEB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谏 言部 16画 9画 左右结构 YGLI 86 、 YSLG 98 YRDWF SFLK 05696 无 U+8AEB 4111251125431234 点、横、横、横、竖、横折、横、横、竖、横折、点、撇、横、竖、撇、捺 讕 、 谏 、 𧧅 諫字概述〔諫〕字拼音是jiàn,部首是言,总笔画是16画。 〔諫〕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言、柬”或“訁、柬”。 〔諫〕字仓颉码是YRDWF,五笔是YGLI86,YSLG98,四角号码是05696,郑码是SFLK。 〔諫〕字的UNICODE是U+8AEB,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5563,UTF-32:00008aeb,UTF-8:E8 AB AB。 〔諫〕字异体字是讕、谏、𧧅。 諫的笔顺Loading... 諫的意思諫谏jiànㄐㄧㄢˋ基本解释◎见“谏”。 諫字的翻译
諫的国语辞典解释諫谏jiànㄐㄧㄢˋ详细解释动 1.用言语或行动劝告别人改正错误。 《孟子•万章下》:“君有大过则谏。”《新唐书•卷九七•魏征传》:“臣以事有不可,故谏。” 劝谏、规谏。 2.纠正、更改。 《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文选•陶渊明•归去来辞》:“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名 ◎姓。如汉代有谏忠。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諫的两岸词典解释諫谏jiànㄐㄧㄢˋ详细解释1.规劝,使改正错误(一般用于下对上)。 进谏、诤谏、劝谏。 2.〈书〉更改;纠正。 往事不谏、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文选‧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姓。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諫的字源字形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